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棋局(1 / 2)

安樂天下 弱顏 2571 字 11个月前

求月票

****

楊紹四十出頭的年紀,身量不高,相貌俊逸。他不僅自己來了,還將楊玄讓也帶了來。父子兩人到正堂就坐,先拜了紀老太太。

楊紹態度不算熱情,但卻謙虛有禮,對紀老太太表現出十分的恭敬來。

至此,紀二老爺更加相信了紀曉棠的話。楊閣老浸**朝政數十年,就算是運氣爆棚,能夠做到閣老的位子上,最起碼是聰明識時務。

這樣尊敬、重視的架勢擺出來,就是紀老太太也不能不心里有所感觸。

雖是如此,紀老太太依舊不肯坐楊閣老的車,但說出話來就不再嗆人,而是展現了她朴實的一面。

「這份心意老婆子領了,只是身份不好逾越。老婆子鄉下住慣了,身子沒那么嬌貴,什么車子都坐得。」

楊紹再三的讓,紀老太太再三的不肯,最後還是大家出來打圓場。

楊紹和楊玄讓帶著楊閣老的車駕在前頭帶路,眾人的車馬在後。紀曉棠的馬車排在中間略靠後,她只擺了半幅縣主的車駕,既不會對楊府失禮,也不會盛氣凌人,越過了自家的長輩。

楊紹在前面,卻早已經知道紀曉棠擺了半幅車駕,不禁暗自點頭。他是來接紀老太太的,方才人多,雖然心中留意,卻並沒有將紀曉棠看清楚。不過,只看紀曉棠這件事,就知道是個行事穩妥,極有分寸的女孩子。

只這一點,就很可敬愛了。

楊紹心中如此思忖,一面就看了楊玄讓一眼。

楊玄讓的眼神正在往後面瞟,也不知道是在看誰。

楊紹干咳了一聲,楊玄讓聽見,立刻轉回頭來。

「穩當些。」楊紹提醒兒子,一面告訴他,「一切等回去再說。」

大年初二,京城的街道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有楊閣老的馬車在前面開道,除了在玉闌干橋頭遇見肅王府的馬車避讓了一會,是一路暢通無阻地到了楊府。

楊閣老與夫人秦氏領闔府上下在二門相迎,一直將眾人迎到閣老府的正堂坐下說話。

紀老太太自然被讓到了上座。

略寒暄了幾句。楊閣老就看出紀老太太不善言談,且不喜應酬,因此他也不多說,略坐了坐,就將眾人都讓到後面的暖閣里歇息。

「那里暖和。都是自家人,說起話來也自在許多。」楊閣老笑著說道。

眾人就都起身,往後面暖閣中坐了。

暖閣十分寬敞,用紅木雕花隔扇隔出幾個敞間來。紀老太太就被讓到里面,在一張貴妃榻上坐了,秦氏與紀老太太隔了張矮桌對坐,其余眾女眷也各自落座相陪。

紀曉棠這時才有工夫仔細打量楊家眾人。

閣老夫人秦氏已經年過六旬,頭發幾乎全白了,因為頭發稀少的緣故,頭上戴了假發髻。是個瘦小干枯的老婦人,坐在那里,好像支撐不起頭上和身上的盛裝似的。

秦氏的身體並不大好,說幾句話,就要咳嗽。她兩個兒媳婦,幾個孫女們都在下面坐著,並沒有上前服侍,屋子里的丫頭們也只在外圍,傳遞些東西。

站在秦氏身邊服侍的,是個中年美婦。手腳極伶俐,服侍的極為勤謹、貼心。

這中年美婦,眉眼間與紀大太太有五六分相似的,正是紀大太太的生母。楊閣老的寵妾,鍾姨娘。

鍾姨娘之名,紀曉棠早有耳聞,然而第一次見面,還是暗暗地吃驚。以紀大太太的年紀推算,鍾姨娘怎么也是上五十歲的人了。然而看她的外表,最多不過三十許的年紀,就算與紀大太太站在一處,也很容易被看做是年紀相差不多的姐妹。

鍾姨娘的相貌和儀態,還勝過紀大太太許多,面白如玉,長眉細眼,仿佛就是一幅煙雨迷蒙的江南水鄉畫卷。

看過了鍾姨娘,紀曉棠才知道,紀大太太異於北方女子的那股子婉轉風流是從哪里承繼來的。

而這樣一個雖然不年輕,卻依舊美麗,並在楊閣老跟前極為得寵的女人,在秦氏身邊服侍,不僅沒有絲毫驕矜或者矯揉造作的姿態,反而顯出十足的真心和關切。

還沒有跟鍾姨娘說話,紀曉棠就知道,如果說紀大太太的容貌只得了鍾姨娘的十分之五,那么這份做人的心智,她最多只得了十分之一二。

秦氏的話也不多,略攀談了片刻,她的目光就轉向了紀曉棠。

論起身份,紀曉棠在今天的客人中最為尊貴,然而她又是晚輩,且擺明了不肯越過輩分去,因此只在榻下的椅子上坐了。

雖是如此,楊家卻不敢怠慢,紀曉棠的椅子、椅袱、腳踏,甚至用的茶盅茶碗都與別個不同。這樣一來不顯得逾越,二來也顯出楊家對紀曉棠身份的尊重來。

「安樂縣主……」秦氏開口就稱呼紀曉棠為縣主。

「老夫人不必如此客氣,叫我曉棠就是了。」紀曉棠笑著道。

秦氏笑了笑,竟真的不再以縣主稱呼紀曉棠。

「……翩翩常常在我耳邊提起你,說你這般也好,那般也好,我早就想請你過府來見見,只是我這身子……咳咳,」秦氏又咳嗽了兩聲,才接著說道,「今天總算是見著了。」

秦氏就讓紀曉棠坐的近一些。

楊翩翩立刻就帶著小丫頭過來,給紀曉棠搬椅子,又親手扶著紀曉棠重新坐下。然後她也不歸坐,就站在了紀曉棠的身邊,一張臉上難得地帶了笑意。

楊翩翩是京城中有名的冷美人。

屋中眾人都瞧著,紀曉棠的座位離的遠,她見楊翩翩對紀曉棠這樣親熱、殷勤,心里發酸,就微微撅起了嘴,手里無意識地攪著帕子,一雙眼睛依舊片刻不離楊翩翩和紀曉棠。

紀曉芹又坐在紀曉蓮的下手,這是個存在感極為微弱的小姑娘,在這種場合中略有些緊張,手里也無意識地攪著帕子。一雙眼睛看似四下在看,其實並沒注意到什么。

肖姨娘這些天身子不大好,今天沒有跟來。一屋子都是人,可紀曉芹坐在那里的感覺。偏就讓人覺得孤零零的。

上面秦氏見紀曉棠坐的近了,就坐直了身子,微眯著眼睛上下打量著紀曉棠,一邊打量一邊點頭。

「我也活了幾十年,還是第一次看見這么周正的孩子。」秦氏就說紀老太太和紀二太太有福氣。然後又問紀曉棠生辰屬相,在家里都做什么。

楊翩翩也陪著說話,又問了紀曉棠讀些什么書。

「大姐姐上次回來都說了,祖父也很高興。」這是指楊閣老所著的《唐詩綴錦》。

楊大太太坐的不遠,她一面跟紀二太太說話,一面眼睛不時地看向紀曉棠,看的很是仔細。

紀曉棠早已經聽到了風聲,心中明知是怎么回事,面上卻絲毫不肯露出來。

「曉棠喜歡讀詩,我們家除了祖父。詩才最好的,就是玄讓了。」楊翩翩就道。

「我這幾個孫兒,最疼的只有玄讓。咱們兩家是至親,就讓玄讓來,見過紀老夫人和二太太。」秦氏接著話茬就說道。

這顯然是早就對過詞了,想讓紀老太太和紀二太太再好好看一看楊玄讓。

紀老太太和紀二太太不好推脫,有人出去,片刻的工夫,就領了楊玄讓進來。

似乎因為屋子里都是女眷,楊玄讓一進來還有些不好意思。一張臉上略微有些泛紅。秦氏眼神不大好,沒看到,楊大太太就看到了,給楊翩翩使了個眼sè。

楊翩翩走下去。將楊玄讓拉了上來。

「除了長輩們,都是自家姊妹,你不要如此拘束。」楊大太太又叮囑了楊玄讓一句,臉上慈愛之情盡顯。

楊玄讓又重新見過了紀老太太、紀大太太和紀二太太等眾人,然後就被帶到紀曉棠跟前來,跟紀曉棠行禮。

紀曉棠倒是沒什么。楊玄讓就顯得局促了,他想看紀曉棠,又不好意思,一雙眼睛偷偷地看,偏又緊張地到處都是破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