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李氏宗祠(2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319 字 10个月前

李大器提高了嗓門,在很多事上他都會向兒子妥協,但在去宗祠這件事上他一點不含糊,他極為嚴肅地對兒子道:「你落井能大難不死,就是得到了祖先的護佑,我之前已經替你在先祖靈前許過願了,你自己一定要去還這個願,感謝先祖保佑。」

「等爹爹身體徹底好了再說吧!」父親大病初愈,李延慶不想和他爭吵,便改變了策略。

李大器明白兒子的心思,堅決搖搖頭,「我身體已經沒問題了,去宗祠之事不能再拖,反正你早晚要去,不如今天就把這件事了結。」

李延慶想了想說:「那我有言在先,我不想磕頭!」

......

李家在湯yīn縣是大族,據說也是名人之後,族人主要聚居在湯yīn縣孝和鄉,分為鹿山、潛山、文村和松河四房,以所在地而得名。

李氏宗族的祠堂便修建在鹿山鎮,鹿山房當然也是李氏宗族的主干,李氏宗族每一屆的族長都是出自鹿山房,目前的族長叫做李文佑,也是湯yīn縣有名的鄉紳,李大器就是給李文佑養馬還債。

宗祠不靠官道,孤零零地修建在鹿山的山腳下,四周是一片郁郁蔥蔥的松柏林,雖然已是萬木凋零的季節,但松柏卻依然蒼勁翠綠,給祠堂添了幾分庄嚴肅穆。

李大器無比虔誠地在宗祠外的小溪里洗凈了手和臉,李延慶卻在小溪里抓了兩條小魚,准備帶回家做碗魚湯,直到父親催他幾次,他才極為不情願地走進了宗祠大門。

從漢唐以來,宗祠便是各大家族的政治、文化和jīng神中心,也是凝聚整個家族的紐帶,甚至君臨天下皇族也會有自己的宗廟。

就連最貧寒的人家,也會在草屋一角辟出塊空地,放張供桌拜祭自己的先祖,盡管只有方寸之地,只有一炷香,一塊靈牌,但那也是貧寒人家無比神聖的jīng神世界。

每年正月初一是李氏家族舉行年祭的日子,全族人都要換上最好的衣服,聚集在宗祠里拜祭自己的列祖列宗,就算那一天有人在外地實在趕不回來,也必須遙祭祖先。

除了正月初一,每年清明和中元節也要小祭先祖,甚至各房在自己祖先的忌日,也要單獨聚集宗祠祭祀。

祭祀祖先對於宋朝百姓就像吃飯、睡覺一樣重要,一樣尋常,而對於違規族人最大的懲處就是取消族祭資格,那會成為此人一生中的奇恥大辱。

這兩天明顯要有祭祀活動了,院子里已經鋪上了地毯,大樹上也掛上了紅綢帶和燈籠,兩只一人高的獸頭銅香爐就像兩個忠心的護衛叉腰站立在院子里。

李氏宗祠不大,占地也就兩畝左右,用青磚砌成,前面是祭祀大院,族人太多時,大家只能站著院子里舉行儀式,院中央種了一棵老槐樹,枝干虯曲蒼勁,布滿裂痕,至少也有百年了,

中間一座五角形的建築便是供奉列祖列宗靈位的正堂,兩邊是左右廂房,左邊是家族長老商議族中大事的議事堂,而右邊則是處罰族人,維護家族權威的宗法堂了。

在鄉以下,大宋的律法沒有任何意義,家族宗法才是王道。

廂房左面是一條走廊,直通後院,後院很小,只有兩間小屋,應該是宗祠看守人的住處了。

李大器無比虔誠,走進院子便先恭恭敬敬跪下磕了三個頭。

李延慶雖然知道宗祠重要,但他卻沒有這個心,此時他的腿就像兩根硬邦邦的鐵棍子一樣,要讓它們折彎跪下,簡直不可能。

李大器明白兒子的心思,卻不敢讓祖宗知道,只得暗暗嘆了口氣,沒有勉qiáng兒子在院中跪下磕頭。

「慶兒,我去找你四叔要兩支香,你自己先去拜拜祖先,爹爹馬上就來。」

李大器匆匆去後院找宗祠看守人了,李延慶打量一圈院子,他只對那一對獸頭銅香爐感興趣,推測了它們大概可以賣多少錢後,他便信步向正堂走去。

正堂的大門虛掩著,里面似乎有人影晃動,李延慶探頭向門縫里望去,只見供桌前站著一名頭發花白的中年男子,正偷偷摸摸地拿著供桌上的酒壺往一只小葫蘆里guàn酒。

李延慶一下子愣住了,居然有人在正堂里偷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