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人啊,最怕一點利用價值沒有(2 / 2)

和這個命運相同的還有蘇北的清江船廠、山東的清河船廠、福建的台南船廠和遼東的吉林船廠。

永樂二十年,鄭和第六次下西洋回國,因為船隊規模太大,當時的劉家灣容不下,載滿了外國使臣的封舟,不得不停靠在崇明島巡檢司。

李賢手中有一份永樂二十一年,鄭和向朝廷上奏,鄭和請旨疏浚長江水路,擴大雲貴川黔的商路,溝通東西。

目的自然是平衡發展不均衡帶來的種種問題。

可是隨著永樂皇帝死在了北伐的路上,仁宗皇帝一紙詔書,禁絕南下西洋。

「一下西洋諸番國寶船悉皆停止,如已在福建太倉等處安泊者,俱回南京,將帶去貨物仍於內府該庫交收。」

「諸番國有進貢使臣當回去者,只量撥人船護送前去,原差去內外官員速皆回京民,稍人等各發寧家。」

李賢已經無法評估這道聖旨的危害了。

龍江造船廠被廢置之後,船塢塘被填埋為田地;所有官營船廠的船匠、鐵匠、索匠等被遣散;桐樹漆園被搗毀;依靠南下西洋存在的諸多工坊再無以為生;長江流域的疏浚完全停滯……

十年聚勢,百年聚氣。

龍江造船廠,從宋高宗趙構設立龍灣造船廠的紹興四年到洪熙元年,近三百年的時間,聚攏的大勢和人氣,消散一空。

李賢手中有份未完成的圖紙,上面畫的是一種萬料大船,它沒有名字單純的叫做萬料船,這是龍江造船廠當年的野心。

根據陛下的指示,這萬料船,唯利大洋,其實造多了,並沒有什么用,但是萬料船,不就是代表著大明的探索嗎?

「該死!該死!該死!」李賢用力的拍了幾下桌子,憤怒無比。

魏國公徐承宗喝了口茶,權當沒聽到。

李賢罵的該死,沒有主語,誰知道在罵誰,其實可以過分解讀一下,彈劾李賢一個目無君上。

「現在當務之急,是勸說百姓離開那些坑塘,我們要復建船廠,這些周圍的百姓,都可以用。」徐承宗是個向前看的人,他不願意翻舊賬。

其實原因很簡單,大明的各大船廠,只有內庫和百姓受益,這也是當時朝中形成加大海禁、停止西洋活動的風力的主要原因。

事情已經發生了,當初的人都已經死了,多說無益。

李賢的怒火稍微平息,徐承宗的話有幾分道理。

人活著,總要向前看。

徐承宗認真的想了許久,龍江造船廠復工,千頭萬緒,他需要簡明扼要的說明情況。

作為南京守備,徐承宗有很多話要說。

他十分嚴肅額說道:「在龍江造船廠的上四塢的舊址上,有個博愛鄉有七個村,四萬余人,她們都是畸零戶,這七個村,收養了兩萬五千多孤兒。」

「這些孤兒,都是女子。」

李賢猛地瞪大了眼睛,呆滯的說道:「都是女子?」

「然也。」徐承宗點頭。

畸零戶,即鰥寡孤獨及無田糧當差之戶。

大明編造賦役黃冊時,將此等人戶置於里甲一百十戶之外,附十甲後,由里長帶管。

在成年之前,這些畸零戶生計,悉數歸全里負責。

但是名為博愛相的七個村社,可不是那么簡單,這兩萬五千口的女子畸零戶。

其實都是在養揚州瘦馬。

徐承宗表述的意思已經非常明確了。

徐承宗繼續說道:「一共有七個耆老,他們全姓李,現在宗族長名叫李成立,揚州人,此人自宣德起,就是入京宣諭聽旨的耆老了,一共七次入京面君,人皆稱博愛。」

「這還僅僅是一處博愛鄉,據我所知,大約有六個類似的鄉,皆是如此,只養畸零女戶,不僅可以免稅賦差役,還能賺很多錢。」

「陛下復建龍江造船廠的聖旨剛張貼了黃榜,李成立就發動了博愛村所有的畸零女戶,年齡從五歲到十四歲不等,准備在朝廷有所動作的時候,做些什么。」

一時間南京巡撫衙門陷入了安靜之中。

棘手,無論哪件事兒都非常的棘手。

徐承宗玩味的說道:「其實不難想象,李成立組織這些畸零女戶,肯定是撒潑打混、哭天抹淚、索要鉅萬、若是狠狠心,再搞出幾處人命來,也不是不可能。」

「若是朝廷執意要復建龍江造船廠,那好辦,幾個類似的村社的畸零女戶,嘯聚與此,再鬧出些群體糾紛來,嘖嘖。」

「李巡撫苛責過重鬧出命案,官逼民反,朝中的風憲言官能饒過李巡撫嗎?」

李賢眉頭緊蹙的說道:「他們就不能干點人事嗎?」

「別說朝中風憲言官,就是陛下,就是我自己,都無法饒過我自己。」

徐承宗平靜的說道:「三倍利,則無法無天。」

徐承宗作為一門兩公爵的徐家,他自然是極為擅長站隊,陛下眼下勢大,等閑不會輸,但是要贏得漂亮才是。

總不能建一個龍江造船廠,把李賢給兌出去吧。

這不合適。

徐承宗坐直了身子說道:「李巡撫以為,他們,也就是揚州李氏,為何膽子這么大,明知道陛下的旨意不能違抗,他們還要做呢?」

「倒是有點想法,你先說說看。」李賢自己家就有一個劉玉娘,乃是畸零女戶,民籍卻出身煙花世界。

很少有人討論煙花世界的成因,徐承宗也是第一次。

徐承宗感慨的說道:「朝臣都說陛下英明,陛下是真的英明啊。」

「其實很簡單,朝廷無法安置這些女戶,所以李成立他們才如此的膽大妄為。」

「你比如我,魏國公徐承宗,為何在陛下南下平叛活了下來?」

「還不是因為我還有點用?陛下拿我安撫天下勛貴,只要不造反,不附逆作亂,就不會有事。」

「人啊,最怕一點利用價值沒有。」

「正是因為朝廷無法安置這些畸零女戶,所以他們才如此的膽大包天,因為朝廷要用他們。」

「殺一個李成立,打散一個揚州李氏,又有何用呢?不過是揚州王氏、蘇州陳氏、橫林費氏,換來換去,還是他們那些人。」

「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解決畸零女戶,才能對他們下手。」

李賢看著這魏國公,滿是好奇的說道:「你講的很對,我也是這么想的,你是怎么想到的?」

徐承宗想了想說道:「還不是陛下那些發的邸報嗎?」

「我細細研讀了一番,才明白了這些道理,所以,我才說,陛下英明。」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如果陛下發了邸報,我不好好研讀,那我魏國公府,下一代就再無人能承襲爵位了。」

李賢點頭,徐承宗指出了問題的關鍵,畸零女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