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盛大回鄉(上)(2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410 字 10个月前

按照太學規定,上舍生升中等上舍生必須學滿三年且通過極其嚴格的考試,一旦升為中等上舍生就可視為省試中榜,同進士出身。

但今年太學又多了一個選擇,如果三年已學滿,能在發解試中考中頭名解元,也可以免試升中等上舍生,所以他們二人以及趙玉書回鄉參加解試目標都很明確,就是為了爭奪解元。

最後三人都沒有考中,卻讓一個本土士子奪走了解元,著實令他們失望之極,考中舉人只是對外舍生有點作用,而對他們三人已經沒有半點意義了。

楊度和武邦昌走上前,對李延慶拱手笑道:「恭喜李賢弟考中解元,我們剛才都看了李賢弟寫的詩,著實讓我們自愧不如。」

李延慶見二人態度還算友善,便回禮道:「延慶本意只想中舉,怎奈被主考厚愛,點了榜首,耽誤了兩位兄長的前程,實在是心中不安!」

楊度和武邦昌對望一眼,楊度笑道:「我們二人從小學堂便是同窗好友,迄今已交往十五年,友情深厚,但解元只有一個,不管是誰奪走,都勢必會影響交情,李賢弟奪走解元雖然令人失望,但也保住了我們的友情,說起來,我們還應該感謝李賢弟。」

武邦昌也笑道:「我剛才就給老楊說,李賢弟奪走解元其實是最好的結局!」

李延慶忽然敏感地捕捉到了他們二人和趙玉書之間並不像表面上那樣融洽,他們兩人和趙玉書似乎還存在著某種微妙的敵對關系,寧可自己奪走解元,也不希望趙玉書中榜首。

李延慶笑著點頭,「小弟以後也要去太學讀書,還望兩位兄長多多關照!」

楊度看了鄭胖子一眼,意味深長對李延慶道:「太學人際關系十分復雜,被稱為小朝廷,賢弟交友須慎啊!」

「多謝兩位兄長好意!」

兩人向李延慶拱拱手,也不理睬鄭榮泰,轉身揚長而去,氣得鄭榮泰狠狠呸了一聲,低聲罵道:「兩只粉面蟑螂,以為自己是上舍生就了不起嗎?用得著他們來教訓,什么東西!」

這時,十幾名官員從外面走了進來,里面包括這次科舉的正副考官,以及知州梁遜、通判賈筌等官員。

監察御史李綱因為縣試時已經和湯yīn榜首李延慶談過,這次李延慶中解元,他認為沒有必要再談,便提前結束了相州的審察,一早便趕去真定府,這讓所有人都長長松了口氣。

三位主考以及知州、通判坐了下來,眾士子一起上前躬身行禮,郭百頌目光復雜地望著李延慶,他昨晚在鎖院結束後特地拜訪了知州和通判賈筌,想最後一刻翻盤,不料知州梁遜卻毫不客氣地將他批評一通,主考官是代表朝廷過來主持解試科舉,和主考官關對抗就是和朝廷對抗,這是多么愚蠢的想法。

通判賈筌更是連見都不見,直接讓他吃了一個閉門羹,郭百頌這才終於醒悟過來,為了趙家那點賄賂,他再繼續對抗下去,恐怕最後的後果自己承受不起,他只得接受這個事實,連夜將趙家給的三千兩銀子退了回去。

主考官歐陽珣上前高聲道:「政和六年的發解試已經結束,經過縣試和州試的兩lún選拔,最後十五名佼佼者脫穎而出,按照朝廷規定,十五名中榜者需進行唱名,移交地方州府,同時報送禮部備案。」

唱名是今年才有的新規定,其實也就是一個交接過程,由代表朝廷的主考官將中榜舉人交給地方官府,朝廷的事情便結束了,舉人的管理權就算移交給了地方官府。

「下面唱名儀式開始,第一個接受唱名者,李延慶。」

李延慶上前躬身行禮,「學生在!」

歐陽珣看了他一眼,繼續道:「李延慶為湯yīn縣學生員,縣試第一名,在州試四場考試中,其兼經科為上上,三經科為上上,策論為上上,刑律和詩考為上上,書法為上上,在十五名中舉士子名列第一,故取其為發解試解元。」

說完,歐陽珣停了下來,等待反對意見,只沉寂了瞬間,通判賈筌率先鼓掌,知州梁遜也鼓起掌來,其他官員也跟著鼓掌,郭百頌也無jīng打采地拍了幾下,雖然這是他最後一次反對的機會,但他再也沒有勇氣說『不』字了。

所有人一致通過,這就意味著李延慶唱名成功,正式成為名至實歸的政和六年發解試第一名解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