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盜夢空間》(下)(1 / 2)

重生之歌神 革神 3215 字 2020-08-10

ps:,,「dd」,給《重生之歌神》更多支持!

其實不然,因為這一層的這個布朗寧不是「真的」布朗寧本人的意識,只是費舍爾潛意識的投射而已,本質上和費舍爾意識是一體的,所以即使這個投射版布朗寧連入「燜雞」進入下一層「雪堡」夢境,那也只會同歸於費舍爾意識的具象,不會再另外冒出來。︽

同時,在這一層守護的亞瑟遭到更多保鏢的攻擊,偏偏上一層夢境里面包車撞出了護欄,導致這一層夢境處於無重力狀態。亞瑟干掉一群保鏢之後,將合夢的柯博、伊姆斯、阿蓮、齋藤和費舍爾轉移到電梯里,通過爆炸的動力激發這一輪的kick。

4.「襲雪堡」——這場是在伊姆斯的夢境里(記得柯博還對伊姆斯說了一句「這是你的夢境」之類的話),目的是為了讓費舍爾找到他想找的終極答案——他老爹最後的遺囑究竟是啥。可是柯博潛意識的負罪感再次出來搗亂:意識投射的茉奈莉冒出來槍殺了費舍爾,印證了前面阿蓮對柯博說的「夢境潛入越深,因負罪感而出現的茉奈莉所能造成的傷害就越大」的理論。而齋藤在「雨中劫」那一層受的重傷也終於浸染到這一層,導致他行動不便乃至奄奄一息。

如果費舍爾死了自然就沒辦法種植意念了,柯博打算放棄,阿蓮提出可以冒險一試、從阿蓮那里將費舍爾救回來。這里的關鍵,是他們從哪里救出費舍爾?

這里不同的人看完後極有可能有不同意見,焦點是柯博和阿蓮接下來到底是「連入」費舍爾瀕死狀態的夢境里、還是「晉入」了多重夢境下死亡後可共享的「凌波態「?

杜星河覺得這個問題其實無關緊要,不會改變前面闡述的夢境邏輯。如果柯博和阿蓮連入的是瀕死的費舍爾的夢境。那這種夢境因為上一層費舍爾死了而本身就是變成了「凌波態「,與不連接費舍爾、單靠柯博自身的能力「夢入」凌波態的後果是一樣的。

不過,事實終歸是勝於假設的;請瞪大眼睛關注費舍爾躺在雪堡地面那一幕的每一個畫面,看看他手上是否有導線連接到柯博與阿蓮共夢的「燜雞」?絕對沒有。杜星河看了n遍,可以證實這點。所以,柯博確實是憑著自己的能力帶著阿蓮晉入了「凌波態」。

與此同時。這一層的伊姆斯在搞掂武裝保鏢並設定好炸葯之後,掏出一坨心臟電擊器,從生理意義上對這一層瀕死的費舍爾作拯救,配合「凌波態」里「心理意識」層面的費舍爾被柯博他們成功地從茉奈莉的控制下解救出來,費舍爾在這一層「身心合一」地活了過來,並打開密碼閥門,見到了臨終前的老爸,了解了秘密,在愛的感動里堅定了拆散公司、自己單飛的念頭。

像方雅君這樣的「認真帝」到這又會有問題:就算她相信杜星河關於費舍爾從「凌波態」復活之類的crap。但他明明被茉奈莉打了一槍,怎么醒來跟沒事人一樣?必須要個說法!

方雅君這個問題是好的,認真的精神值得鼓勵;不過,在杜星河看來,發生在夢境里的事情,其實都是意識作用,和**無關,不能以現實世界的標准去看待。費舍爾在夢境中的死亡與復活。其區別不過是意識的迷亂與清醒而已;夢境中的圖像,只是意識的形象化展現而已。夢迷人的一面。就在於你醒來後可能覺得不可思議、難以理解,但是在夢里,你卻是完完全全相信所經歷的事情。

後來,阿蓮從「凌波態」中高空墜落死亡、從而蘇醒到這一層夢境;齋藤傷重死亡,意識晉入「凌波態」;伊姆斯按下遙控,炸葯爆炸。雪堡坍塌,回應上層「賓館」夢境里的電梯爆炸kick;伊姆斯、阿蓮、費舍爾三人得以一路「醒上去」。可憐的柯博,意識留在了「凌波態」,「雪堡」層夢境中的「肉身」又死了一遍,所以。意識還是處於「凌波態」,正好可以去救齋藤。

6.「救亞瑟」——根據「凌波態」的設定,任何一層夢境死亡的人的潛意識都被困在這一狀態里,而這一狀態的環境,會反映曾經晉入過凌波態的人的建築設定。所以,當柯博與阿蓮晉入凌波態時,看到的是柯博以前和茉奈莉共建的城市環境;而這個環境處於腐朽衰敗中,表明這個潛意識狀態已經存在太久太久了。

認真看電影並努力思考的方雅君同學,這時又有問題了:不是說凌波態是極度茫然的狀態么?為啥柯博與阿蓮看起來都好像清醒得不得了的樣子?

這得從當初柯博與茉奈莉初次晉入「凌波態」談起。盡管影片沒有明說,但模糊地提到了他倆是在多重夢境下「邊玩邊實驗」、不知怎的就到了「凌波態」。

從影片中僅有的關於他倆之前在「凌波態」中的片段來看,他們是保留有清醒的自我意識的,至少知道自己是誰,對方是誰。之所以小甜甜茉奈莉後來糊塗了、分不清是在夢里還是現實中,是因為她閑得無聊而開始構築自己生活記憶中的建築(老家、懷孕時候的家,等等),在夢里構築生活記憶,可能還包括投射出現實中的子女,如此一來一家人似乎生活在「凌波態」也沒啥不好的。久而久之,茉奈莉的意識選擇放棄對夢境與現實的驗證,電影用「她將自己的陀螺圖騰封鎖進保險箱」的畫面來表現這種放棄。既然有「放棄」,那就有之前的「清醒」。而且,在茉奈莉放棄之後,柯博還一門心思要和茉奈莉一起回到現實,這就說明處於「凌波態」的人還是可以清醒地認識到那是一種「非現實」狀態的。所以,當柯博與阿蓮晉入「凌波態」時。兩人清醒地知道從何而來、要往何處去。

如果可以如此清醒,那前面「凌波態」設定中說的「極度茫然」豈不是布爾希特(bull**,「布.爾.什.維.克.玩.死.希.特.勒」的簡稱)么?也不盡然。因為多重夢境中「死亡進入」與「燜雞燜入」兩種晉入凌波態的方式,對潛意識的影響可能不太一樣。夢境中嗝屁卻不能醒轉的同志們,意識所受的創傷可能會磨滅自我認知,因此變得渾渾噩噩。只能「潛意識地活著」。但這顯然是一種為了讓電影這個細節符合尋常邏輯而作的一種假設,真實情景是沒有的,有關「想象的科學」到這里都是一片空白。

再回到劇情上來:上一層夢境中,費舍爾是被柯博潛意識虛構的茉奈莉殺死的,這在其潛意識(或者說「夢」的世界里)會形象化地表現為費舍爾被茉奈莉綁架了。柯博在茉奈莉喜歡的建築物房間里找到了茉奈莉,一番唧唧歪歪、卿卿我我(居然無限制級內容,damnit!)之後,柯博正視了自己的內疚,從而得以讓阿蓮救出費舍爾。這里印證的。是茉奈莉的能力與柯博內心負罪感之間的強烈聯系,柯博越愧疚逃避,茉奈莉出來攪局的能力就越強。而一旦柯博能夠正視這種負疚,就不再成為一個自我懲罰的對象;在夢境中這形象化地表現為茉奈莉由咄咄逼人變為乖巧粘人。

柯博讓阿蓮救完費舍爾後自己也跳樓(自殺)醒轉回「雪堡」層夢境,而他自己則選擇留在「凌波態」,一方面是為了陪伴茉奈莉(潛意識里對小甜甜的眷戀),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去救齋藤(因為他知道齋藤此時在「雪堡」層已經死了,潛意識就在「凌波態」的某處)。

7.「救齋藤」——這里首先需要解釋的。是個時間差問題,因為當柯博與齋藤見面時。齋藤已經一副老得不行的樣子(整個臉與核桃沒兩樣了),而柯博除了疲乏困頓、精神萎靡之外,看不出有特別老年的跡象。難道柯博不是先齋藤而入「凌波態」的么?從畫面來看,的確如此:柯博與阿蓮晉入「凌波態」的時候,齋藤還沒死。那為啥柯博後來看起來反而比齋藤年輕呢?

要知道,那是在「純粹的潛意識」。很難說那里有絕對線性的時間邏輯,對於時間的概念完全取決於個體潛意識的投射,很可能你覺得很「雞摸」很孤單,而且又對環境不熟悉,沒有先前應對「凌波態」的記憶。總感覺歲月無望;簡而言之,你如果覺得「度日如年「,那你的潛意識就會自動投射出一副經過n年滄桑的你。反之,如果本來就有個目的——比如柯博清醒地知道要找齋藤並救出他——盡管探尋彼此的潛意識是個很艱巨的任務以至於你感覺已經耗費了所有精力而變得淡忘了存在於「凌波態」的意義,但因為對時間不是那么在意因而投射出的個體形象的年紀,不會像「i-am-so-lonely」的齋藤那么老。

至於柯博具體是如何找到齋藤的,那就根本沒法說得清楚了;再次強調一下,潛意識是種「狀態」,不是個「空間」,很難用「滿世界尋找」這種現實空間的邏輯來類比與類推。這玩意純粹是「找到了就找到了」的類型。

總之,柯博與齋藤會面後,通過陀螺意識到是在「凌波態」,雖然影片畫面到齋藤的手觸摸到手槍為止就轉到了「現實層」747頭等艙的畫面——也就是說完全沒有表現柯博與齋藤是如何醒轉的:是從「凌波態」直接醒到「現實」,還是先醒到「雨中劫」夢境然後在那與大伙一起等「現實」層「燜雞」停機後醒來的?——但可以「合理猜想」在「凌波態」中齋藤是先打死柯博然後自殺從而醒轉的,具體醒轉的層次順序,對電影而言已經是無關緊要了。後來的事前面已經說了:齋藤打電話,柯博順利出關,大伙分散各自行動;柯博回到家里,轉陀螺,奔向子女,陀螺轉而略歪、歪而仍轉中……

說到最後。終於到了杜星河給方雅君詮釋結尾那一刻的時候了:那個陀螺到底有沒有停止?柯博是否回到了現實?

從表面上說,對於這個結局的詮釋,取決於人的想象力,不管你怎么想,持不同想法的別人還真難以有確鑿的反證;也就是說,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信以為真」的解釋——這正是本片的魅力之一。

杜星河個人偏向於認為結尾是真的發生的現實(無需加引號)。柯博也的確回到了親人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