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主公,生活技能縫紉(2 / 2)

綿線*120可以生產毛線*24,也就是兩件黑色流蘇線褂。

只要材料足夠,顏色與樣式系統可供隨意選擇。

當然,陳白起的生活技能「縫紉」級別不夠,那只會是一件普通白裝的毛線褂子,並無任何增益屬性。

陳白起身邊並沒有十件舊衣服拿來揮霍,而這年代衣物都十分緊缺,估計別人也不願意提供,她想了想,便出府去周邊商販處直接買布料,反正布料分散了,也能有「綿線」。

衣服的方面解決了,緊接著,陳白起又開始加緊時間煉制了一些「巫醫輔助葯劑」。

只是目前她缺乏許多葯劑的材料,只能煉制一些最簡單的。

力量葯劑——「英雄葯劑」*5瓶。

智慧葯劑——0。

敏技葯劑——乘風葯劑*2瓶。

先知葯劑——解毒葯劑*4瓶。

另,包裹內有「小型生命葯劑」+13瓶,益氣丹+21顆,青丹露+5瓶。

鑒於她的勤奮煉葯,目前已經晉升為「醫師」,可進行中級下品葯、丹方煉制。

在准備方面陳白起已利用這三日周全,而在離開薛邑之前,陳白起唯暫將陳牧交托給了三老照看。

如此小事,三老自是應承下來。

而在臨出發前一日,蘇放才收到來自秦國的密信,內容他在閱過一遍後,便將內容告知了三老,而陳白起也因此知道了目前秦國發生了什么事。

前段日子,周朝不知受何人所挑唆,厲嚴下詔削奪趙、魏國的封地,而此時的蠻夷(北狄、南蠻、西戎、義渠、楊越、東胡、山戎等),則趁國力衰弱之際,陸續建立的北方政權,形成與南方諸侯國政權對峙。

這些事從因果而言並無秦國無關,偏事事與秦國有了牽扯。

首先是周朝下令秦國前往趙、魏兩國進行「勸說」,秦國自不願意摻和這麻煩事兒,幾番推辭上書,令周朝天子不滿,落得個里外不討好,而據聞近日秦穆公因此事煩不勝煩,大病了一場落不得地,而他的幾個兒子人人擁兵自重,國內紛爭一片,而這時蠻夷這一方也有了趁亂興事的征兆。

而偏在這時,孟嘗君到了秦國咸陽,他這一來時機不對,見不著秦穆公,反而受了其三子的各自招攬,許諾他若為秦國之主則奉他為秦國丞相。

三子態度皆強硬,孟嘗君一時無從選擇,便被硬留在了秦國,相當於變像囚禁。

得到這個消息,他們既擔憂又松了一口氣,至少孟嘗君目前的處境看來暫時還不算太危險。

只是如今秦國陷入內亂,若秦穆公有個好歹,而孟嘗君在沒有選擇秦國未來主權者時,恐怕也將難以回國。

三老本想上奏齊湣王,讓他派人召令孟嘗君回國,可轉念一想,又怕這其中多生變故,畢竟這齊湣王一向不信任孟嘗君,只怕會落井下石。

因此,他們還是按照原計劃,先趕赴秦國探明具體情況。

三日後,他們整裝待發,每個人基本上都輕裝簡衣,行李包裹帶得不厚重,衣物也就隨身那一套,基本上這種天氣他們一個月不換洗地趕路都很平常。

隨身呢,有條件便帶一些葯材,如止血或消炎的草葯,最主要便是水與食物。

這年代交通落後,商鋪飯館很不發達,所有人出門在外,一行數十里,基本上碰到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時候,即使腰纏萬貫,也沒地兒買吃的。

而這種時候沒辦法,只得在出門時,多帶上些干糧。這些干糧,就在「簞」(用竹子或柳條編的小圓筐)里裝著。

這次一行出行共二十人,基本上全部都是孟嘗君府中待遇較好的劍客。

陳白起站在這一群壯漢堆里面,基本上被遮得連身影都難瞧見。

這一行,姒姜與狗二她都一並帶著,可蘇放卻不放心這兩人,而陳白起卻道,這二人到了秦國必有用處時,蘇放將信將疑:「這二人若出任何問題,責任便由你一人承擔。」

陳白起應下。

他們一行人上路,由於人數眾多,並沒有乘車,基本靠步行,而這一日步不停歇地走下來,人疲倦得不行,基本上晚上一躺下便扯呼秒睡著了。

有時候睡到半夜會被餓著醒來,便聽著許多人在黑暗中啃著干糧,傳來撲哧撲哧地咀嚼聲。

什么東西吃起來會發出這種嘎崩跪的聲音呢?

這個時候最耐貯存、最適合攜帶、也最常見的干糧,就是「糗」。

「糗」是一種大麥、或者大米、大豆、小米、小豆之類炒熟之後,加水搗制、揉搓成形、最後再晾干的鍋巴。

這種「糗」由於水份少,存放的時候很長,也方便外出攜帶。

當然,像他們這種有組織有背景的「干部」出差,帶的干糧自然不光有「糗」,還有「脯」。

脯,就是臘肉,不過跟現代賣的那種熏制臘肉不太一樣,其加工方法,是在鮮肉上擦姜抹鹽,然後擱石臼里使勁搗,搗得稀爛,再擱鍋里蒸,蒸熟之後,再抹姜抹鹽,然後掛起來晾干。

換言之,脯是熟的,拿桑皮或荷葉給包著,餓了拆開就直接可以吃了。

本書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