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 開海一念起,剎那天地寬(2 / 2)

羅炳忠看著滿腦門官司的朱瞻墡笑著說道:「太子還小,難堪大任,否則陛下也不會把殿下從大寧衛叫回來了。」

「殿下,你說陛下是怎么想的,為何將崇王和稽王帶在身邊,耳提面命,卻把太子留在東宮?」

朱瞻墡說到這個終於恢復了些精神說道:「這你就不懂了吧。」

羅炳忠一挑眉,疑惑的問道:「哦?願聞其詳。」

朱瞻墡坐直了身子說道:「孤來問你,稽王朱見深可還有一絲可能登大寶之位?」

「陛下皇子有四,按照皇明祖訓,稽王殿下並無可能。」

朱瞻墡嘴角勾出了笑意,繼續問道:「孤再來問你,當年太祖高皇帝為何建藩?」

羅炳忠不明所以的說道:「宋元臣強主弱,所以建藩,可是這建藩和稽王、崇王扈從南下,有何關系?」

朱瞻墡一敲桌子說道:「你啊,還是得多聽多看多學,看事情還是不夠通透。」

「陛下將稽王和崇王帶在身邊,其實就是為了這臣強主弱這四個字啊!」

「你想,自從靖難之役後,大明行藩禁,我朝宗室,已然沒有了當初建藩為皇帝藩籬的作用,全都被當成豬給養了,三楊和這王振僭越神器,是不是臣強主弱?」

「陛下帶著稽王和崇王,其實就是明白的告訴朝臣們,若是沒有什么意外,大寶之位陛下仍屬意太子,這稽王和崇王和孤這個襄王無二,都是藩籬。」

「孤這頭的降襲,不過是正好順了陛下的意。」

「你,明白否?」

羅炳忠認真的理順了其中的邏輯說道:「殿下的意思是,大寶之位是太子的,稽王和崇王都是藩籬,陛下朱批降襲制,其實是為了選賢與能,再建藩禁。」

「這倒是容易理解。」

「可是這萬一,臣是說萬一,這再兄弟鬩牆,該當如何?」

「崇王和稽王這兩位殿下,可是人傑啊。」

羅炳忠是真的瞧不明白,陛下此舉豈不是開了歷史的倒車?

大明為何要行藩禁?

因為燕府靖難成功,為了防止其他藩王再舉旗造反。

而且明顯太子略顯平庸,崇王和稽王又有才能,這不是埋下了兄弟鬩牆的禍根嗎?

這可不是羅炳忠的疑惑,也是一些個朝臣的疑惑。

這暗雷到時候炸了,可不亞於皇城根下的王恭廠爆炸,到時候大明又要陷入動盪之中。

朱瞻墡撥動著桌上的地球儀,隨便一停,用手點在地球儀上,那里是一片汪洋大海,朱瞻墡笑著說道:「你想得到,陛下想不到嗎?」

「封遠一點不就行了?把稽王封到地球的那一面去,按著欽天監的說法,這至少得有四萬多里路啊,把崇王封到舊港去,這也至少有八千里路。」

「就是想要兄弟鬩牆,哪也得有牆。」

「你,明白否?」

羅炳忠恍然大悟,俯首說道:「還是殿下高明。」

朱瞻墡老神在在的說道:「誒,孤哪里是高明,孤就是天天琢磨陛下的心思,不琢磨孤這個至德親王,明日就得變成亂臣賊子。」

「乞活耳,當初孤未經上奏離開襄王府,按藩禁制,當以謀逆論,陛下寬仁。」

羅炳忠猶豫了下,繼續問道:「殿下,臣還有一事不明,陛下在松江府讓葉衷行做的買賣,真的是在圖錢嗎?」

葉衷行放跑了無數的縉紳大戶,陛下僅僅是圖錢嗎?

羅炳忠已經算是處於權力的漩渦中心,但是有些朝政,他依舊是看不懂。

朱瞻墡聽聞,臉上露出了笑意說道:「你這就算是問對人了。」

羅炳忠俯首說道:「還請殿下賜教。」

朱瞻墡斟酌了一番說道:「世局常迷亂,國事多艱難。開海一念起,剎那天地寬。」

「陛下一力開海,為了開海,陛下至今沒有官本船商貿,只是在市舶司收商舶稅。」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

「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

「陛下為君為父,縉紳不是陛下的子民嗎?」

「他們願意挪地方,放匹夫編戶一條生路,陛下自然也會放行,讓他們走。而且還給他們留了一些家財,就是保證他們能活下去。」

「他們倘若不願意給匹夫編戶一條生路,陛下就不給他們生路了,江西那幫縉紳,不就是這樣,被陛下給逮了去嗎?」

「還有啊…」

羅炳忠一愣問道:「還有什么?」

朱瞻墡喝了口茶,潤了潤嗓子說道:「諸子百家,大同世界,除了極個別的學說外,其他的大同世界,都有尊卑貴賤。」

「這尊卑貴賤,其實就是肉食者和被朘剝之人。」

「歸根到底,這天下總要有人受苦,陛下不想讓大明百姓受苦,就只能讓海外番夷受苦了。」

「陛下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

羅炳忠恍然大悟,心服口服的說道:「殿下高明!」

「殿下!喜事,大喜事!泰安宮又添丁了!」一個門房風一樣喊著,大聲的說道:「羅庄妃生了!六斤四兩的大胖小子!」

「恭喜殿下,賀喜殿下!」

朱瞻墡一愣,靈機一動,無比開心的說道:「好,好,好,天不亡我,天不亡我啊!」

「快,立刻請宗人府事寧陽侯請旨陛下賜名,還有讓滿朝文武上賀表,再把天津四夷館的外番使臣傳召京師來,大辦特辦,告訴西域諸國,羅馬帝國後繼有人!」

當初陛下納了埃萊娜公主,這個羅馬精靈佐伊,就是為了宣稱權,按照羅馬繼承法,即便是女子也可以繼位。

這還是個皇子,更不在話下。

朱瞻墡的降襲制,算是捅了馬蜂窩,這些日子,他頭疼的很,這埃萊娜公主有了身孕後,便晉了妃嬪,得賜姓羅,封庄妃。

這個孩子出生,大肆操辦數月,就撐到陛下回京了。

朱瞻墡也佩服自己的命好,眼瞅著宗親們、武勛、朝臣們越逼越緊,他都快逼到牆角了。

宗親們當然不敢拿他如何,但終歸給陛下留下個辦事不力的影響。

這孩子出生,可謂是解了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