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發現鐵礦(2 / 2)

此次來遼東本是只帶大郞來的,二郞苦求著要來,還說先賢曾說:讀萬里書,不如行萬里路,我要是不行萬里路增長見識,將來如何登科,為國出謀化策?加上老父贊成就一並帶來了,沒想一路上這么多事。

大郞與自個最像,可是有一樣東西沒遺傳好,那就是腦子不靈光。傳一樣手藝要傳老半天估計都沒弄懂,第二天擺在他面前都不記得昨天學了什么。以至於夜里長哀嘆他張家的手藝到他這一代就要失傳了,為了手藝傳下去,也不在意逼著走科舉的二郞學習。

沒想,這二郞一心想著做個探礦匠人,哎!

「這次礦探完回去交差後,你就回家好好的讀你的書去,准備幾年後的科考。說不定我探礦世家張家今後可以出個進士光耀門楣!」張根生無限憧憬道。

張小凡撇撇嘴,心中很是不樂意。這進士一年才考上幾個?那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才高八斗都不一定考得上。更何況,去考前還得奔走於公卿門下,向他們投獻自己的代表作。投卷不成也是考不上的啊!

不一會兒三十名匠人就聚到張根生身邊,商量著挖礦洞的事。張小凡湊到一起聽著這些找了幾十年礦的巧匠們談論此礦的品相,挖掘技巧,一時獲益不小。

鐵礦位置確定後,幾十人回到山下吃起了午飯。飯畢後工匠們就操著工具上了山,打准事先探好的方位下了鋤頭。

經過兩天的挖掘,張根生他們激動難耐,這座山可是中原難得一見可露天開采的大型鐵礦。只需刨掉山表層的泥土就可以大規模開采鐵礦石,選比在大唐發現的鐵礦挖礦洞采礦石要來的方便。

他們所發現的這座小山就是後世早以成為海平面以下二百多米的鞍山大孤山露天鐵礦。

經過一番細致發掘勘探,張根生等人發現這座鐵礦有著與大唐鐵礦分布不一樣的特點。

鐵礦產於以角閃質岩石為主並夾有黑雲變粒岩等岩石的岩層中,有時夾有石英岩,有的位於以絹雲母質綠泥石質千枚岩和片岩為主的岩層中;有的鐵礦產於夾有大理岩的片岩、片麻岩及變粒岩的岩層中,常呈復式褶皺,使礦體重復出現。

含鐵層分上、下兩個含礦帶,礦體多呈層狀,似層狀。由角閃岩、雲母片岩、鈉長石片岩、綠泥石片岩和多層含鐵石英岩組成。

這就意味著這座礦山鐵礦儲量非常大!

張根生與幾名老匠人在一起對手里從地下采上來的鐵礦細瞧過後,憑經驗得出,這里礦床是很大,但鐵礦的含鐵量與大唐相比並不是太高。

鞍山地區的鐵礦被稱為鞍山式鐵礦床,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張根生他們發現的分布特征。

儲量非常巨大,整個鞍山地區儲量占後世zg總儲量第一位。礦石大多易選,開采量占據zg一半還多。

但它有個巨大的缺陷,蘊藏的鐵礦絕大部分是貧礦,含鐵只有3128~3479,無法與後世鐵礦石出口大國出產的鐵礦石品位相比。整個鞍山地區富鐵礦體數個至百余個,含鐵4965~6481。

整個華夏大地,真正的富鐵礦且低硫、低磷的只有石碌鐵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