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京城遇舊(2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289 字 10个月前

眾人聽得很認真,連鄭榮泰也一眨不眨地睜著小眼睛,全神貫注聽李延慶的講述,他忍不住問道:「他對書法有要求嗎?」

「書法應該和所有主考官一樣吧!寫成正楷和行楷都可以。」

李延慶看了一眼鄭榮泰,「你不會真要參加科舉吧?」

鄭榮泰表情十分尷尬,勉qiáng笑道:「我當然不想,只是我那個老爹和阿姊非要bī我參加,不過我也想試一試,體會一下科舉的氣氛也好。」

旁邊洪大志和吳蘊不解道:「鄭賢弟也是舉人,還是太學內舍生,怎么就不能參加科舉?」

周春知道一點點端倪,他不吭聲,李延慶當然很清楚鄭胖子參加科舉意味著什么,他也不說破,打個哈哈笑道:「當初他自己跟我說不參加科舉的,現在又變卦了,所以我覺得有點奇怪。」

鄭榮泰剛想解釋,卻被李延慶在桌子下面踢了一腳,他只得嘿嘿一笑,不說話了。

「主考官還有什么特殊的愛好之類?」周春又繼續問道。

「愛好喝茶吧!」

眾人都笑了起來,周春正要解釋,李延慶卻擺擺手笑道:「和你開個玩笑,余深比較關注柴米油鹽之類的小事,對邊疆大事不太關注,太學很多士子都說,今年可能不能考宋遼、宋夏之類的大事,而是會關注民生。」

「可余深只是主考官,他並不管出題。」洪大志不服氣道。

李延慶笑道:「其實這種議論有一定道理,主考官的任命其實代表一種風向,比如上上屆科舉由相國蔡卞為主考,有人從他履歷中推斷科舉會重點考財稅,結果五道策論題都是和稅賦漕運有關,或許這只是巧合,不過即使相信也不會有什么損失,各位認為呢?」

眾人默默點頭,大家都覺得有必要再去看看一些關於民生方面的書籍。

這時,李延慶想起一事,問周春道:「你們住在哪里?」

「在宜男橋客棧,就在瓦肆大門對面,房費不算貴,一天三十文錢,包早飯,每天都有熱水供應,比民房方便。」

旁邊一直不吭聲的吳蘊笑道:「岳麓書院給所有參加科舉的士子每人補貼三貫錢,雖然吃飯要花錢,但住宿費就有了,再加上平時節儉的一點錢,基本上不用增加家中負擔。」

眾人又聊了片刻,時間便差不多了,大家搶著付帳,還是李延慶掏錢結了帳,眾人這才分手。

走了一段路,鄭榮泰才嘿嘿一笑,「老李在京城這么有名,弓馬大賽的第一,寶妍齋的少東主,我發現他們居然都不知道,還以為你和他們一樣清貧。」

李延慶瞪了他一眼,「這種事情我都不放在心上,你激動什么?」

鄭榮泰嘟囔一句,「我只是覺得他們孤陋寡聞而已。」

「他們是讀書人,弓馬大賽他們會關心嗎?汴京又有幾個人知道寶妍齋的東主姓李?你說這些都是廢話。」

李延慶又忽然將鄭榮泰拉到一個角度,低聲問他道:「你是不是又想在科舉中作弊?」

鄭榮泰滿臉尷尬,半晌才吱吱嗚嗚道:「我真不想參加科舉,但家里硬bī我參加,還說是太子的意思,這一次我什么都不管了,只管答題,能否考上與我無關。」

李延慶頓時明白了,鄭家應該是走考官路線,挾帶、抄襲、替考這些低端的作弊方式都不用了,直接在考官那邊搞定,以鄭家在京城的權勢,在省試作弊反而比在解試作弊更容易一點。

李延慶沒有再繼續追問下去,自從有了科舉,作弊便如影伴隨,尤其到了北宋末期,官場黑暗腐敗,科舉作弊極其嚴重,鄭家的作弊不過是冰山一角,自己著實沒有必要驚訝,可就算如此,也讓李延慶覺得像吞了只蒼蠅般的難受。

「走吧!我要回去了。」

李延慶本想再找個地方喝上兩杯,可這一刻他一點興致都沒有了,鄭榮泰著實令他覺得索然無趣。

他也不管鄭榮泰能否跟上自己,轉身便向太學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