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羅馬的滅亡(2 / 2)

胡濙已經翻譯了一些羅馬的史料,這個馬約里安的確是雄心壯志,但是對汪達爾王國的攻打,並且戰敗,導致了馬約里安的威望一落千丈。

蠻族在反對他、官僚在反對他、貴族在反對他、元老院在反對他,最關鍵的是,就連羅馬人都在反對他。

幾乎在所有人都反對他的時候,他依舊要發動軍事冒險,這是不明智的。

尼古勞茲對馬約里安有著近乎狂熱的崇拜,這影響了他對這段歷史的客觀看待。

當然,胡濙也是旁觀者清罷了。

如果換位思考,這事發生在大明,他不認為自己心態會平穩。中興之主突然被殺,他也會扼腕痛惜。

胡濙不知道,在原來的歷史線上,他眼中的中興之主,被投機者搞了一個奪門之變,兵變之後,歷史上的明代宗、於少保等人,或被殺死在了掖庭之中,或被斬首棄市。

那時候胡濙只會比此時的尼古勞茲,更加悲愴。

胡濙繼續開口說道:「你翻譯的《馬約里安法》之中,規定了元老院的元老不得無故遷徙,這說明,有元老院的人在偷偷離開。」

「那些被征服的蠻族,他們對稅賦本就抵觸,而且在軍隊之中,蠻族占據八成以上的數量,兵變完全在意料之中。」

「還有那些被科層制官僚制度折磨的家族的家長,他們帶著那些蠻族在兵變,他們指使自己的奴隸,打開城門,為蠻族的兵變提供方便。」

「在那時,馬約里安就該警醒了。」

尼古勞茲嘴角抽動了一下,然後頗為無奈的說道:「你說得對。」

胡濙面色古怪的問道:「我很好奇一個問題,是什么讓你們羅馬的皇帝,會對軍隊之中有八成的日耳曼人、哥特人而無動於衷呢?」

「這簡直是瘋狂。」

胡濙無法想象京軍之中韃官、韃軍的數量占據七成以上是個什么模樣,別說七成了,就是一成胡濙都嫌多。

大明的華夷之辯猶勝唐宋,因為大明長期以來的口號都是驅除韃虜。

這種華夷大防之下,大明對韃官、韃軍極為忌憚。

現在京軍之中,幾乎沒有韃靼人和兀良哈人,除了少數的馬倌以外。

尼古勞茲無奈至極的說道:「如果有一點辦法,我們也不會選擇讓蠻族填滿整個軍營。」

「這不是沒辦法嗎?」

「如果有辦法的話,羅馬的皇帝,也不願意在軍營之中有任何一個的蠻族人。」

胡濙面色更加古怪,滿臉疑雲的問道:「為什么呢?難道是羅馬沒人了嗎?」

「這不可能啊,據我對羅馬的了解,羅馬人在羅馬帝國之中是市民、平民,而蠻族只是奴隸。」

尼古勞茲沉重的點頭說道:「是的,羅馬人少丁、晚婚,最終讓羅馬的皇帝不得不讓蠻族充滿了軍營。」

「沒人?不肯生?」胡濙喝了杯水,面色沉重的問道。

尼古勞茲想了許久說道:「是的,原因很多很多,羅馬皇帝為了鼓勵羅馬人生孩子,幾乎想盡了一切的辦法,那些近乎於荒誕的政策,都無法讓羅馬人恢復對生育的興趣。」

「最終,羅馬帝國被換了種。」

與其說西羅馬帝國是被蠻族亡國,不如說是被蠻族龐大的人口取而代之。

沒人,同樣是東羅馬面臨的嚴峻問題。

「原因呢?他們享受著市民、平民的待遇,為什么不肯生孩子呢?」胡濙追問道。

這是一種中原王朝從未出現過的現象。這種怪象是中原王朝所無法理解的邏輯。

中原王朝每次改朝換代,其中就有人地矛盾加劇,人口太多,導致了土地無法供養,一點點的天災人禍,就會激起數省失地百姓,揭竿而起。

不想生,人口少,被蠻族換種,是胡濙完全無法理解的滅亡方式。

太怪了。

尼古勞茲陷入了沉思之中,這里面太復雜了,他一時間不知如何開口。

胡濙靜靜的等待著,一盞茶的時間後,尼古勞茲終於開口說道:「羅馬人要承擔幾乎所有的賦稅,每生一個孩子就意味著要繳納沉重的稅賦,羅馬人無力承擔稅賦,所以寧願不生,即便是生下了孩子,也會溺死。」

「而蠻族人不需要交稅,說他們毫無負擔的大肆生育。」

胡濙想了許久,最終理解了羅馬這種,羅馬人需要納賦,而蠻族人不納賦的奇怪局面。

羅馬並沒有成熟的科層制官僚,征伐蠻族之後,甚至連包稅制都做不到,只能默認蠻族不收稅,維持統治。

大明眼下對韃靼部也不收稅,但是大明在草原制造了恐怖至極的通貨膨脹,在韃靼內鬼的配合下,無數的韃靼人不斷跑到了內地尋求大明的庇護。

大明不收稅,收人。

尼古勞茲看著胡濙的臉色,就知道這位胡尚書又有領悟,但是胡尚書總是那么的圓滑,若有所悟,但是從來都是憋在心里。

尼古勞茲繼續開口說道:「其二,羅馬人承擔著軍隊兵役,每次的征戰,都有大量的青壯年死亡,但是這些人丁卻無法補充。」

「家長制制度之下,科層制未曾成熟,導致了各個家族的家長,反對征戰,更加加劇了蠻族的壯大。」

胡濙可以理解,這算是羅馬的興文匽武,各家族的家長,反對征戰的理由很多,其中就包括了人丁的原因。

這不是科層制能夠解決的問題。

可是尼古勞茲沒有說的那些,胡濙也能夠想象得到,這些家族的家長,估計在蠻族里面有不小的利益,甚至胡濙可以斷言,這些蠻族的存在,是保障家長們地位的力量之一。

養寇自重這種把戲,可不是大明獨特的文化現象。

尼古勞茲痛苦的說道:「其三,是宗教的影響,在政權神權的爭斗之中,羅馬帝國最終妥協了,可是這種妥協,並沒有換來人丁興旺。」

「為了恢復人丁,胡尚書,你能想到的,羅馬的各位皇帝都想到了。」

「比如四十歲以下的女人不得進入修道院做秀女,比如不合適的老少配會被皇帝拆散,比如每生一個孩子都會得到了三個銀幣的賞賜等等,不能說一點用沒有。」

「作用很小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