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黑絲帶(2 / 2)

大國戰隼 步槍 2121 字 2020-09-04

以李戰的性格,一旦進入了狀態就基本不會停歇,出於對他的信任,廠家安排他第二天放單飛。李戰連睡覺都在回憶著四代機科幻一般的座艙,細膩的觸感,友好的交互系統,非常有手感的油門桿和操縱桿,都讓他欲罷不能。

他飛過陣風戰機,雖然他的陣風戰機飛行時間不長,但是在實戰使用上他恐怕比許多法軍飛行員都要豐富,有更深刻的體會。陣風戰機使用的是側操縱桿,所以他對這種操縱桿模式並不陌生。

四代機使用的就是左油門右操縱的布局方案。

凌晨三點半,地面保障分隊和研發團隊就進場做准備工作了。檢查飛機狀況檢查各種傳感器情況,核對當日試飛測試項目流程,等等等等。有人說軍機廠的人就是不穿軍裝的兵,就是因為他們從事的工作的性質。軍機廠里有許多空軍轉業過來的機務地勤人員,用的也是和部隊一樣的保障制度,氛圍和部隊沒有什么兩樣。

凌晨四點半,包冠華也過來了,和大家一起做最後的准備。

計劃起飛時間是早上八點到九點,具體時間視情況而定。以成洛馬廠為中心的方圓五十公里是第一試飛空域,往西走的平原上空方圓三百公里時第二試飛區域。

通常在第一試飛空域做能夠在小范圍空域機動的測試項目,也是內容最多的一類。

不過第一試飛空域需要避開民航機場的起降空域以及進出港航道,可以選擇的余地不多,也就更加考驗試飛員的能力了。第二試飛空域的環境就好多了,底下是大片的農田,沒有什么聚居區,試飛員可以放開手腳飛。

今天主要是李戰的適應性飛行,先熟悉四代機的情況,同時也連帶著測試一直在不斷改進的四代機對新飛行員的友好度。飛機這種東西是高科技成果集結而成的機械,但是總的來說對飛行員來說無非就是「好不好開」。

部隊和民航對飛機「好不好開」的理解不同,民航判斷一款飛機是不是好飛機最高准則是安全,飛行安全永遠是在第一位的,是憲法一般地位的。

與之相反的是部隊對飛機的要求,首先是符不符合現在戰爭的要求,能不能發揮出部隊所需要的作戰能力,其次才是飛行安全。

一個是人們出行的工具,一個是軍人用來廝殺的工具,完全不同的兩種概念。

凌晨六點半,李戰准時醒來,洗漱完畢拉了泡屎吃了早飯元氣滿滿。和陳銘一道乘車往外場去。

四代機項目首飛之前陳銘就加入四代機試飛隊了,他是試飛院那邊過來的,參與過許多機型的定型試飛,是一位非常有經驗的試飛員。

李戰穿未定型的新式飛行套裝,暗軍綠色,非常的酷,功能很齊全很強大,高度集成,最明顯的變化就是頸部的救生衣了,以前是分離的,新式飛行套裝進行了整合。

陳銘說,「就操縱而言,四代機的靈敏度更好,敏捷性非常好,你操縱桿的時候仔細體會一下,相信以你的能力很快就能把握好尺度。」

「陳哥,你可得一路提醒我。」李戰說。

陳銘說,「你放心,我會一直在塔台上。」

今天陳銘不飛行,穿了迷彩服,一會兒到塔台去准備,他充當副指揮員,遇到緊急情況他會接替指揮。

陳銘帶著李戰提前驗收飛機,完成這項工作之後,陳銘迅速趕到塔台那邊做起飛前的准備工作。地勤人員已經開始對跑道進行地毯式檢查,確保飛機的起降安全。

七時三十分,飛機開車,李戰登機,牽引車把飛機拖出機庫。首先要做三次地面滑跑模擬起飛的動作。今天天氣不是很好,天空灰蒙蒙的,地面風倒是比較正常。

在跑道起飛位置,牽引車脫離,李戰打開座艙蓋,舷梯車過來搭上,兩邊都搭上了。易小易和另外一名工程師一左一右第站在舷梯上,繼續和李戰核實著飛機的各個系統情況,同時做一些靜止狀態的功能測試。另有幾組技術人員在飛機下方對各自負責的部位進行反復的檢查和討論。

四代機的許多主要性能還沒有飛出包線來,所以李戰的任務是比較重的。而此時,研發團隊已經開始摳細節了,一些此前暫時不加以考慮的小細節都要完善起來。

原型機一般比較粗糙就有這個原因。你得先把主要架構打起來,然後一步一步的按照現主要後次要的順序往里面填東西。當然,研發一款新型戰機不是往里面填東西這么簡單。

光是線路的布設就是一個需要花上數十年時間去研究的工程。

四代機橫空出世之所以讓非常多的人認為是假新聞,甚至照片都被認為是軍事愛好者ps出來的,正是因為軍工人頂著人民群眾給予的極大壓力和批評,卧薪嘗膽數十年完成了技術積累,在一個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時候突然發力完成了四代機的首飛。

黑絲帶的出現有多突然呢,可以這么說,空軍方面已經決定委托沈霍伊廠基於殲-11b搞出一款三代半戰斗機了,在四代機出來之前至少要作為最先進的制空戰斗機服役十多年。

結果呢,黑絲帶一出來空軍沒兩天就取消了殲-11b後續型號的開發,於是,剛搞出了一架原型機的殲-11d項目就這么撂下了,沈霍伊廠索性把那架原型機作為技術驗證機來使用。

有四代機了還要什么三代半戰機?空軍連su-35的引進計劃都做了減法,原本計劃采購數十架引進全套技術的,到後來一減再減決定采購十二架,考慮到和俄方的關系勉強增加到二十四架。

部隊考慮問題很實際,殲-10c進入批量生產的情況下,在四代機服役之前的三兩年時間里,空軍的制控能力是完全沒問題的。從預計要十幾年到三兩年,這里面的差別太大了。

所有人員撤離了,李戰重新關上座艙。

他開始在地面人員的指示下操縱操縱桿活動各個翼面。前鴨翼,雙垂尾,尾翼,襟翼,都在做全設計偏轉角度的轉動,整個看過去,黑色的四代機非常的像准備變形的變形金鋼。

全動鴨翼、全動雙垂尾、矢量發動機,一體式結構,整體式座艙蓋,等等等等,百分之九十的技術拿出來都是世界領先水平,世界領先水平!

現在,李戰要狠狠地操縱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