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皇帝之囧(2 / 2)

每三年戶部都要為選秀上折請示,不過皇帝已連續駁回最近的兩次請示了。康熙二十六年年末,孝庄太皇太後薨逝,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孝懿皇後辭世,接連辦理喪事,選秀自是一再擱置。

若說太後開了這口,一則也是希望新人新氣象,宮里能煥發新的生機。二則,怕是有人不止一次往太後跟前念叨了。

太後當然不會對皇帝說透是哪位妃嬪,可皇帝還是頭一個想到了榮妃。出自榮妃的二公主今年十九歲,而胤祉十五歲,也該是考慮談婚論嫁了。

由此,皇帝過來與榮妃敘上兩句,也借機轉移心里的沉悶。

榮妃一眾請安畢,平身旁立,皇帝這時一眼看到迎駕的妃嬪中還站著承嬪。一下子,皇帝好似忘了自己此行的目的,快步去到承嬪跟前,「身子好些了嗎?」

承嬪不是別人,正是仁孝皇後赫舍里氏的妹妹,太子的姨母。當年姐姐封後,承嬪年紀尚幼,但也入了宮待年宮中。今年年初,因為生下皇子胤禨晉封嬪位。孰料,這位小皇子未足兩月就夭折早逝。承嬪痛失愛子,纏綿病榻已十幾日。

皇帝把承嬪送回房,屋子里彌漫濃重的葯味。皇帝皺眉,叱責伺候的奴才們不開窗換氣,也不見熏爐燃香。

經不住站立的承嬪已半躺床上,形銷骨瘦的她宛如一朵風中飄飄盪盪無所歸依的落花。

「皇上,妾身將養一段時日就好,勞您掛懷,還親自來這一趟。妾身這里病晦太重,您不要久留,妾身先行無禮冒犯,這就恭送您快些離開吧!」

兩年前懷胎四月的胎兒沒了,如今又失皇子,承嬪何其灰心喪氣,早已無心思顧念儀容、頤養氣度。

康熙皇帝三位皇後的妹妹都在宮中,小鈕祜祿氏封了貴妃,又有十皇子,算是最完滿。與承嬪一樣,小佟佳氏也新封愨嬪,不過目前暫無所出。

三對姐妹都是皇帝的女人,這也算是三大家族在皇帝前朝的體現了。若說對皇後姐姐們皇帝還存有美好追思,但如今的三位妹妹,顯然固權鞏勢的意味更重。

不喜歡屋里的味道,皇帝也不打算多停留,「承嬪,好好把身子調理好。待朕回宮,你隨朕去暢春園住一段時日?」

皇帝不是肯定的下令,而是探問。承嬪雖面上一派不露齒的溫婉淡笑,但眸心無一絲喜悅,「謝皇上疼惜。」

皇帝的目光何其銳利,早已察覺出承嬪眼中再也燃不起從前對自己仰慕不已的火苗。從懵懂幻想到認清事實,承嬪冷了熱情,皇帝也淡了維護。

轉身欲要離開,皇帝瞥見黃花梨梅花八角香幾上不設熏爐,卻擱了一錦盒。雖皇帝明言不用承嬪相送,但承嬪還是起身披了件單衣,規規矩矩要把皇帝送至門前。

見皇帝視線停頓,承嬪看去,當下一抹暖心在她眼中溢出安慰。吩咐身邊的奴婢給皇帝拿來錦盒,並打開呈現皇帝眼前。

「太子昨兒吩咐人送了過來,妾身如今什么也吃不下,倒是辜負他一片誠意了。」

盒中放置的是燕窩,盞形大而厚,燕絲細密,一看就是難得的上等佳品。

皇帝一時不好品咂流淌在胤礽與承嬪之間的親情,收回目光的霎那,他想到了富爾祜倫提到的潭柘寺。

「潭柘寺的住持是朕欽點,且寺中的得道高僧名不虛傳,現今寺院在京城周遭的寺廟中享有廣泛聲譽。」皇帝扭頭看向承嬪,不及多想,脫口而出,「朕本想差遣太子去一趟潭柘寺,實地考察。朕欲撥銀擴建寺廟,方便百姓求願祈福。何不先讓太子與潭柘寺住持商議,為早夭的胤禨做一場法事超度他早登極樂,你也不要再牽掛他,打起精神來。」

皇帝的沉悶來源於他想要帶胤礽去參加草原大會,可他又因為胤礽的宏圖與見解懊惱自己的窘促。機緣巧合之下,皇帝找到了不用帶胤礽出塞的好理由,不是我這個父皇多心,實在是承嬪好歹是胤礽的姨母,既然送了燕窩給姨母調養身體,那么再為出自姨母的小弟弟安排一場法事,合情合理。

承嬪如何了解皇帝腹中的九曲十八彎,倒是皇帝的提議深得她心。要知道,後宮里夭折的小格格、小皇子不少,可誰能有這樣的面子得太子操持。皇帝算是給了她極大的恩典,也算是瞧在皇後姐姐的份上,極為照顧她了。

當下眸光瑩然的承嬪淚中帶笑連連朝皇帝謝恩,這朵尋求著落的花朵因為接住一滴淚,落到了枝杈上,暫時安了身。

皇帝走出承嬪的屋時,聞悉皇帝消息的榮妃帶著其她宮眷再次出現。皇帝此時的心情早已不同於踏進鍾粹宮的糾結,與榮妃等人打過招呼後,輕松邁步離去,竟是忘了自己來鍾粹宮的最初目的。

翌日,皇帝下旨,擇日出塞,欲巡視邊外牧民生計,同時正式接受喀爾喀的歸順,對其進行安輯整頓。並,命皇長子胤禔、皇三子胤祉隨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