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曲轅犁(2 / 2)

李煜令都護府給每戶移民發一頭耕牛,可是明確了,殺牛犯法,犯者貶為奴工;丟了牛,依牛價兩倍賠償都護府損失,且永不在向其提供都護府惠民政策。

「我尋思著,等村里那二十把犁輪到我們不知何時,咱們兩家干脆自己造把犁出來用得,反正牛也有,犁也不需要造的和官府發的一樣好。」

王良問道:「老弟,你覺得怎么樣?」

「老哥想的不錯,我正好會點木工活。這兩天先停下手里的活計,我們自己造一把犁。」鄭成覺的王良的主意不錯,便答應了下來。

「只是犁頭不好搞!」

王良啪著胸脯笑道:「哥哥我以前在家鄉打鐵的,這事難不到我。至於需要的鐵,哥哥我告訴你啊,我家大郞在西山溝摸魚時,在草從里發現了好多廢棄的兵器,估計是幾年前這里打仗丟棄的。有這些鐵,我在家里砌個爐子,就可以把這些破爛兵器打成犁頭。兄弟你只要把犁的木身做好就行了」

「這沒問題,我今天就去山上砍些木料回來。」鄭成一臉喜色道。

有了犁,只需要把地里的小樹砍了就可以直接用牛拉犁把土地翻個遍,不用像現在這般費力。

兩人商量好後,就開始准備制犁所需的工具。

鄭成在山下砍了四顆大腿粗的樹,與妻子一起托回家。因沒有木匠所需的那套工具,鄭成還擺脫以砌好爐子的王良打鋸子和鑿子等幾個小鐵件,再制成工具後開始了犁的木身制造。

官府下發的曲轅犁鄭成也是看過的,用起來的確比家鄉用的長直轅犁好用的多。只是工具簡陋,木工活計又不太精,造出的曲轅犁那個曲線的犁轅顯的很是粗糙。

王良經過幾日在家噼噼砰砰後,融了十多把破爛刀槍頭打出了一個犁頭。

兩人合力造出了一把外觀難看的曲轅犁,為此兩家還湊在一起好好的慶祝了一番。

又經過幾日,造出第二把,王良、鄭成兩家一家一把,將曲轅犁套上自家的牛,舒舒服服的耕起了田。

這讓村里其他幾十戶沒曲轅犁的人家看的羨慕嫉妒,紛紛上門求作一把犁。

移民本身就是原來的災民,家里沒有幾個大子,都護府也不可能給移民發錢。

求上門的村民也不好意思白求人家給做犁,又沒錢,只得拿著家里人在河里抓的魚,山里設陷井打的野味來換,自己提供所需要的木料和鐵料。

在這片地區有幾處十多年前的戰場,自己跑去找些破爛兵器來不是問題。

安東地區野物可是易常豐富,這到了後世z國剛解放時東北地區還有一篇講北大荒野物如何富饒的文章呢。(小學課本學過,作者忘了叫啥)更別說人口不多的初唐,又經歷多年戰爭的遼東了。

王良、鄭成白天耕田外,晚上又多了項給村民做犁的工作,從村民那換些吃食回來,兩家人的生活水平反而提高了不少,刺激了同村其他幾戶有手藝的人家也開始做起了犁。

崔融被任命為獨山縣縣令,都護府重視春耕,便親自到本縣各村尋視春耕播種情況。

十八歲就官得縣令,這傳回中原不知會羨煞多少青年才俊。崔融也是意氣風發,准備在獨山縣做出一番政績,得燕王賞識進而高升,從而決定朝廷大政方針,一展心中治國安民之策。

今日正好尋視到西山鄉的丙村來,一到田野令崔融大為驚奇的是,歸丙村所有的一萬幾千畝荒地在半月內八成的荒地以經翻耕播種了。

崔融一路尋視過來,縣城和東西兩個鄉,每村能有四成荒地翻耕播種就不錯了,沒想到丙村的速度這么快,得去找村正問問,看看有啥經驗推廣的本縣其他各村。

「你是說本村的王良與鄭成兩村民幫助村民制作曲轅犁,現在每戶人家都有一把曲轅犁?」

「正是!」丙村村正是一個五十來歲,能識文斷字為人正直的老先生,向前來尋問原因的崔融述說了本村耕地快的原因。

「制犁鐵器哪來的?」官府只給百姓發了農具,農民不可能把農具融了造犁,崔融不解道。

「本村西有一處戰場,鐵器從那撿來的。」

「難怪!」崔融晃然道,隨之臉色一喜:「督促缺犁村民自行制造曲轅犁,不就解決了都護府現在曲轅犁不足的難題嗎?春耕也就能開墾的更快,官府只需向百姓提供鐵料就行。」

「不行,吾的趕緊回府寫個奏書,上報燕王殿下,建議在各縣推廣此策。」

崔融翻上馬,便馬不停蹄的趕回縣衙,留下一臉莫名的村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