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8章 共享富貴(2 / 2)

1627崛起南海 零點浪漫 2075 字 2020-06-06

除此之外,海漢將在大同江入海口以北的海岸灘塗上修建面積廣闊的鹽場,其生產規模甚至有望與海漢治下產量最大的鶯歌海鹽場相媲美——當然了,朝鮮這處鹽場要達到同等的生產規模,或許還得花上數年的建設時間。而這里所生產的食鹽主要將以低價供應給朝鮮官方,雖然協議中還沒有明確提及,但其實是存在將其一部分充作官鹽的操作可能。

而海漢在朝鮮境內所選定的第一處礦場,離大同江基地也非常近,就在入海口的南岸,兩地間的直線距離不過五十里而已。這個地方在後世是一處被大規模露天開采的鐵礦,正好也很適合這個時代的采礦技術。另外大同江基地的北邊不遠處還有一處磷礦,也可以進行露天開采。至於用途頗為廣泛的煤,在平壤附近便有多處已經處於開采中的礦場,直接向朝鮮購買還比自己開采的成本更低一些,加之海漢自身的專業技術人員有限,就暫時不再考慮了。

僅是這三項產業,海漢預計需要隨著開發進度逐步從朝鮮當地雇佣三萬人以上,投產之後這個數字可能還會有所提升。到時候如果再算上在大同江基地內外為海漢工作的朝鮮人,那么僅在大同江流域這一地區內,就可能會有四五萬朝鮮人在為海漢效力。

這還僅僅只是從事一線勞動的人口,如果考慮到這幾個行業的產出幾乎都是以朝鮮國內為銷售市場,那么依托於海漢獲得生計的朝鮮人數量還遠不止於此。至於從中獲取利益的官員權貴會有多少,現在更是難以推算出一個比較確切的數字。

而朝鮮由此獲得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除了解決數萬戰爭難民的長期飯碗,更重要的是海漢所提供這幾項產業都有助於維持朝鮮的穩定。作為交換條件之一,王湯姆已經答應了李倧,待南岸的鐵礦開始開采之後,便在大同江基地附近興建一處兵工廠,由海漢向朝鮮轉讓部分槍炮制造技術,指導朝鮮自行生產高級武器。

這個條件讓朝鮮人完全無法拒絕,雖說海漢轉讓的制造技術並非最先進的武器裝備,但對於朝鮮而言卻已經夠用了。王湯姆聲稱只要朝鮮軍中列裝的槍炮數量夠多,再加上足夠的訓練強度和正確的戰術運用,朝鮮今後想要獨力打敗北方的清國軍隊也不在話下。

能夠自行制造槍炮和戰船,這可是連清國都不具備的高級技能,一心想要以此來讓本國軍備實力上一個台階的李倧在得到海漢肯定的答復之後,便毫不猶豫地在產業合作協議上簽了字,許可海漢人在議定的區域內建設相關產業。

對於朝鮮政壇而言,這大概也是自1627年的丁卯胡亂以來,官場上各個派別唯一一次做到意見統一,可以算是相當難得一見的現象了。

在這種奇景的背後,當然少不了海漢從中作出的協調。類似金尚憲、崔鳴吉這樣的頭面人物,私底下都通過海漢銀行認購了這幾處產業的股份,今後數年內只要躺著就能收到豐厚的紅利。

不過朝鮮國內認購份額最多的卻並非這兩位朝堂上的肱股之臣,而是以李倧為代表的王族勢力。寫入協議中的這幾處產業,李氏都享有一成的股份,而且是由在位的國王專享。不過國庫和李倧私人的小金庫在抗清戰爭期間就已經被巨額軍費給壓榨干凈了,李倧也拿不出那么多的錢來操作此事,所以實際上只是象征性地付出了一些錢,便拿到了海漢幾乎是以贈予的方式交到手里的股份。

海漢沒有在談判開始階段就提出這種直白的「合作方案」,主要還是因為缺少了銀行這么一個可以便利運作大筆資金的金融機構,如果要直接調派大量金銀供給這些特殊股東,對海漢而言其實極為不便。而銀行在漢城的分號開業之後,只需給這些特殊股東開設帳戶就行,他們的這部分收益在絕大部分時間里也就只是賬本上的一個個數字而已,無需再調撥大量金銀來進行一次性支付。

等到銀行亮相之後,各方都確認了其安全和便利的特性,這樣特殊的利益輸送方式才能得以實施。

而海漢一直所記掛的另一樁協議,也終於在此之後有了大致的眉目。朴北秀花了近一個月的時間,說動了金尚憲對移民和改換國籍一事放開限制。這個時候其實金尚憲也已經通過海漢銀行拿到了幾項主要產業的股份,說起來也是既得利益者的一員,立場自然就不再像之前那么強硬了。

按照修訂之後的移民管理辦法,朝鮮民眾在海漢所屬的各項產業機構中工作滿一年之後,便可自行申請轉換國籍,但脫籍之前還需向朝鮮官方繳納一筆賦稅。不過有官職在身的朝鮮人不在此列,一律不得申請改換國籍。此外有罪行在身或者負案在逃者,即便已經改換國籍,海漢方面也依然要將人交還朝鮮處理。

或許是覺得用工作年限和脫籍費用作為限制條件已經足夠了,對於每年申請改換國籍的人數上限,朝鮮方面則未作出具體的限制。

而海漢方面對於這樣的移民管理辦法雖然還是不甚滿意,但這已幾乎是所能爭取到的最優條件了,也只能先照此施行。海漢想要從朝鮮獲得大批移民人口,至少在一年內是很難實現了。

1637年八月底,隨著兩國產業合作協議達成,大同江流域的幾處產業也開始動工興建。在大同江基地和平壤附近逗留尚未返鄉的近萬朝鮮難民,終於是得到了他們期盼已久的生計,被成批運至工地上開始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