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一章 青州是誰家的(1 / 2)

【感謝『八翼極天使』大大投出寶貴的月票!,『ngstone』大大的更新票,以及『幽靈魔曲』大大的評價票,謝謝了。順便,向各位求個票啊!】

「大人思慮深遠,琰不及也!冀州亂局現在已是成型,想要再改變其中格局,恐怕有引火燒身之嫌,大人確實應該慎重。」

「嗯,確實如此,所以即使真的要對冀州施加影響,本官也只是打算從外圍著手,誘使冀州內部產生變化,這些再說了,實際上,冀州的局勢現在穩一穩更好,倉促引發,後果可能更難預料,倒是青州.....」

「大人是擔心青州世族力量薄弱,萬一有變很難應付局面?」

「不僅僅如此,還有異人,季珪啊,千萬不要小看了異人的能量,我想你在豐寧郡,應該見識到了異人的風采,你覺得,異人能不能獨當一面,乃至於與大漢世族對峙?」

方志文向後坐了一下,長時間的跪坐腰腿會很累,但是方志文是練習了高級內功的人,倒是不會有這個問題,他是表示一種心情,或者說傳遞一種情緒給崔琰,讓崔琰認為自己對青州的事情實際上並不那么認真。

當然,方志文的這個做法不是欺騙崔琰,方志文確實對青州的事情沒有那么上心,首先自然是因為冀州的事情沒有解決,青州就更談不上了,更重要的是青州的地緣問題。河北的人口基本上集中在冀州。而河南的則在豫州兗州,青徐的人口並不是很多。

特別是青州,因為多山以及靠近海邊的緣故,耕地本來就少,土地的質量也差,所以根本就不算什么富庶的地區,人口密度自然要比中原地區差得遠。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方志文根本沒有那么多的精力和人才來青州摻乎,對於青州,方志文只看重一樣東西,那就是人口。青州也是太平道滲透相當嚴重的地區,一旦冀州亂起,青州肯定也會成為重災區,而青州的人口。就成了方志文最喜歡的東西,還有就是青州有大量的人才,鄭玄這個大名士可不是空有虛名的,加上孔融不遺余力的發展文教,青州的人文環境還是相當不錯的,將來這些,方志文自然希望都能搬到自己的底盤去,樂浪可是地廣人稀啊。

崔琰皺著眉頭,心情一點都不輕松,要知道。他的家族可是冀州的清河東武,若冀州亂起他的家族首當其沖,本來還想讓家族南下青兗,不過聽方志文這么一說,似乎青州也不牢靠啊!

崔琰明白方志文的言下之意,是要說異人會乘亂而起混水摸魚,特別是在世族力量不強的青州,異人更有可能據地而立,宰割青州,青州多山地。又靠海,陸路難攻,海路卻沒有把持在青州世族手里,至於官府的力量,那真的沒法指望。還是想想世族的私兵比較靠譜。

方志文手里雖然正在建立一支強力的水軍,但是方志文話里話外的意思。都是不准備插手青州的事務,這點許攸這個多疑的人可能不會相信,但是崔琰卻是相信的,崔琰去過密雲和豐寧,而且崔林也向他提供了方志文的真實情況,所以崔琰知道,方志文擴張的**和動力都不強,相反,方志文更注重消化和建設現有的地盤,提高豐寧一系的總體政治軍事勢力,對地盤並不那么看重。

老實說,崔琰對於方志文的選擇是贊成的,與其大而空,不如小而實,爭霸也好,自保也好,都不是一年兩年就能解決的事情,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里,拼的是經濟潛力,人才培養,技術進步等等,一口氣吃成一個胖子,基本上就是找死的行為。

「以大人之見,青州會演變成什么樣的格局?」

「季珪自己明明已經有了想法,這是考校我么?」

崔琰苦笑了一下應道:「琰是不願意相信這樣的結果,奈何世事根本就不由得我這樣的小人物左右,想要趨吉避凶也是不易!」

「季珪何出此言?密雲雖然是小地方,但是本官也敢保證,能讓密雲基本上遠離戰亂之禍,若是只求自保,將崔氏一族交與崔林看顧即可,這世事如棋,一舉一動莫不互相牽扯,若是想要影響棋局,就得下場來入局,季珪莫非只想要做個旁觀者?」

「琰非是為崔氏,乃是為青州,以及吾師、學兄學弟,他們家人多是青州本地之人,若是亂起,恐怕不能幸免啊。」

「呵呵,季珪,欽島上的海港距離黃縣不到一日海路,樂浪更是地廣人稀,三韓故地盡皆沃土卻無人耕種,若是真有那一日,還請季珪多多勸說尊師,請他移駕樂浪或者密雲,在下無任歡迎。」

方志文笑得很開心,其實崔琰又何嘗不知道方志文的想法呢,當方志文說出冀州的危局,以及青州面臨的無法逆轉的局面時,崔琰立刻明白了方志文加速籌建水軍,揮師欽島肅清渤海的意圖,相對於參加冀州棋局,方志文恐怕對青州的人口以及自己的師門,都有著更深的打算。

不過這事卻是兩利的事情,不管對鄭玄一門,還是對於青州的世族來說,當中原大亂的時候,避禍樂浪都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更何況樂浪之主是方志文這樣一個眼光長遠的明主,相信有密雲西林學宮在前,鄭玄一門應該不會拒絕前往樂浪。

至於青州的世族,看看樂浪大片空曠荒蕪的土地,想必他們都會作出正確的選擇的。

「琰一定會勸說老師早做打算的。」

「季珪啊,樂浪太守乃是陳正峰、郡丞是陳復希。都是康成公的弟子。你明白這是什么意思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