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八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2 / 2)

只有聽得見、看得到的軍事羈縻,才是羈縻,看不到大明軍隊,韃靼人怎么可能乖乖接受大明的王化?

王化又不是請客吃飯,王化是徹底同化甚至是消滅對方文化為目的所進行的政治活動,哪有那么多的客客氣氣和柔情?

這可是生死存亡。

就這,韃靼這幾年,也爆發了幾次民亂,不過都被大明軍給很快平定了,沒鬧出什么亂子來,倘若是大明軍不天天剿匪,那韃靼地頭上,漫山遍野都是馬匪。

「這天天剿匪,這剿匪都剿了幾年了,連山里的鳥都被剿了,這人吃馬嚼的,可不是個小數目啊,陛下也真的是闊綽,這都養得起,四武團營剛走,這四勇團營就上來了。」羅炳忠頗為感慨的說道。

朱瞻墡則是十分篤定的說道:「陛下這是在練兵,你曉得嗎?」

「大明最缺少的就是騎兵,現在在補這塊短板,騎兵好,就是貴,組建的貴,維護的貴,用的時候貴,連傷病老退喪葬也貴。」

楊俊也是不閑的沒事干,四處打獵,大明仍在訓練騎兵,其目的自然是遠在天邊的瓦剌人。

瓦剌人西進了,就躲過大明對他們的清算了嗎?

土木堡這筆血仇不報,地下的亡魂何以瞑目?

陛下登基之初就被兵臨城下的恥辱,又用什么去洗刷?

羅炳忠似乎有些不明白的說道:「那咱們大明不是有火銃隊嗎?那家伙,三排填彈、瞄准、射擊,這騎兵不是活靶子嗎?沖過來,不是排隊槍斃嗎?還練什么騎兵。」

「哼,膚淺的很。」朱瞻墡嗤之以鼻不屑的說道:「老羅啊,咱們這都處了快十年了,你這以後不知道的事兒,不要瞎說。」

「你一個書生,打過火銃嗎?那玩意兒看似凶狠,但是騎兵沖過來的速度那么快,你能打幾槍?被騎兵沖進火銃隊里,那場面,想想都可怕。」

騎兵仍然是當下破陣最為凶險的兵種,也是最昂貴的兵種,但是威力強大無比,朱瞻墡當然沒什么軍事天賦,他的天賦都點在了保命這件事上。

朱瞻墡親眼看到過騎兵沖鋒的模樣,馬蹄聲如同天雷一樣奔涌,而煙氣的煙塵遮天蔽日,鎮魂攝魄,而後都督楊俊告訴他,那只有一千人的時候,朱瞻墡陷入了沉默。

朱瞻墡後來看百萬軍馬場放牧,數千匹馬一起奔走的似乎,朱瞻墡並沒有覺得害怕,稍加思索,這種感官差異出現並無意外。

馬是百里挑一的戰馬,是最好的馬,兵是千里挑一的兵,是最驍勇善戰的兵,武備是千錘百煉的軍備,是奪命利器,這三樣加起來,才最讓人害怕。

「這可不是我說的,可是朝中的一些個清流言官說的,他們說,殿下在大寧衛啊,要彷照當年燕王事,天天剿匪是養寇自重,訓練騎兵,是枕戈待旦,鐵蹄踏京師呢。」羅炳忠這才說道。

他人就在大寧衛,大明軍剿匪全仰仗騎兵,刺探消息,全仰仗夜不收搜集情報,否則大明軍就是聾子、瞎子,被人包了餃子成了餡兒都不知道。

他說的是朝里的觀點,襄王要彷照當年燕王事兒,在大寧衛枕戈待旦入京師。

「放他娘類狗屁!」朱瞻墡勐地站了起來,目眥欲裂的指著自己說道:「我都到大寧衛了,還不放過孤是吧,孤明天就給陛下上書,去川藏去,我看躲到川藏去,還有誰能放這種屁!」

「孤是知天命的,燕王府當年也是知天命的!若是懿文太子仍在,若不是那建文君不是欺人太甚,燕府犯得著拼這個命?」

「一群只知道狺狺狂吠的長舌鬼!」

造反這種事兒是鬧著玩的?南衙僭朝的笑話看的還不夠多,想看他朱瞻墡的笑話?

造反是爭道,跟陛下在陛下最擅長的領域爭道,那倒是搞一堆笑話出來,豈不是活成笑話了?

他朱瞻墡可是三枚奇功牌的擁有者,也是目前到現在唯一擁有奇功牌的宗親!

朱瞻墡發了好一頓的脾氣,只是他發著發著,自己就不氣了,又安安穩穩的坐下,慢慢平和了下來。

羅炳忠愣愣的問道:「殿下,不氣了?」

朱瞻墡拍了拍自己身上的衣服說道:「道理很簡單,朝臣們怎么說是朝臣們的事兒,只要陛下不理他們,那孤就仍然是大明最尊貴的嫡皇叔。」

「陛下要是不信孤,就是朝臣們不說,孤還是自縊留給體面比較妥當。」

「孤跟這幫酸腐文人置這個氣,根本沒用。」

羅炳忠這才恍然的說道:「殿下,昨日陛下專門差遣人來送了冬服,怕殿下在這大寧衛凍著,陛下還賞賜了不少財貨,以表親親之誼。」

「金銀都是俗物,倒是這冬服,才是親親之誼。」朱瞻墡又拍了拍自己的衣服,笑容滿面。

陛下心里還是記掛著他,這就夠了。

羅炳忠手指頭抖動了幾下,反復斟酌後才說道:「殿下,有人打聽事兒打聽到我這里來了,據說京師最近興起了一股子妖風,說陛下是漢王府的遺脈。」

「老壽星上吊嫌命長?就是殿下是漢王府遺脈,他們倒是造反啊!不敢造反說那么…」朱瞻墡嗤笑了一聲,很快便眉頭緊皺了起來說道:「不對,這事兒不對。」

「感情這還是個連環套,在這兒等著孤呢!」

朱瞻墡回過味兒來,感情這股妖風刮起來,要的不是陛下的寶座,而是他朱瞻墡的命。

朱瞻墡怒其不爭的說道:「看看人家這些讀書人的招數,一環套一環,一套又一套,再看看你,你也是進士及第,怎么就想不出這么損陰德的招數啊!」

「真的是損陰德!」

朱瞻墡面色沉重的說道:「厲害了,這種亂七八糟的宮中辛密,禁就是坐實,不禁就是任由風力作亂,而後再加上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

「高,實在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