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災民的新天地(1 / 2)

安東的春耕在三月至四月的中旬開展,經過都護府督促,各地方官吏抓緊組織當地百姓開展開荒耕種,基本完成了春耕播種的年度大計。

時間就這么在百姓忙碌中邁入五月,天氣逐漸轉熱,意味著酷熱的夏季不再遙遠。

安東開拓團半年的努力,現累計往遼東運送了十六萬之多的中原災民,為此在整個安東黃渤海沿岸平原新設置了十五個縣用於管轄移民至此的災民。

在糧食未收獲的這幾個月里,十六萬之眾全靠安東都護府接濟渡日。由此造cd護府糧食壓力從年初起一直居高不下,李煜的大量錢財用來在江南購糧,還得花不少錢雇佣江南海商將糧食北運。

幸虧大唐有載兩萬石的海上巨艦,不然李煜非得吐血不可。

安東冬季雖苦寒,可春夏秋卻是風景秀麗風調雨順,很少發生干旱、洪澇等造成糧食減產的自然災害。

更因此地地廣人稀,動植物資源異常豐富,百姓們想從野外獲取食物並不是難事。後世形容北大荒的「棒打獐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的荒蕪景象同樣適用當下的安東沿海一帶。

官府只向移民提供每日口糧,還是經過細算,只保證青壯男子每頓飯能吃保,老幼婦孺則只能吃個半飽。隨著春耕結束,青壯男子每頓口糧也降低到半飽的程度。

對這一變化,一些百姓心中雖有埋怨卻並無鬧事之舉,比起在家鄉經歷兩年天災,有一日沒一日的苟活,現在的生活可以稱的上是幸福安康了。

在老家沒災的平常年景,一日兩餐飯就不錯了,跟著安東開拓團移民安東,官府還給一日三餐呢。雖只是吃個半飽,但對於百分之九十九的移民來說,這樣的生活使他們對安東都護府可謂感恩戴德。

至於想吃個飽,吃個菜,離村不過幾里地的山林里有的是各類能吃的野菜、菌類,量大不愁人采摘。會設陷井、打獵的百姓還可在叢林里弄點野味回來改善下伙食。

移民們在安東這片廣袤的新天地里度過了最初的不適應,在官府得力的組織和安排下過上比家鄉生活更好更有前景的新生活。

當然,李煜也沒少利用此大好時機收取民心,令安東開拓團和各地官方在給移民分田地、發農具、發賑濟糧時,大肆宣傳此乃安東都護府大都護燕王的惠民仁政。

以至於現在安東新設的十五個縣,在春耕一結束,清閑下來的百姓們自發組織起來為了報答李煜的恩德,以經給李煜建了六座生祠,建廟廊,塑其像,永享當地民眾的供奉,還未建好的有五座!

當這消息傳到李煜耳朵里,不由笑道:「這個時代的百姓就是淳朴!」

建生祠雖是自發行為,李煜考慮到百姓生活艱難,不宜浪費民力,下令緊急叫停了百姓正在給他建的生祠。

小時候,鄭成跟著他爹學過在山林里設個小陷井抓兔子的本事。隨著春耕忙碌結束,幼子正在長身體需要營養,鄭成便每過兩三日便進一次北面的山林,在兔子的必經之路上設下小陷井,只待兔子經過定會被纏住,每二次去就能逮回來吃頓肉。

「鄭兄弟在家嗎?」

「在呢。」鄭成放下手上的活計,招呼來串門的鄰居王良。

王良走進門來哈哈笑道:「鄭兄弟,山林里有不少長的壯碩的野豬。哥哥想啊,咱們這么隔三差五的往山里跑逆是累人,倒不妨干票大的,殺只野豬回來吃肉得了,吃不完的還可以拿到縣城賣掉,或買鹽腌制起來。最近從縣城那聽說,一家百貨鋪在咱縣開了業,鋪里的鹽比在老家的鹽的還便宜兩成……」

移民先前都是災民,沒有錢,所以像鹽也是由官府暫時供給,但諾要多用,則只能去縣城的商鋪里自己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