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2 / 2)

景教,就是東羅馬帝國的東正教的一個分支。

尼古勞茲站在驛站的二樓,看著遠處的大明街道熙熙攘攘,笑著說道:「景教,大約是在李唐九世時候,傳入中國這片土地。」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他們將我們稱之為大秦國,說景教來自於我們,這種說法是對的,但是景教和我們教派,又有不同。」

「大明的皇帝不和教宗分享權力,因為他們不需要。」

中國,是周秦漢唐宋元明清對外的正式稱謂。

周武王滅商建周,周武王姬發告於上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

這種皇帝不跟宗教分享權力,和西域諸多國家,完全不同。

這就是讓埃萊娜感覺很奇怪的地方,要知道他們羅馬帝國和歐洲蠻族的爭端之中,就有宗教之爭,而且因為這個撕扯了許多年。

但是在這里,似乎比羅馬更加自由,你無論信什么,都可以大膽的說出來,道觀和寺廟居然是對門,這種事讓埃萊娜十分的困惑。

他們居然可以相安無事?

自由,是埃萊娜的第六個印象。

「我不相信世界上有天使,我們那么虔誠的禱告,祈求主的原諒,並沒有天使從天上飛下來,打跑那些該死的奧思曼人。」埃萊娜氣鼓鼓的說道。

她以前是個虔誠的信徒,但是再虔誠的信徒,面對著洶涌的敵人,火炮和火槍,弓箭都沒什么用處。

尼古勞茲搖頭說道:「信或者不信,全憑你的心意,信與不信,都是求的心靈安寧。」

尼古勞茲走的路很多,他從羅馬走到了北京,又從北京走到了南京,周游了大明,隨後又北上到北衙,參加了狩獵大閱。

最後從南衙海路返回了天方,回到了羅馬帝國。

走的路多了,見得也就多了,信與不信,只求心安,就是他的理解。

他也不相信真的有天使,即便是有,和他這樣的偽信徒也沒有任何的關系,他本就不夠虔誠。

埃萊娜是個虔誠的信徒,但是君士坦丁堡的局勢那么的危險,無論怎么祈禱,都沒有得到回應。

當然,可能是埃萊娜不夠虔誠,或者上帝沒有幾個師。

車駕在繼續行進,他們從甘肅鎮離開,向著永昌衛和涼州衛而去,到了永寧衛,就來到了景泰縣。

景泰縣屬於臨洮府,這里有過半的居民是松山部的牧民,屬韃靼。

大明皇帝攻克了河套之後,大軍給了松山部兩個選擇,一個是遷徙回韃靼部,第二個是就地化整為零,隸屬大明。

松山部三大部族坐在一起一商量,最終選擇了當大明人,而不是韃靼人,即便他們的首領姓孛兒只斤,但是離開了這里,他們怎么生存?

在經過了反復商議之後,三奴酋改姓包,任由大明化零為整,散入諸多農庄法之中。

這個選擇並不難做,不用跑到大明當黑戶,等待大赦天下就變成大明人的機會,真不多。

景泰縣四通八達,其地介戎夏之界,要扼咽喉,東軛蘆靖,西達庄涼,南接皋蘭,北控沙磧,乃隴右雄鎮,為了控制商道,這里修建了圍二十里的磚石城。

為了表示此地的重要性,征虜將軍石亨和征虜總督軍務於謙一致決定,將這里命名為景泰縣,歸臨洮府管轄。

「我想買個兔子,就那只紅色的。」埃萊娜見獵心喜,她看了一只棕色的兔子,毛發接近於暗紅色,個頭很小,只有手掌大小,縮著脖子,蜷縮在籠子里。

尼古勞茲想了想說道:「你想吃兔肉嗎?我可以跟大明的官員說一下,但是不要抱有過高的期待。」

兔兔那么可愛,多放點辣椒才好吃,可惜大明此時還沒有辣椒。

但是兔子作為牲畜的一種,自然有很多美味的烹飪方法。

想吃好吃的兔肉,自然不會有太多的問題,但是尼古勞茲不確定他們作為使者,會不會有兔肉可以吃。

埃萊娜連連擺手說道:「不是吃,是養起來啊,它好漂亮。」

聽到這里,尼古勞茲滿是笑容,搖頭說道:「聽著佐伊,我們沒有錢。」

「在中國,紅色的兔子都是祥瑞,是皇帝很有道德才會出現的祥瑞。」

「它的毛色看起來並不鮮紅,所以才會拿出來售賣。」

赤兔,王者盛德則至,乃是符瑞之一。

尼古勞茲極為無奈,這只兔子顯然是沒有被選中當做祥瑞,所以並不貴,問題是,他沒錢。

那個康國的大明叛徒,將他們最後一塊金幣都搶走了。

五天後,他們從景泰縣終於來到了靖虜府,這里是大明靖安省三府之一,他們從寧夏衛進入了靖安省的領地,靖安府的城門前掛著一個新的牌額,靖匡止息。

這就是靖安省名字的含義,日靖四方,靖匡止息。

尼古勞茲和埃萊娜忐忑不安的來到靖虜府的府衙,要見忙忙碌碌的徐有貞。

尼古勞茲叮囑著埃萊娜:「我們要見得是靖安巡撫徐有貞,巡撫這個職位,你可以理解為行省總督,但是這些行省總督是皇帝派來的,他們是皇帝的人。」

「我們要見的人物可不普通,在大明也只有十四個。」

其實是十七個,但是尼古勞茲走的時候,大明是兩京十四省,現在是兩京十六省,還有一個單獨劃分的松江府。

松江府市舶司鯨吞長江二十萬里水路的貨物集散,其地位極其特殊,不能將其簡單的劃分到江蘇省范圍內。

松江府所有官員等同於直隸府,松江府的知府品秩等同於江蘇三司使。

而徐有貞是靖安省巡撫,負責河套地區的大小政務,同時參贊四威團營軍務。

徐有貞很忙,他來靖虜府是為了安排春天炸黃河冰面,破凌汛之事,這需要四威團營的配合。

同時甘肅半數軍衛所遷移至河套,大大的緩解了徐有貞管理上的壓力。

徐有貞坐在主位上,笑著說道:「兩位遠道而來,我大明是禮儀之邦,自然有待客之道,但是還請大秦國使臣莫要自誤。」

徐有貞指的自然是倭使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