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第140章 抵達清化(2 / 2)

1627崛起南海 零點浪漫 1582 字 2020-06-06

「我去看過造船廠那艘船,那是一艘中式帆船,就跟我們船隊里那幾艘船是一樣的。中式帆船的平均航速能跑到十節以上嗎?」羅傑對於王湯姆的說法表示了質疑。

「沒錯,他們的確是在造中式帆船,不過我聽說海運部對船帆和索具都進行了重新的設計,大概會采用某些西式船帆的優點,搞一個中西結合的作品出來。」王湯姆推測道。

「老天,希望他們別搞出一個四不像的怪胎。」石迪文嘆道。

王湯姆雖然還不太清楚海運部的建造計劃細節,不過想想海運部在這艘船開建之前就在內部討論了大半個月,那么肯定不可能完全照搬中式帆船的舊有設計方案。從船體結構來說,v型船身和水密隔艙的使用讓中式帆船已經遠遠領先於這個時代,當下並沒有大幅度改進的必要,頂多只是加大一下船體的長寬比,那么最有可能的改動之處就是在桅桿和船帆的設計上了。

眾所周知西式帆船在海上的航速更快,這跟西式帆船使用的船帆有極大的關系,通過加高桅桿,增加桅桿數量來加大船帆的受風面積,從而提高航速。但中式硬帆船是沒法輕易加高桅桿的,如果桅桿長度超過船體長度,那就等著翻船好了,所以相較於競爭對手,中式帆船的船帆面積一般都比較有限,這樣也就變相地限制了船所能達到的最大航速。

當然西式帆船的缺點也極為明顯,由於加高了桅桿,就必須使用大量的支索來拉住桅桿,這將大大地限制西式橫帆的轉動角,讓船只無法有效地利用側風和頂風,以至於所謂的快速帆船也只能在順風情況下才能擁有比較快的航速。同時由於帆具索具的復雜化,甲板上需要的操作人員也大大增加,這其實也就變相降低了船只的續航能力。而中式帆船的船帆面積雖然相對較小,但勝在操作方便,只需少量船員便可以駕馭,而且幾乎各個方向的來風都能利用上。但至於說兩種帆具該如何揉合到一起,取長補短,王湯姆這個航海專家卻是沒什么好主意,畢竟這種牽涉到船舶設計和流體力學方面的專業知識並不是他所擅長的領域。

在海上度過第二個不眠之夜以後,領航的「飛速號」終於在第三天清晨從望遠鏡中看到了越南東海岸的地平線。這個消息通過步話機傳達到其他船上之後,引來了疲憊不堪的船員們一片叫好之聲。

拓殖隊指揮部一幫人經過商議之後,決定先到上次考察隊停靠的清化河入海口,看看那里現在的難民情況如何,然後靠岸休整一天時間再繼續前進。

船隊抵達海岸的地方大約在清化河入海口以南大約十多里,一個叫岑山的小漁村。「飛速號」放下橡皮沖鋒舟,先行登陸對漁村進行了探訪,但結果讓大家都很吃驚。這里的漁村已經空無一人,從收拾得干干凈凈的屋子來看,這里的居民已經全部舉家搬遷——或許應該說逃難更為准確。

「看來這邊的形勢惡化得比我們想象的更快。」王湯姆面對這樣的情形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上次來到這里的時候附近還有大批的難民聚集,而短短二十多天,連這里的居民也全部離開了家園,變成了戰爭難民。

「清化河不是那么容易過的,我們繼續往北走,應該會遇到大批的難民。」羅傑建議道。

於是船隊放棄了在這里停靠的打算,繼續向北航行。在抵達清化河入海口之後,船隊轉入河道中,逆流上行了沒有多遠,負責瞭望的石迪文便在船頭叫了起來:「看,羅傑說得沒錯!岸邊有好多人!」

這里河岸邊等著渡河的人群比考察隊上次到來時更多了,黑壓壓的少說有兩三千人之多。顧凱聽到石迪文的叫聲也鑽出船艙來到甲板上,見到這樣的情形頓時眼前一亮:「看來我們需要的勞動人口肯定是有著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