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邏輯思維重要嗎?(1 / 2)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1304 字 2020-07-29

儒學對古代中國人的影響,絕不限於考試做官那么簡單。因為儒學不僅僅是一套政治理想,它同時也包含了對於宇宙、自然、萬物的思考和認知。

在後世被批倒批臭的朱程理學之所以會在宋朝興盛起來,歸根結底就是完善了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吸取了釋道二教的養分後,對儒家所欠缺的宇宙觀、世界觀進行了彌補。形成了以天理為宇宙萬物之源和為倫理綱常之源的思想體系,為儒家的政治哲學披上了天理的神聖外衣,將「存天理,去人欲」變成天人合一而成聖的方法。

在宋朝,這種以天人合一為基礎,將政治哲學神聖化,將儒學名教化的做法,讓儒學在和釋、道二教的斗爭中占據了上風。

但是在其發展的過程中,因為始終無法通過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以達到進一步認識真理(致知)的目的,使得理學無法發展出自己的自然哲學,而逐步陷入僵化和保守,成為了一種禁錮思想,約束君主和士大夫行為的「禮法之學」。

而被這種「禮法之學」所約束的,不僅是君主和士大夫,也有廣大勞動人民。被封建禮教約束起來的勞動人民,一味的要去除人欲,自然也不再具有創新精神了,甚至連抄襲西方的奇技淫巧都顯得太人欲了。

當然了,就算勞動人民有創新精神也沒什么大用,因為理學沒有辦法形成自己的自然哲學體系。雖然很早就提出了「格物致知」這個目標,但是始終處於「無法格,不得知」的困境當中——提出「格物致知」容易,但是要提出「格物致知」的方法就難了......反正從宋朝格到現在,都五百多年了,也沒有形成什么突破。

這就是沒有真正入門啊!

而在理學陷入死胡同的同時,陽明心學就應運而生了。陽明心學其實也不知道怎么「格物」,正因為不知道怎么「格物」,所以才發現了批判朱子之學的切入點。所以陽明心學就通過破壞理學陷入保守和僵化的體系發展壯大。但是在破壞之後,也只能拿出「致良知」、「心即理」、「心本論」、「知心一」這些東西,歸根結底還是怎么成聖賢,而不是怎么建立一套追尋真理的體系。

如果說「心學」比「理學」有什么進步,那就是條條框框少了,方便以「心有良知」的人們去抄西方的自然哲學思想。

但是「理學」的影響始終存在,而「心學」又容易陷入虛無,談空說玄,引儒入禪——在砸碎了「理學」的框框後,心學抄什么也不受控制啊!心即理嘛,想到什么就抄什么唄。

所以到了明末,心學其實已經衰微,一部分人入禪、入玄;一部分則學習西方入了基督教;還有一部分提出什么「慎獨」,也是道德修行的路數......只能說是一片混亂。在這種情況下,理學又有了復興的苗頭!

如果朱慈烺想要大開金手指去造蒸汽機什么的,是不是需要用到邏輯思維,用到實證試錯,用到科學方法這些嚴謹的西方自然哲學思想呢?

如果不用,靠天人合一、天理人欲、致良知,靠人能慎獨便為天地完人的這些套路能行嗎?

或者,干脆不涉及哲學、科學,就靠手工工匠強行發展?那又要怎么個強行法?

朱慈烺是有不少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方面的知識,但是這些知識大多是理論,而且因為多年不用,許多已經模糊不清。即便拿出來也是零零碎碎的,在完全沒有自然哲學體系的情況下,靠一群文盲工匠要怎么消化?怎么吸收?怎么強行?

給出個蒸汽機的原理,再狠砸個幾萬兩白銀,再給下面的工匠一個殺頭的期限,哦,對了,還得把他們圈起來,免得他們去求助西方傳教士......這樣蠻干能夠成功?又或者,不殺頭,完不成就打板子?

反正朱慈烺是不相信的,所以他開金手指,攀科技樹的辦法很笨,就是從基礎開始,引入邏輯學、辯證法、實證主義、科學方法這一類的東西,將它們引入儒家,作為儒家格物致知的工具和方法。在他看來,按部就班的發展,才是真正的捷徑,而想要抄捷徑走近路,往往會在不知不覺間繞了遠路!

不過要把這套東西完美的接入儒家思想也不大容易,一方面朱慈烺自己的儒學功底不夠深厚;一方面也沒有一個很完美的切入點......直到多爾袞「曲阜倒斗」給了朱慈烺一個托古改制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