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六章 不動如山,侵掠如火(2 / 2)

第二陣,大明再勝,靜,不動如山,動,侵略如火。

而後大明勢如破竹,將建州三衛在十日內攻下,而後開始向北一路攻伐,追殺逃亡的董山,在大明景泰十四年天明節之前,在野人女真的部落,大明的獵犬找到了董山的味道,將董山殘部消滅,將董山的人頭,送往了京師。

而納哈朗,投降了。

納哈朗的爺爺是勐哥帖木兒,勐哥帖木兒是大明冊封的都指揮,納哈朗拿著太宗文皇帝的賜下的詔書,大喊自己是大明忠臣,受到了李滿住的脅迫不得不反明,大明王師一到,率眾投降。

這石亨和於謙發現這個納哈朗就是建州三衛里的老六。

董山和李滿住趁著大明孱弱劫掠大明的時候,納哈朗忙著屯耕,從不擾邊,但是大明勢弱,納哈朗的確是「被迫」投敵,現在大明王師來了,納哈朗立刻倒戈,這也不能怪納哈朗不講義氣,李滿住的主力崩潰的實在是太快了,一個接戰被合圍,最後被手下殺死。

李滿住的戰略自然是極好的,也是唯一的一條路,可是他碰到的是鼎盛時期的大明。

納哈朗本身就沒什么抵抗意志,一看李滿住死了,一翻自己的犯罪記錄為零,直接納頭就拜。

大明墩台遠侯甚至找不到納哈朗冒犯大明的言論。

造反造到這個份上,也算是獨一份了。

最後納哈朗被任了一個韃官,被送到了天津衛,賜了李姓,三世降襲,算是勉qiáng苟活了下來。

遼東戰事之順,遠超所有人的想象。

朱祁玉將董山、李滿住的腦袋掛在了德勝門上,掛了十天,喂了野狗。

在獲得了軍事勝利的前提下,大明開始對整個遼東展開了郡縣化,分為了三個省份,黑龍江、吉林、遼寧,遼寧主要以遼東都司為前身,而黑龍江省,則是黑龍江流域,夾在中間的則為吉林,這個名字是漢名,永樂年間,曾經在吉林設立吉林造船廠。

三省之地也是經過了很長時間的商討,之前有翰林認為以部族和水系,分為遼東九省,分為遼寧、安東、遼北、吉林、松江、合江、黑龍江、嫩江、興安。

最後經過研討,還是分為了三省便於打理。

而黑龍江的范圍包括了整個外鮮卑山(外大興安嶺)和格布特島,格布特島最早居住民是唐朝的靺羯人,所以這個群島也被叫做靺羯島,面積是舟山群島的兩倍,但是因為結冰期太長,導致水師難以駐軍。

至於命名法,大明禮部掏出了唐朝的地理志書直接一頓照抄,就完成了對遼東三省的改名。

大明不缺少當官的文人,也不缺少想要種地的百姓,打東北就是為了安置大明日益增長的人口。

「這個萬全、趙守義送解刳院,朕當年就該把他們都族誅的!」朱祁玉看到萬全這個名字就是一頓來氣,做出的第一道指示,就是把這個家伙送進解刳院里,萬全的爹山東布政萬觀是李賓言抓的,這個萬全還是被李賓言所在的西路軍給擒獲的。

朱祁玉又下了一道聖旨說道:「留辮不留頭,留頭不留辮,三個月後,但凡是發現了留辮子,格殺勿論,此留辮之人的家產,皆歸擊殺此建奴的漢民所有,翰林院有人叨叨,就把人送到三省為官,朕倒是要看看,他們有什么良方。」

亡國之君又下達了一道在後世看來極為狠厲的聖旨,而這道聖旨,就是徹底斷絕女真的文化共同認知,為大明全面郡縣化遼東三省夯實基礎。

興安不知道為何陛下下達如此殘忍的命令,但他還是將聖旨送到了文淵閣,文淵閣諸學士大吃一驚,開始很皇帝討價還價,消滅女真的共同認知,自然是王化的一部分,易服移風,本就是王化的核心內容,但是這三個月的時間,實在是太少了。

一道政令應該是切實可行的政令,皇帝的詔命,送到剛剛建立的三省之地後,執行下去,最少要一年的時間,所以文淵閣大學士們據理力爭,最後將剃辮令,改為了一年為期。

一年的時間真的不短了,還不肯剃辮,那就不能怪大明無情了。

大明在摧毀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的共同認知,而後遷民,在遼東三省注入了大明的共同認知,那便是遷民,只是相對於洪武年間、永樂年間的遷民,景泰年間的遷民,這是朝廷一個無奈之舉。

大明沒地方養那么多人了,要么率獸食人,對內極致朘剝,將百姓維持在一個土地能承受的范圍之內,要么對外擴張,對外殖民。

在天明節後,兵部也上奏了此番作戰的戰功冊,楊俊按制承襲了父親的爵位穎國公,范廣因公封為寧陽侯,而趙輔因公封爵為武靖伯,而此戰忠國公石亨、晉國公於謙,除了奇功牌、財帛恩賞之外,並無再多的恩賞。

不是封無可封,石亨和於謙表示,這一戰打的太快,敵人太過弱小,雖然收獲極多,辟土廣眾,可敵人就是太弱了,如果爵位有經驗值的話,建奴這點怪,壓根就沒刷多少經驗出來。

對於石亨和於謙而言,他們並不需要再進一步,異姓王這種東西,在漢代就已經證實過了,死人才能拿得穩。

最讓朱祁玉意外的是,商輅主動請命,留任遼東任巡撫,主持遼東三省郡縣化諸事。

商輅和李賓言是對手,商輅清楚知道自己的劣勢在哪里,他缺少地方履職經驗,這一點他完全不能和李賓言相提並論,如果日後於少保真的不再主持政務,商輅知道自己的劣勢太大了。

所以趁著郡縣東北之事,商輅要補足這方面的短板,履任地方便是。

大軍在景泰十四年二月開始准備班師回朝,而大明遷民之事,也將會在兩年之內完成,第一批為五十萬,第二批為八十萬,第三批為一百萬,至此,大明的人口壓力得到了很大的紓困。

東北是適合種地的,因為這里有黑土地。

景泰十四年二月,坐在奉天殿上的朱祁玉並沒有在朝議,而是在監考,這是景泰十四年的殿試,他手里拿著新任松江巡撫陳宗卿的奏疏,這本奏疏詳細的匯報了大明在西洋和大西洋的活動。

讓朱祁玉格外意外的是,在眼下,西非居然存在著一個綿延了1100多年的帝制王朝,桑海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