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2 / 2)

朱祁鈺想了想說道:「你拿著這本奏疏,去給他講一個東郭先生與狼,呂洞賓與狗,農夫與蛇,大明與番夷的故事!」

興安有點迷茫,東郭先生與狼還好說,就是子系中山狼的典故。

呂洞賓與狗,自然是不識好人心。

至於農夫與蛇,則是天方夜譚里的故事,興安倒也是知道。

但是這大明與番夷的故事,又從何說起呢?

朱祁鈺坐直了身子說道:「洪武年間,占城、安南、西洋的瑣里、爪哇、浡尼、三佛齊、暹羅斛、真臘等處新附國土,無力造船,太祖高皇帝派出了大明工匠幫他們造船。」

「永樂年間,建成了滿剌加外府、蘇門答剌官廠、察地港抽分所及古里官廠,幫助夷狄百姓造船朝貢發展民生。」

「示以中國之威,道以王化之法。」

「大明對他們不好嗎?興禮儀,促教化,定朝綱,幫他們梳理國內外大小事務,幫他們從野人變成了人。」

「他們是怎么回報大明的?」

「人面獸心!」

「這個故事一定要講!你去翰林院講,讓翰林院的翰林,跟朕解釋解釋,這羈縻之道,服而赦之的修文德以來之道,到底換來了什么?」

「換來了一群喂不飽的白眼狼!!」

興安這才知道,這朝貢體系下,還有教諭之功在,他才知道原來大明在海外見了這么多廠幫助番國。

興安知道了這個故事怎么講,俯首說道:「臣明白了,這就前往翰林院。」

朱祁鈺點頭說道:「皇叔的是我、有我、無我,要占頭版頭條。這些故事,放在次版之上,讓所有人都看看,這修文德以來之道,到底該怎么個修法!」

「一群糊塗蛋。」

興安想了想說道:「陛下舟山海戰在即,是不是把這個大明與番夷的故事放在頭版頭條啊?」

朱祁鈺想了想說道:「那皇叔的頭版呢?」

「那只能移到次版上了。」興安無奈的說道,畢竟舟山海戰才是大事。

朱祁鈺想了想說道:「那就移到次版吧。」

嫡皇叔朱瞻墡這頭條,終究還是被陛下的故事給搶了去。

興安領命,前往了翰林院,在吳敬掌院事的召集之下,興安講了陛下說的故事。

東郭先生與狼,呂洞賓與狗,農夫與蛇,大明與番夷這四個故事。

興安對著吳敬說道:「陛下說了,讓翰林院的文林郎們,結合這四個故事,講講到底怎么修文德以來之道。」

「尤其是最近倭使搶劫百姓財物,打傷大明官員,不服大明鈔法之事。」

「講明白怎么養修文德,才能讓這些畏威而不懷德之夷狄,不反咬大明!」

吳敬嘆息的說道:「大璫啊,這怎么能講的明白呢?事情已經發生了。」

「明明德至精至一,然亦未嘗離卻事物。」

興安笑著說道:「咱家只負責宣諭,其他的事,咱家也管不著。」

「道理文林郎不應該比我們宦官更會講嗎?」

興安帶著人離開了翰林院,便去了惠民葯局。

太醫院一分為二,緊鄰東郊米巷的是解刳院,依舊是一個人影都看不到,但是另外一側,則是惠民葯局,卻是人來人往。

興安從惠民葯局的偏門進入,巡視了許久之後,便離開了。

他是花鳥使,他也見到了冉思娘,和陸子才溝通一番,陛下很喜歡太醫院進獻的軟篾藤椅,表示了高度的贊揚。

興安也著重和陸子才聊了下冉思娘,他是想讓冉思娘和陛下多見見面,讓太醫院多配合一下。

陸子才表示通力配合。

而此時的冉思娘,正在解刳院內,已經逐漸適應了解刳院的冉思娘,表現出了她的專業,努力的學習著很多新的醫術。

興安走的時候,帶走幾幅老花鏡,這些老花鏡自然也是太醫院最新的成果。

老花鏡在大明朝並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兒,馬可波羅就曾經在游記中說:中國的老人看小字的時候,都帶眼睛。

胡濙歲數大了,眼睛已經看不太清楚了,他的老花鏡,是用綾絹系在腦後。

胡濙在自己家里的時候,還好些,但是到了衙門,就有些失儀了。

畢竟大殿上有糾儀官。

這個老花鏡就是太醫院里,進行了全面的改良,比如增加了松木鏡架,固定在耳朵上,非常的方便。

興安回到了講武堂的時候,陛下正在和石亨玩兵棋推演,已經戰到了最後時刻。

舟山海戰。

陛下手持大明軍和舟山倭寇進行了一場大戰,但是不到三十個回合,石亨就直接敗的一塌糊塗。

大明軍悍勇,舟山倭寇哪里是對手?

興安嘆氣,又用不到自己了,陛下已經學會自己勝利了。

朱祁鈺放下了手中的旗子,滿是感慨的說道:「舟山海戰之後,我們就要組建水師了,可是水師總兵官還未確定。」

石亨一愣,搖頭說道:「這有什么不好確定的,那…確實蠻不好確定的啊!」

石亨說了個半截,立刻止住了自己的話,身上驚出了一聲的冷汗,他已經是大明十二團營的總兵官了。

雖然平日里他都是帶著四武團營在行軍打仗,但是名義上,無論是楊俊,還是孫鏜劉安等人,都是他的部下!

他要是再在海軍之事上插手,那是讓陛下睡覺寢食難安嗎?

石亨話說了一半,思緒里剛從兵推棋盤上抽離出來,立刻發現自己差點咬了陛下隨意撒下的餌料!

大意了!

朱祁鈺疑惑的說道:「武清侯可有水師總兵官人選舉薦?」

石亨笑著說道:「臣大同府,馬上將軍,旱鴨子一個,哪里有什么浪里白條舉薦?陛下慧眼識珠,自然是找到了英才。」

朱祁鈺點頭,拿起了一個厚重的題注本說道:「朕這里倒是有人才若干,都記錄在案,這本書水師方面的。」

朱祁鈺笑著說道:「第一個是現在水師都督陶瑾,在京師之戰中多有功勛。」

「第二個則是平江伯陳豫,他就是在月港宣慰司,組建月港護漕軍的那位,現在人也在南衙。第三位則是都督馬雲。」

番都指揮馬雲,既不是明朝開國時定遼東,打的納哈出跟個孫子一樣的遼東猛將馬雲,也不是後世那個搞次貸的馬雲。

而是番都指揮馬雲。

正統年間的馬雲,何許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