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堅壁清野(2 / 2)

大魏芳華 西風緊 1519 字 2023-05-03

……早在王凌軍還沒離開襄陽時,吳國南郡的jiān細便已察覺、魏軍在荊州有動靜。接著韓觀、孫禮和王凌等人率大軍浩浩盪盪地沿著沔水南下,其人馬的規模、也給吳國人瞧了個八九不離十。

此時軍情已經報到建業,連正在東關的諸葛恪也聽到了消息。

王凌的「聲東擊西」之計,在此時無疑是成功的。諸葛恪真的沒想到,吳軍屯兵東關、已經到了合肥的眼皮底下,揚州這邊的魏軍仍然按兵不動;魏國人竟然tiáo集重兵去打江陵了!

大將軍諸葛恪麾下有人馬四萬多人,其中包括大量從丹陽收編的山越士卒,已成為吳國不可忽視的一支重要力量。如今他們卻全都在東關、幾乎每天無所事事。

諸葛恪之前是駐扎在武昌的,如果他沒有來東關,此時當然會去增援朱然、在荊州那邊建功立業。

站在濡須山的西城上,諸葛恪隔著濡須水、能親眼看到沒合攏的東關大堤上的魏軍身影。河水西岸的七寶山上,魏軍的營壘、旗幟也隱約可見。

諸葛恪此時臉上的神情十分難看,眼睜睜地瞧著魏軍在對岸按兵不動,他心里是氣不打一處來。

魏軍是先在東線tiáo兵遣將、bī近東關,在對岸修建了大量的營壘軍營。諸葛恪以為大戰在即,不料到如今已然對壘了一個月、空耗糧草,照樣無事發生。原來魏國人的目標在江陵!

這時部將勸道:「曹魏軍大舉進攻南郡,我們不如轉守為攻,渡河攻打對岸的王飛梟。」

旁邊的丁奉立刻勸阻道:「曹魏軍的前方有一大片平地,我軍若渡河,魏軍必在平地上擺開戰陣、與我軍陣戰。我軍可能討不到便宜,萬一戰不利,想要退走,也沒法登船。」

諸葛恪聽罷以為然,他轉頭看了一眼南邊河上的小船。

此時的濡須水已經不能行大船了,只有一些運糧的小船從塗塘方向過來。這種小船想運載成千上萬的兵馬、是不現實的事。

吳軍還是在有山有水的地方作戰、最能揚長避短。最好的法子是坐在大船上、到處流竄,尋找敵軍的薄弱環節,如果覺得有機可乘就下船干一票,打不贏就登船跑路,敵軍毫無辦法。

而眼前的敵軍大概是佯攻,卻也兵多將廣,觀之不似弱旅。曹魏的地盤大、人馬多,就是豪氣,佯攻也來了至少數萬人!要不然諸葛恪之前也不會篤定、曹魏要進攻東關。

諸葛恪qiáng忍住心里的憋屈,說道:「還是等曹魏兵主動來進攻更好。」

部將嘆氣道:「此時已入冬,敵軍仍舊按兵不動,今年恐怕不會來攻了。」

丁奉也道:「曹魏在東關應是佯攻,主攻方向多半是江陵。當初全子璜(全琮)上書說武昌離東關遠,他想來東關。若是把機會讓給全子璜,此時我們已經去江陵了!卻不知此次江陵之戰、有沒有秦亮在。若能會一會此人,正是吾之所願。」

諸葛恪的嘴角露出一絲譏笑,心說:早知如此,叫全琮來東關確實更適合,反正全琮當烏龜已經習慣了。

全琮之妻孫魯班與同族後輩通殲,全琮知道了也沒吭聲,可不是能忍嗎?哪像諸葛恪此時心急火燎,滿肚子憋著氣。

丁奉的聲音又道:「曹魏新造的投石機,用於進攻平原上的大城更好,江陵城在大江北岸,我們早先怎么沒想到呢?」

現在說這些有什么用?諸葛恪不得不尋思,此役的後果。

若是王凌依靠投石機、把江陵城給攻破了;力主在東關聚兵的諸葛恪,回到朝廷後、難免會受到同僚的攻訐。吳國中看諸葛恪不順眼的人大有人在,譬如支持魯王的全琮等人,甚至太子這邊的一些士族也不喜歡諸葛恪。

曹魏剛剛內亂,這么好的機會,諸葛恪不僅毫無建樹,聲望還反而受損……諸葛恪直想罵人。

他壓著怒氣,指著遠處的東關大堤道:「派弓|弩手前去,把那些人射走,再派人去挑釁魏兵。」

部將拱手道:「喏。」

果然沒等多久,大堤那邊就傳來了一陣嘈雜之聲。濡須水上橫著一道堤壩,上方是夯土,中間沒合攏、堤壩兩邊的人不能近戰廝殺,只能相互在那里射箭,一時間「砰砰」的弦聲與叫罵聲驟然增大。

兩軍互射了許久,魏軍可能覺得沒什么用,便往西北方向退走,但只是退到了弓弩射程之外,接著便罵了起來。雙方都派出了嗓門大的士卒,隔著百步相互問候對方的家眷、尤其是母親,wū言穢語簡直不堪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