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2 / 2)

於謙看陛下依舊對這件事頗為好奇,便繼續說道:「這些流民的債務,分散各地,這些商賈也不是做虧本買賣,他們通常會把手中的債轉賣給當地的商賈,這樣一來,就保證錢能拿到手了。」

「靖安、山西行都司等地的商總負責居中調解此事,最開始的那一批人,已經還請了。」

朱祁鈺有一種熟悉的既視感,稍微思考,這不就是大明版的奴隸貿易嗎?

只不過因為大明朝廷是個大政府,什么都要管,而且還禁止蓄奴,只能這樣折中的方式。

於謙之所以不說,就是不想這件事上稱,多管齊下,促成脫脫不花入京獻上盟書。

朱祁鈺笑著問道:「北方有這種事,南方也應該有,占城、交趾、三佛齊、爪哇、婆羅洲、倭國、高麗,是不是也有人專門做這個生意?」

於謙還真知道這個事,點頭說道:「有,高麗姬、倭奴、昆侖奴,都是這么來的,有男有女吧。」

「其中以高麗姬最為昂貴,一千銀幣到三千銀幣不等,是買回去做妾室的,不是做奴婢。」

「原來如此。」朱祁鈺這才全然了解了於謙的想法。

大明海貿正在走入一個新的階段,大明產銷一體,要什么有什么,海外諸國太過於貧瘠,貨物不夠,用人作數,也是當下海貿的一種常見的交易形式。

朱祁鈺對這件事保留了自己的意見,既然於謙對這些知之甚詳,並且沒寫奏疏言事,那就代表著這件事於謙心里有數。

於謙不說,不代表他無作為,都在可控的范圍之內。

高麗姬,朝鮮特產,類似於大明瘦馬,是朝鮮地方,專門培養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女子,送到大明來販售,是高級貨。

「陛下,臣告退。」於謙見陛下疑惑皆解之後,准備干活去了。

於謙心里揣的是大仁,可不是婦人之仁,朱祁鈺很快就看到了於謙的雷霆手段。

所有兜售神符散的巫蠱之術,遭到了於謙、朱儀兩人的聯手剿滅。

三道政令下去,督促他們立刻停止蠱惑百姓,不肯關門大吉的全部被捕,送入各官廠勞動改造,但凡反抗格殺勿論。

殺氣騰騰的於師父,之後更是展現出了其雷厲風行做事風格,隨著神符散一起消失的還有大批的山賊流寇。

第三日,於謙一道奏疏,彈劾禮部右侍郎、鴻臚寺卿楊善為首共計三十二名京官。

其中罷官流放煙瘴之地的就有十七名,罷官送石景廠的就有十三人,還有兩人按律當斬。

楊善作為首惡,已經涉及到了十惡不赦的罪名之中,理應送入解刳院。

朱祁鈺只等了一日,彈劾楊善等人的奏疏,如同雪花般的飄進了泰安宮的御書房。

樹倒猢猻散。

「王閣老。」朱祁鈺朱批了奏疏,死刑需要復核三次,這份名單還會查補,送奏疏來的是文淵閣大學士王文。

王文地方履任十九年,曾經做過都察院總憲,現在是文淵閣的大學士,在原來歷史線里,奪門之變後,王文和於謙被一起斬首。

朱祁鈺對王文這些年通政司的工作頗為滿意。

王文俯首說道:「臣在。」

「楊善這個人,曾經扈從稽戾王出征,土木堡天變之後,喬裝打扮,一路忍飢挨餓回到了大明,當時一道回來的還有李賢,兩個人的手跟雞爪子一樣,皮包骨頭。」

「由於少保舉薦,楊善和李賢都做了庶吉士,隨後被啟用到了鴻臚寺。」朱祁鈺說著楊善的履歷。

這楊善應當算是於謙的人。

楊善在正統年間可不是李賢那種名不見經傳之人,楊善扈從稽戾王出征的時候,就已經是禮部左侍郎了。

作為從二品的大員,楊善當年若是肯投降,楊善在瓦剌的地位,絲毫不亞於現在王復在瓦剌的地位,也先這個人雖然有些心急,但還算得上是知人善用。

但是楊善寧願放下所有的體面,有辱斯文的扮成了俘虜,和下里巴人混在一起,餓的前胸貼後背也求活回到了大明。

要知道這年月,讀書人穿著長衫站著喝酒都是一種有辱斯文的表現。

「無論是鴻臚寺還是禮部諸事,楊善做的都很不錯,朕很欣賞他。」

「送解刳院倒不至於,斬首吧。」朱祁鈺念及楊善不肯投降,最終還是決定不讓楊善去解刳院,而是斬首示眾。

楊善當初自己留下最後的體面,回到大明,朱祁鈺也給楊善留下了最後的體面,斬首示眾而不是送到解刳院半人半鬼。

神符散也好,奉天殿掉出的棱劍,還有大明使團行軍的路徑,都是這楊善在背後一手操持。

「把楊善帶過來,朕要見見他。」朱祁鈺有些疲憊的說道。

朱祁鈺其實對誰在背後搞鬼,有一定的心理預期,能做到這些事兒的人並不多,范圍就那么大。

朱祁鈺靠在椅背上一言不發,聚賢閣的御書房內,有些寂靜。

楊善很快就被帶到了聚賢閣內,由兩個緹騎押解而至。

「罪臣拜見陛下,陛下千秋萬歲、萬歲、萬萬歲。」楊善規規矩矩的行禮,俯首帖耳的大聲喊道。

朱祁鈺也不說話,就這么看著楊善,看了許久。

「徐有貞最近上了道奏疏,說烏江快要貫通了,六枝廠的煤在雲貴川黔賣的很好,日後雲貴川黔的桐油、三七、百寶丹草葯等等,到松江市舶司只需月余。」朱祁鈺繼續說道:「朕還得給他准備塊奇功牌。」

他之所以說起徐有貞,是因為徐有貞和楊善都是一個類型的人,都十分喜歡在政治上投機取巧,奪門之變的發動者,徐有貞和楊善就是文官代表。

但是徐有貞走著走著,無論是因為怕死,還是幡然醒悟,和楊善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朱祁鈺不喜歡徐有貞滿朝文武皆知,徐有貞真的太討人厭了,稽戾王迤北取妻,他徐有貞哭的整個坊都聽到了。

哭給誰聽呢!

但是徐有貞依舊不斷的從朱祁鈺手里拿走象征著至高榮譽的奇功牌。

朱祁鈺對楊善非常惋惜,他若是好好做人,胡濙年歲大了,禮部還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

可是就差這臨門一腳,楊善還是走上了歧路。

「臣有愧聖恩。」楊善跪在地上,痛哭流涕。

朱祁鈺揮了揮手說道:「人生多歧路,現在朕和你說什么也晚了,朕就不送你去解刳院了,最後這些日子,好吃好喝,准備上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