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土皇帝(2 / 2)

貞觀俗人 木子藍色 1762 字 2020-06-05

秦琅向皇帝提出了一個真誠的建議。

「南方酷熱,且多水患疫情。」李世民搖著頭頭痛道,從先秦到隋唐,其實中原王朝的核心都是在北方。

東晉南渡,這才帶動了江南的開發,可也開發有限。

在如今的朝廷眼里,南方雖大,但整個南方也比不過北方一個道。

南方不僅天氣熱,讓北方人不適應,而且南方多山多水,水患也頻發,再加上疫病多,所以向來是北人畏懼之地。

再加上南方還有大量的蠻夷部落等開化不開化的,更增添了南方的復雜性。

哪怕是農耕技術這塊,南方也是落後北方很多的。

想從南方要糧食,談何容易啊。

就如後世的重要糧倉湖廣江漢平原,在現在卻沒有糧倉一說,這地方水患嚴重,十年九災,有時一年要被水淹個幾次,江漢平原上,遍地都是湖泊沼澤,不經過一番大投入的改造疏通,不修堤挖河,是根本不可能有糧倉的。

還有號稱魚米之鄉的江西,情況也好不到哪去。

不過就算如此,在眼下這嚴峻的形式面前,也只能向南方要糧食。江漢平原不行,那長三角,珠三角,甚至是交趾的紅河三角洲,這些地方還是值得一試的。

當地缺少的還是開發,缺少的是技術。

比如交趾紅三角地區,完全可以一年兩熟甚至三熟的。

「不要提嶺南。」李世民嘆氣。

說起嶺南李世民就生氣,不因其它,因為到現在為止,朝廷也沒能真正收到嶺南的稅賦。

大唐立國到現在,嶺南是沒有稅賦的,聽起來很奇怪,可事實就是如此。當初李淵在中原混戰的時候,嶺南也是群蛇亂舞,各方勢力你爭我奪,各自割據,他們又或依中原的李淵,或依林士弘或依沈法興等梟雄。

多年爭斗,當李淵最終平定了蕭銑林士弘沈法興等江南梟雄,李靖也拜為嶺南安撫使南下。

嶺南的這些軍閥豪酋們見勢,也紛紛向大唐稱臣進表。

但也止於如此。

各方向李淵稱臣,換來的是大唐冊封他們公侯爵位,以及總管刺史等職,承認他們各自的勢力地盤,甚至給他們南選之權,也就是允許這些新授的總管刺史等,讓他們自己向朝廷舉薦地方官吏,實際上就是承認了他們這些地方勢力自治。

更重要的是,這些總管、刺史們你占八州我占五州的,占據許多地盤,還擁有統兵之權,結果卻只向朝廷進貢些土產,根本沒有租庸調稅賦供給國家。

這種情況一直維持到了武德六年,當時大唐已經先後滅掉了王世充竇建德和劉黑闥等,統一了中原,李淵便想騰出手來收拾嶺南。

於是他拒絕再收嶺南酋帥們進貢的合浦大珠等土貢,這是皇帝的一個重要舉動,目的就是廢除原先維持了多年的這種朝貢關系,而是要改成正式的國家稅賦征收制度了。

但李淵這邊一拒收土貢,嶺南馬上就爆發了酋帥談殿、馮暄、寧長真、寧道明便立即起兵叛唐。

最後馮盎與寧純、陳龍樹等酋帥們最終站到了大唐一邊,整個嶺南混戰一團。

寧道明等先後被攻殺,可局勢並沒好轉。

談殿和馮暄因為搶奪地盤,內訌大亂,互相攻殺。

而馮盎和陳龍樹、寧純等這些站在朝廷一邊的豪酋們也一樣為了爭奪寧家的地盤而大打出手。

朝廷一次又一次的派使者前往嶺南宣撫,不僅給馮盎、寧純等加官晉爵,甚至談殿、馮暄等叛臣也一樣招撫授官,但依然沒能平息嶺南戰爭。

打打停停,已經延續了四年了。

馮盎都已經被朝廷累封為高羅等八州刺史了,成為嶺南最大的豪帥。而馮暄卻又是馮盎的兄弟!

馮暄聯合造反的冼家,又是馮家世代姻親,嶺南最大的俚人首領家族。

現在嶺南那邊,馮暄又聯合了馮盎,跟曾經的盟友俚帥談殿大戰不止,怎么一個亂字了得。

李世民早看透了,這些王八蛋沒有一個是好的,都只想當土皇帝,他當皇帝都一年多了,幾次三番派人去安撫,結果每次加官晉爵之後,這些家伙就安定一段時間,可只要朝廷一提在嶺南設立州縣制,清戶入籍,征繳稅賦,這些家伙馬上就會開戰。

這戰事一起,設縣、入籍、征稅等事也就無從談起了。

「朕已經忍無可忍了,意欲發江淮之兵,征討嶺南,不論是馮盎還是馮暄又或是寧純、陳龍樹、談殿等等豪酋,誰敢抗拒朝廷天威,皆一一掃滅之!」

「陛下,萬萬不可!」秦琅趕緊勸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