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2 / 2)

「翰林院那邊帶走的是誰?」朱瞻墡敲著桌子,興趣盎然的問道。

羅炳忠想了想說道:「翰林編修劉定之,正統元年會試第一,殿試探花,而後在翰林院任編修至景泰三年,升司經局洗馬。」

朱瞻墡思索了許久,最終搖頭說道:「不認識,進士及第當了十七年翰林,這翰林院的板凳怕是被他坐穿了吧,就做了個司經局洗馬?」

司經局隸屬於詹事府,名義上為輔導東宮太子之機構,其實是翰林院遷轉之階。

進士及第考進了翰林院做了翰林,作錦綉文章數月到數載,到詹事府遷轉,或者六部任職或外放出京。

這能在翰林院當十七年翰林,不能說沒有,只能說只此一例。

司經局洗馬是個從五品的閑差,並無具體職務。

十七年爬了個正五品的閑差,朱瞻墡自然不認識這個人。

羅炳忠思考了下說道:「這人的靠山其實是楊士奇,可是後來因故又惡了楊士奇,兩面不討好,就這么閑職至今。」

朱瞻墡了然,明知故問的說道:「清流領袖?」

「清流領袖。」羅炳忠表示肯定,他對殿下的總結能力頗為認同。

朝中清流,在朱瞻墡和羅炳忠看來,太喜清談,不夠腳踏實地,既然做了楊黨,那就不要讓楊士奇厭惡,這兩頭不討好,順風倒的牆頭草。

朱瞻墡一語中的,清流領袖,意見簍子。

十大歷局挨著翰林院、國子監什么事兒?但是翰林和太學生就是看他們不順眼。

真的按照大逆不道算,陛下設立的巾幗堂,教女子讀書,豈不是更應該口誅筆伐?可是他們不敢,因為巾幗堂的祭酒是皇後千歲。

翰林院的清流就是典型的欺負老實人,欺負十大歷局天文生,沒什么背景和後台。

「王士嘉跟劉定之是不是有牽扯?」朱瞻墡忽然開口問道。

羅炳忠點頭,確信的說道:「就知道瞞不住殿下慧眼,劉定之不願意在翰林院坐板凳,就找到了王士嘉做靠山。」

「這剛靠上,就倒了。」

朱瞻墡嗤笑了一聲,朝中哪有什么山頭,好好做事,陛下就是最大的靠山,而且還靠得住。

這劉定之靠王士嘉把自己給搭進去了。

朱瞻墡掐著指頭算了算,妖風四起,這其中讓他最擔憂的事兒,就是這個駕步司撲買的傳聞。

這條消息壓在朱瞻墡的心頭壓了一天,壓的他喘不過氣來。

洪武年間的十八官廠、永樂之後的江南造船廠、正統年間的官窯撲買,這都是讓朱瞻墡寢食難安之事。

朱瞻墡玩著手中的扳指問道:「駕步司那邊呢,這是塊肥的流油的大肥肉,沒什么動靜嗎?」

「有!」羅炳忠一臉迷糊的說道:「陛下說,若是有官廠撲買,陛下也要參與撲買,這話一出,駕步司撲買之事,就立刻煙消雲算,無人提起了。」

「這是為何?」

皇庄是皇庄,官廠是官廠,就像是內帑是內帑,國帑是國帑。

朱瞻墡聽聞也是一樂,陛下果然是個劍走偏鋒,另辟蹊徑之人,他看著羅炳忠一臉迷糊,問道:「不明白?」

「不明白。」羅炳忠不恥下問。

朱瞻墡思忖片刻問道:「你說這天底下最有權勢之人是誰?」

羅炳忠想都不想的說道:「陛下。」

「你說這天底下最有錢的人是誰?」朱瞻墡又追問了一句。

羅炳忠思考了許久才說道:「陛下?」

「然也。」朱瞻墡露出了一副孺子可教也的表情,笑著說道:「論權勢,陛下最大,論錢帛,還是陛下最多。」

「所以,這撲買之事,公產變私產,就不了了之了。」

公私分明,是論公德的重要成果。

陛下的內帑是私產,是陛下個人財產,陛下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自大明建立以來,戶部國帑就時常跑去內帑拆借,這慣例到了景泰年間,依舊是沒有變。

陛下作為皇帝,從來沒算過國帑利息。

有人想要將公產變私產,那么作為大明最尊貴且最有錢的人,這天底下還有誰,能從陛下口中搶肥肉?

「原來如此。」羅炳忠若醍醐灌頂。

朱瞻墡搖頭晃腦起來,迎回北海英魂是功,查養濟院貪腐案是功,陛下把功勞都讓給了他這個監國。

移宮案是麻煩、對十大歷局的攻訐是麻煩、撲買駕步司浪潮是麻煩,但是陛下都沒讓這些麻煩留到他監國處理。

朱瞻墡算是看出來了,只要他不心生妄念,陛下等閑不會拿他的腦袋做文章,這就是讓朱瞻墡心安的地方。

冬序之下的反攻倒算,在陛下強硬的鎮壓下,終於是安穩了幾分。

而此時的撒馬爾罕也在過冬,而且是凜冬。

咨政大夫王復和大石也先已經一個月沒有見面了,即便是有什么事兒,也是伯顏帖木兒居中斡旋。

矛盾已經擺在了桌面上,最近最大的矛盾就是關於南邊的帖木兒汗國卜撒因之事。

卜撒因不承認康國的法統,全靠一張嘴四處叫囂,整日里派出使者挑釁也先,但是卜撒因不傻,他知道此時瓦剌勢強,就只是挑釁,並未有出兵的舉動。

王復的意思是按兵不動,隨他口吐芬芳,但是也先這個性格忍不了,他要出兵揍卜撒因一頓,教訓教訓出言不遜的卜撒因。

也先哪里是想教訓卜撒因,他想告訴康國上下,他才是大石,他才是王。

「伯顏,卜撒因在赫拉特,赫拉特地勢高,本就是易守難攻,三面環山,一旦我康國大軍被圍困,那就是死無葬身之地。」王復面色沉重的說道。

伯顏帖木兒一臉為難的說道:「誰說不是呢。」

伯顏帖木兒也不贊成出兵,卜撒因在赫拉特本就是以逸待勞,再加上地利,這一仗很難打,死傷者眾不說,也很容易給看熱鬧的奧斯曼王國機會。

「大明的使團什么時候能到?」王復閉目許久問道。

------題外話------

求月票,|`o′|嗷!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