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摘星?踏月?(2 / 2)

寡人無疾 祈禱君 2989 字 2023-04-16

「前面空暢,如果有人來了,我們再回原地。」

十四郎的xiōng腔一陣震動,渾厚的聲音像是在王七耳邊響起一般,王七左右看了看,發現這么擠確實不是事,便依著十四郎的意思到了前頭。

這里視野開闊,左右都是王七能報的上名字的官員,最少也是戶部侍郎那個等級的,再想到這里這般開闊居然沒有人敢占,王七心中有些七上八下,不安地小聲問道:「會不會占了什么了不得的……」

「馬上都要戌時了,還沒有來,再怎么了不得大概也不會來了。」

十四郎眼神警覺地望著四周,見其他人用好奇又啼笑皆非的表情看著他,只當看不見,繼續站在王七的身後護衛。

就在王七還想再說些什么的時候,城樓後突然一陣喧鬧,禮樂聲和贊者高唱的聲音直入雲霄,原本嘈雜不堪的城樓外,竟驀地靜了一靜,所有人睜大了眼睛看著那後面越來越近的聲音。

剎那間,就像是突然被人施展了什么法術一般,隨著「安定樓」上的贊者一聲「吉時到,點燈!」,安定樓上百盞燈被一層層點了起來,只余頂上一盞鯉魚躍龍門的巨大花燈未亮。

月sè嬋娟,燈火輝煌,宮中的來人還未走近城門,就已經在內城的街道上看到了這壯觀的一幕。一時間,城門外吸氣聲、叫好聲、感慨聲,不絕於耳,僅此一景,就足以讓之前等待的焦急和諸多不快全被拋諸腦後。

王七即使已經看過很多次了,見到這樣的情景還是會被震動。她抬起頭,似是想起了什么,眼眶漸漸濕潤,喃喃自語。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十四郎聽到王七的低語,忍不住心中一軟,悄悄挺直了身子,替她阻擋著其他人好奇的視線。

好在看燈看到哭的,除王七外,大有人在。

畢竟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觸景傷情,有一番感慨,也是尋常。

隨著內城里的動靜越來越大,百姓的期待之情也越來越是濃厚,有些小孩迫不及待地爬到父母或其他家人的頭上,眼睛瞪得滴流圓,屏住呼吸等待著那道城門被打開。

「來了沒有?皇帝老爺來了沒有?」

「今年沒有皇帝老爺,說是宮里死了娘娘,皇帝老爺傷心著呢,不願意一個人來點燈……」

「死了娘娘也不能不點燈啊!這么多人等著呢!」

「得了吧,你當看猴戲啊,你等著就得出面?」

竊竊私語聲不斷,更有一些消息靈通的百姓洋洋自得地在賣弄。

「今年來點燈的是三皇子,皇帝老爺的兒子!」

「三皇子?就是那個傳說和高祖長得極像的……」

「正是那位,不知道可看的清楚!高祖長什么樣樣子看不到了,三皇子長什么樣總看得見吧?哎,能站到前去就好了!」

「得了吧,前面哪個不是達官貴人,去了也給趕回來,這里正好!」

百姓們交頭接耳,京兆府差吏緊張地戒備著四周,就在這又緊張又肅穆的氛圍里,內城的城門被緩緩地打開了。

只供皇帝出行的御道上,出現了兩排執金衛士的身影,而後便是浩浩盪盪的儀仗,在一片甲兵之後,身著白sè滾邊禮服,頭戴通天冠,身披著黑sè大氅的皇子,因為有重重宮人簇擁,顯得格外醒目。

「三皇子到!」

***

劉凌以為自己會非常緊張,或是非常惶恐,然而當看著城樓上那一層層的燈接連亮起時,他的心中只有一片平靜。

這樣的景sè,昔日他還在冷宮之中時,不知聽見宮人們討論過多少回,卻一次也沒有得見。他只能從他們的描述中、那些感慨的語氣里,獨自幻想著那「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的場景,期待著自己也能親眼目睹的那一天。

大哥曾問他,袁貴妃那樣對他,他不怨嗎?

他自然是怨的,但正因為少時的經歷,使他分外感激自己所得到的每一分幸運,以至於見到這樣的美景,心中油然生出一種幸福來。

這曾是他兒時的夢想,如今已經實現。

不是作為觀燈之人,而是作為點燈之人,他將要登上那座高樓。

老天畢竟是厚待他的,既然如此,他還有什么好怨恨、好緊張、好惶恐的呢?

剩下的,唯有一片平靜了。

城門大開,劉凌踏著御道,走過列祖列宗和父親走過的道路,沿著那層層的人障,一步一步地踏上了「定安樓」。

石磚砌成的「安定樓」無比堅固,劉凌踩著堅實的石磚,仰頭看向頭頂的木樓。這是恵帝時將作監最得意的傑作,被稱為「樓上樓」,今日親眼目睹,看著那層層疊疊的梁木,劉凌不由得為之贊嘆。

這樣的晃神只是一瞬間的事,隨著底下百姓抬頭仰望,劉凌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一旁伺候的宮人上前解下他身上披著的大氅,躬身看著他踏上了原本是為皇帝而設立的高台。

高台前數十宮人高舉起手中琉璃宮燈的燈杖,將劉凌的身前映照的恍如白晝,劉凌掃視樓下的人群,既有身著官服的官員,也有長衫及身的士子,更多的,卻是數之不盡的普通百姓。

按照往常的慣例,此時的贊者應該口稱「山呼」,樓下萬民齊聲「萬歲」,然而今日樓上立著的,卻不是什么萬歲金尊,僅僅是代替皇帝前來點燈的皇子而已,許多百姓有些不知所措地立在那里,不知道皇子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么。

在萬眾矚目之中,劉凌終於動了。

只見這個身材修長的少年突然伸展開雙臂,雙手合抱,對著城樓下神sè各異的百姓,躬身長揖,行了一個恭恭敬敬地拜師禮。

皇子為庶民躬身,自代國立國以來,都不曾聽聞。

剎那間,偌大的安定樓前寂靜一片,許多離得遠的百姓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踮起腳尖想要看個究竟。

安定樓前不遠處的沈國公嘴角微微一揚,神sè間滿是感慨的笑了起來。

「您既然有視天地萬民為師者之心,我便助您一臂之力!」

沈國公戴勇上前一步,高聲誦道:

「願我代國大興,千秋萬世!」

就像是終於接到了該如何行事的訊號,排山倒海般的呼聲響徹雲霄。

「代國大興,千秋萬世!」

「殿下千歲千千歲!」

「千歲千千歲!」

在山呼聲中,定安樓上的贊者們拿著表詞,在鍾鼓奏樂聲中,抑揚頓挫地念誦。

「……今事天以禮,立身以義,事父以孝,成民以仁……四海之內,莫不為州府,四夷八蠻,咸來貢職……與天無極,人民蕃息,天祿永得……」

聽著這番熟悉的句子,劉凌慢慢直起了身子,凝視著燈樓下神sè狂熱的百姓。

深埋在他血液之中,屬於劉氏皇族的那種責任,終於被徹底的驚醒。

那瘋狂叫囂著的*,存在於他每一個毛孔間,此時正暢快地呼吸,像是魚兒終於游進了水里一般,推動著他向前繼續。

蛟龍戲水怨海淺,鯤鵬展翅恨天低!

「戌時已過,請殿下登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