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五府經略(2 / 2)

貞觀俗人 木子藍色 2075 字 2020-11-16

五府總共設十二衛府兵三十六個府,總計是移駐、點選三萬六千額府兵,分授土地,建立軍府。

同時,五府下各設一軍,下設軍、守捉、鎮、戍等,邊軍總額兩萬人。

團結兵每州編練一千起,總共四萬八。

在貞觀之前,嶺南一個折沖府都沒有,後來也就廣、桂、交駐了一些官兵,現在朝廷這是要正式開始嶺南的駐軍計劃,府、邊、鄉兵完善。甚至連軍費這塊,都已經做好了分配,邊軍軍費,朝廷和地方各負責一半,鄉兵由地方州縣和五府以及朝廷分負責三分之一。

府兵則由五府分授土地,免其稅賦,五府和朝廷各負責平時訓練等的開銷一半。

團練基本上是由各地俚帥豪強們統領,也是他們以前的私兵、部眾改編而來。府兵三分之一由中原遷來,三分之二在地方上點選或募選。

邊軍部份自嶺南各折沖府中輪調,部份自中原輪調,還有部份征選嶺南地方團結兵。邊軍的衣糧器械馬匹皆由朝廷和五府負責。

這個架構立起來,秦琅這個五府經略安撫處置使,才算是把嶺南三廣之地給抓到手里。

「諸位,嶺南多金銀銅鐵,又有沿海商港貿易之利,所以我們要發展,不能只靠種點稻子,那養不了家,而且許多地方也都是山多地少,所以我們靠山得吃山,靠海得吃海。」

「先前我也跟大家說了,我們要沿海打造十幾個大沿海貿易商港,於西江等內河要建立十幾個內河運輸貿易港,除此外,我們還要依托我們地方上的優質資源,建立起我們自己的優勢產業。」

「比如說我們嶺南多鐵,廣東鐵礦多集中在瀧州羅定,端州雲浮,韶州湞昌、曲江,廣州懷集,恩州陽江等地,各地多優質鐵礦,但現在開采不足,冶煉上更是不成氣候規模,只能簡單開采,粗糙加工成鐵錠,還要千里迢迢的賣到嶺北中原去,我們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活,得到的卻是最少的報酬。」

秦琅這話,讓一眾人都是大為點頭。

比如談殿和陳龍樹家族還有馮家之前一直爭奪的羅竇洞一帶,那里便是俚僚人聚集區,山高地險田少,卻擁有許多優質鐵礦,但各家爭來奪去,鐵礦一直是由當地俚僚人簡單開采,根本賣不到什么錢。

守著金飯碗要飯,著實讓人氣惱。

「我有一個計劃,我們聯合起來,各家籌資入股,從中原引進優秀的工匠,以及開采冶煉的設備,這樣我們就能提高鐵礦的開采。然後各地開采出來的鐵礦經過粗加工後,沿各地河流匯入西江,最後集中於廣州。」

秦琅拿出一副地圖,指著廣州番禺邊的靈洲山,這是珠江入海口附近沖出的大片沙洲,這片沙洲日積月累,如同一個巨島,還在每年不斷加大,隨時有形成一片新陸地的可能。

「我計劃在這上面建立起一個冶鐵加工的中心,專門設立一座冶鐵鎮,名字就叫佛山鎮。」

各地鐵礦開采、粗加工後的鐵料依靠內河水運,匯集珠江海口的廣州城外靈洲山,在這里加工鑄造成各種各樣的鐵器,然後從廣州港發出銷售,既可內銷中原,也可直接供應嶺南,還可借廣州港外銷海外。

「選擇在靈洲山建佛山鎮,是為了集中。」

產業集中形成規模,完善產業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這一套有些人明白,有些有不明白。

但還是不少人能看出秦琅野心很大,僅廣東的鐵礦,都分布在廣州四周的山區,比較分散,但恰好可能通過內河水網集中到廣州,而廣州又有海港之利。

更加不用說,冶鐵需要大量燃料,過去冶鐵都是伐薪燒炭,一個鐵廠,只能建在山里,因為燃料需要太高,如果不建在山里,那么燃料成本太高。

而現在秦琅要在廣州建一個冶鐵中心,是因為他有了解決燃料的辦法,就是從武安州的大石炭場海上運煤過來,用煤炭來冶鐵。

將來甚至可以把燒炭加工成焦炭來煉鋼,相比起木炭冶鐵煉鋼,煤炭無疑有更大的優勢,特別是武安州的煤炭可是整個嶺南,甚至整個大唐如今最大的一個煤礦,還是露天煤礦。

這么好的條件不利用,那就太可惜了。

兩廣鐵礦,廣州海港,交州之煤,這三者合到一起,便能整合出一個龐大的煤鐵產業。

當然這個產業太大,秦琅沒本事自己一人啃下,不管是上游還是中游或下游產業,都牽涉到嶺南各方面勢力,所以他需要各家聯合,有錢一起賺。

最重要的一點,各地鐵礦大多是在俚僚蠻們控制的深山地區,也是現在朝廷很難觸及到的鞭長莫及之地,借助聯合冶鐵,讓這些控制著最上游鐵礦的俚僚人,也都加入到這個大產業中來,秦琅認為讓他們分享利益的同時,也正是打破傳統隔離,深入這些俚僚控制區的一個好辦法。

秦琅細細觀察那些來參會的俚帥們,發現他們一個個果然聽的眼冒精光,不過很明顯,這些人並沒有急著表態,無疑是很慎重,想知道在這合作中,究竟是怎么個合作法,他們又能從其中得到多少利益。

少了,這些人肯定不會干。

沒有誰願意為他人做嫁衣裳。

廣東多鐵,廣西多金。

而金和銀、銅往往伴生。

一條西江,貫通嶺南東西,這條黃金水道,可以把廣西的鐵料也運往佛山,同樣的,交州的煤,也一樣能沿西江運入內地。

佛山不產鐵,也不產煤,可佛山有煤鐵產業發展最重要的交通運輸便利,有商貿貿易之利。

統籌整合,便能形成一個強大的冶鐵產業,甚至能比中原還強的冶銷優勢。

一旦秦琅劃下的那個餅真的做成,那么在座的眾人,人人都能得益。

不管是占著鐵礦卻撈不到錢的俚僚蠻,還是守著大港的漢人豪強,又或者是過江龍的南下勛戚貴族等等,大家有錢的出錢,有礦的出礦,有技術的出技術,有銷售渠道的出渠道,整合一起,一個寵大的煤鐵工業出現,誰與爭鋒?

歷史上明清時,佛山便以其冶鐵業成為天下四大商鎮之一,名聞天下。而明清時的佛山冶鐵,甚至都還只能利用木炭冶煉,大大受到限制。

看著一個個興奮不已得俚帥豪強們,秦琅面露微笑,這個餅畫的不錯,有這么大的利益前景,大家對於秦琅這個嶺南經略使越發恭敬和順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