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q(2 / 2)

如意佳婿 清越流歌 3097 字 2020-06-09

劉青點點頭,蔣氏便把她推到前面去:「你走前邊,幫我們帶路。」

一邊帶路的劉青,一邊聽蔣氏抱怨了一路:「也不知道這城里的屋子怎么造的,七拐八拐的巷子,叫人怎么記得住?還有,這里頭這么多屋子,卻沒瞧見幾戶人家,要是有那殺千刀的吃恰子過來,都找不到人幫忙了……」

走在前面的劉青卻忽然停下了腳步,看著對面敞開的院門,頓時有點懷疑蔣氏的嘴巴,蔣氏剛說到小偷,她就發現自家新租的屋子大門敞開。

劉青都被嚇了一跳,古代的縣城這么亂,光天化日之下就有人入室偷盜,門都不關一下的?

蔣氏見劉青停了腳步,不由問道:「青青,咋了?」

劉青還沒說完,對面的院子出來一個女人,正驚喜的看著他們:「娘,大嫂,你們到了。」

來人正是劉大姑,劉大姑說完,又朝里頭喊道,「孩子他爹,小妹和妹夫,爹娘他們到了。」

隨著劉大姑的話落音,大姑父和劉小姑夫妻都出來迎接了,兩個姑父幫忙趕車,劉大姑和小姑迎了眾人進院子,因為安家人也過來了,又張羅著給客人端茶倒水。

屋里擺著點心,熊孩子們卻沒有進去,因為大姑父剛幫忙停了車,就從屋里拿了一掛鞭炮去,按照傳統,搬家是需要很多流程的,因為是租的屋子,就省了很多講究。

但鞭炮卻不能不放。

大姑父剛拿了一掛鞭炮去院子里,熊孩子們就眼巴巴跟著出去瞧熱鬧了,因為大人都在,蔣氏也就沒有拘著他們,叮囑了一聲別亂跑,就把女兒和媳婦拉到灶房去了,蔣氏先問兩個女兒:「做了幾個菜了?」

「就炒了幾個青菜,把碗筷又燒開水洗了一遍,您上回說大菜留著等你們過來做,我跟小妹就沒敢動。」

劉青聽了幾耳朵,忍不住拉了她娘的袖子問:「娘,大姑和小姑也是今兒來的?」

「是啊。」李氏點了點頭,笑道,「咱們家離得遠,趕到城里都中午了,中午還做飯招待客人,委實忙不過來,所以前兒搬完東西,就把鑰匙給你姑父了,他們離得近,可以早點過來幫咱們張羅。」

劉青點點頭,心想老一輩的人果然想得周到,她之前還疑惑呢,劉大爺和蔣氏他們堅持今天就要請客,按照他們這速度進城里,就算張羅一頓好飯菜出來,等招待完客人,那天色也晚了,就不方便趕回家了。

原來他們早有安排,現在大姑和小姑把什么都准備好了,就剩幾個大菜,以蔣氏和李氏的速度,也就兩刻鍾的事,前邊還能一邊吃飯一邊上菜,等招待完客人,頂多也就未時過一點,雖然他們趕回劉家還有些晚,但至少不用大夜晚的趕路。

想到這里,劉青做了個誇張的表情,笑道:「我剛才瞧見門敞開著,還以為奶說中了,真有吃恰子過來呢。」

劉青和李氏說話的聲音不大不小,畢竟蔣氏和大姑小姑就在跟前,劉青要是當著人家的面,和她娘說悄悄話,就算沒說她們的壞話,也難免叫人懷疑和不喜,再說她也沒問什么敏感問題,不怕被人聽見,劉青索性也不壓著說話的音量。

果然不遠處的蔣氏聽得一清二楚,她抿了抿唇,等著劉青剛把話說完,伸手就敲過去了,敲在劉青額頭上,蔣氏的力道倒不重,她也沒生氣,只是故意板著個臉,笑罵道:「小丫頭反了天了,還拐著彎說我烏鴉嘴,打量我瞧不出來呢?」

劉青笑嘻嘻的道:「奶可別誤會我,真要說中了,那奶也是神機妙算,哪里是烏鴉嘴?」

蔣氏的臉色再綳不住,噗嗤一聲笑了,才把劉青拍開:「這兒還要做飯,再晚就來不及請客人吃飯了,你別杵在這里添亂。」

劉青笑道:「我還想幫奶打個下手呢。」

「你姑姑和你娘都在這兒,哪里用得著你動手?」

蔣氏的話剛落音,大姑也笑了,道:「就是,今兒我們都在呢,青青就好好歇著的,等我們走了,就你娘一個忙活,你少不得在旁邊幫襯著,那個時候就沒得歇了。」

李氏也上前一步,拍了拍劉青的肩,溫聲道:「要實在沒事,就去前邊坐著,順便看著你弟弟他們,別叫他們跑丟了。」

被輪番勸著,劉青也不矯情,出了灶房。

其實她待在灶房也幫不上什么忙,人手足夠不說,這兒的屋子不比他們自家,院子都那么小,灶房更是狹窄,四個女人在里頭已經是擁擠了,劉青湊上去只會更擠,那就不是幫忙,反倒是添亂。

劉青回了堂屋,劉延寧已經同劉二叔一道,去請了隔壁高山叔一家過來。

高山叔一家五口人都來了,包括他家那位據說輕易不出門的新媳婦——可想而知高家人也是真心想同劉家交好的。高遠比劉延寧大了六七歲,在讀書人里頭,他成親得不算晚,因此現在還沒生孩子,他爹娘也不急。

高遠有兩個妹妹,據說一個出嫁了,小的那個倒是同劉青差不了兩歲,還有些怕生的樣子,到了劉家發現屋里坐了這么多人,小姑娘連忙縮到她娘和嫂子身後去了。

這個時候就輪到劉青出馬了。

蔣氏她們在灶房忙得熱火朝天,也就劉小姑抽個空出來,給新來的客人倒了熱茶,端了點心招呼他們吃,忙又回灶房去了。

劉青看高山叔的女兒見生,便把她們請到了里間,說是里間,其實就是她和李氏的屋子。這兒有三間屋子,親哥一間,她和她娘一間,另外一間用來做親哥的書房。

李氏考慮得很多,想著兒子往後要是有同窗來家里做客的話,也好叫兒子在書房里招待客人,自個兒孤兒寡母的,女兒又是剛好說親的年紀,該避諱得還是要避諱。

劉青請了人進屋,又進進出出的端茶水點心進來,劉家准備很充分,昨兒煮好了一鍋茶葉蛋,打算帶過來招待客人的,小姑剛把重新熱了一遍的茶葉蛋端到堂屋,劉青也拿碗裝了一碗,准備端進屋的時候,高山叔在旁邊笑道:「青青這么小,就知道進進出出的招待客人了,不像我們家梅子,見了生人還在躲呢。」

劉大爺聽到高山叔這么誇劉青,臉上便流露出些許自得,心想果然是讀過幾本書的,眼光就是好,這一雙孫子孫女,可是他的驕傲啊。

本來是應該客氣幾聲的,但今兒搬家,劉大爺心頭止不住的高興,一興奮就沒那么多顧忌了,點著頭笑道:「我這個孫女啊,不是我自誇,跟她哥一模一樣,都不用我們教什么,自個兒什么道理都懂,真真是叫人省心。」

安大爺聽他女兒說過好幾回,有些印象,此時便附和道:「聽說青青這孩子還認字呢,學了沒幾個月,都能跟延寧寫信了,可惜是個丫頭。」

劉大爺以前也可惜,這么聰明的孩子怎么是個丫頭,又考不了狀元當不了大官。但是日子久了,越見聰明伶俐的孫女,劉大爺心里越歡喜,漸漸覺得丫頭也沒什么不好的,又聰明又標致的丫頭,也是頭一份,就像老婆子說得,往後當個少奶奶,穿金戴銀,仆婦成群,那也是他們劉家的造化。

這么想著,劉大爺便搖頭笑道:「丫頭也有丫頭的好,貼心啊,這回她要來城里,家里人可都舍不得,少了個開心果。」

話題有些歪了,高山叔便出來終結此樓:「所以還是老哥有福氣啊,孫女兒這么出挑,孫子更是有出息,對了延寧,今年你小叔也要參考,你們要是有空,還可以一起切磋切磋。」

高山叔同劉大爺和安大爺以兄弟相稱,所以高遠只比劉延寧大幾歲,按輩分也是叔侄了。劉延寧心性好,沒被這個稱呼雷倒,淡定的點頭:「往後少不得多叨擾了。」

劉青從劉大爺開啟炫耀技能的時候,就趕緊端著東西回里間了,但是這兒不隔音,外頭說的話,她們里頭也聽得一清二楚,好在劉青臉皮厚,還沒覺得多羞恥,反倒是聽到稱呼這里,忍不住看了高梅一眼。所以她以後也要管這姑娘叫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