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鹿山學堂(2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478 字 10个月前

胡大娘想想也對,便收下了,「那好吧!今晚大娘做頓紅燒肉,慶兒和青兒一起吃。」

李延慶又給了她半袋米,胡大娘這次怎么也不肯要了,李延慶卻不管,直接把米扛去她家廚房。

胡大娘心中感動,便找到兒媳婦商量,「慶兒這孩子聰明又懂事,總算老天開眼,他也要去讀書了,青兒娘,咱們也得表表心意啊!」

青兒母親在生青兒時虧了氣血,身體一直很弱,平時不太出門,在家里紡紗織布,賺點小錢補貼家用。

她想了想,回屋取了一匹她自己紡染的青布,對婆婆道:「這段布我打算給大郎和青兒各做一身過年衣服,青兒去年還有一套新衣服沒穿,今年就不給她做了,我們今晚給慶兒趕制一身衣服,讓他明天穿了上學去。」

胡大娘一拍巴掌笑道:「這個想法好,上學總要穿新衣服的,他那身羊皮破襖太寒磣了,別人會笑話他,咱們抓緊時間,今晚就縫制出來。」

婆媳二人說做就做,當天晚上便給李延慶縫制一身直裰新衣,次日天不亮便給李延慶換上,又將他的頭發束了發髻,雖然長度不足,但戴上頭巾就看不出了。

臨走時,胡大娘還給他帶了幾個粗面饃饃路上吃,李延慶感激不盡,滿懷期待地上學去了。

......

李延慶所在的鄉叫做孝和鄉,方圓數十里,管轄著大大小小二十幾個村庄。

鄉中心叫做鹿山鎮,是湯yīn縣三大鎮之一,又叫孝和鎮,距離李文村不遠,沿著官道向北走三里就到鎮子了。

鹿山鎮有兩三百戶人家,以官道為中軸線向東西兩側擴散,占地面積頗大,鎮里至少兩成人家都姓李,和李文村的李姓人家同族不同房。

鎮子當然是孝和鄉最熱鬧之處,寬闊平坦的官道從小鎮中間穿過,兩邊分布著數十家店鋪,有雜貨鋪、葯堂、騾馬行、綢布庄、銀鋪、質庫、酒館、客棧等等,甚至一間叫做『怡春院』的大門前總站著幾個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子,惹得旁邊路人對她們指指點點。

各種小攤小販更是擺滿了官道兩旁,不斷地高聲吆喝,這幾天天氣不錯,官道上車來人往,格外熱鬧。

習慣了從前的繁華都市,李延慶的骨子里早已刻上了城市的烙印,所以他每次從小村庄來到集鎮時,都會有一種恍若隔世之感,仿佛時空在這里融合了。

「慶哥兒!」

李延慶忽然聽見後面有人叫他,一回頭只見李二李三兩兄弟氣喘吁吁向這邊跑來,見他們二人完好無缺,估計族長真的饒他們這一次了。

「我們去叫你一起上學,胡大娘說你已經走了,我們一路追趕,累死了!」

「我們村除了你們,還有誰在學堂讀書?」李延慶好奇地問道。

「沒有了,加上你,就我們三人。」

兄弟二人哥哥叫李光宗,今年八歲,弟弟叫李耀祖,今年六歲,兩人率真開朗,也沒有什么頭腦,大家都叫他們李二李三,今天臨行前父親再三叮囑他們好好感謝李延慶,可見了面他們卻忘了。

兄弟二人一左一右夾著李延慶,滿臉興奮地問道:「慶哥兒,聽說你殺了血狼,是真的嗎?」

李延慶一轉念,便知道他們說的是劉承弘那條赤sè獒犬,笑道:「一條狗而已,又不是真的狼。」

「那可不是一般的狗,比狼還凶,這鎮上誰不怕它,每次劉福兒帶它來我們學堂撒野,嚇得我們誰也都不敢出房門,你居然把它殺了,厲害啊!」

兩兄弟豎起大拇指,滿臉崇拜,李延慶忽然覺得自己要變成第二個劉福兒了。

「對了,我們學堂在哪里?我還沒有去過呢!」李延慶撓撓頭問道。

「喏!那不就是嗎?」

兄弟二人一指官道對面,李延慶順著他們手指方向望去,只見官道對面是一片竹林,竹林深處有一座大院,一條小溪從竹林中潺潺流出,環境十分幽靜,一人高的院牆包圍著五六間老舊的瓦房,院門草檐上掛了一塊牌匾,上面龍飛鳳舞寫著四個大字,『鹿山學堂』。

原來這里就是學堂,和他想象中不太一樣,倒有點像家鄉農村里的小學,如果再掛一面紅旗就更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