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餿主意(1 / 2)

【感謝『書友080326135546616 』『zwxcjm』『在笑也傷心 』『suifengshi 』大大投出寶貴的月票!以及『我門前 』大大的慷慨打賞,謝謝! 】

方志文正要回答,門外卻傳來一陣輕輕的叩門聲。

方志文疑惑的看向孔融,孔融笑了笑道:「應是王修王叔治來了,叔治現任北海主簿,災後全責負責城外事務,是吾著人喚他來的。」

說著話,一個身材欣長,臉頰略顯瘦削,目光卻炯炯有神的小胡子年輕人進了書房,先是恭敬的行禮。

「王修見過兩位大人。」

「叔治無需多禮,志文與吾是好友,莫要見外,快快來坐吧。」

方志文好奇的打量了幾眼王修,這位王修先跟著孔融,後來又跟了袁譚,最後是曹操的手下,這個王修好學修德,名聲很是不錯,最高的官職是郎中令,曾任魏郡太守,算是個不大顯眼的曹魏官員。

王修的一生並不耀眼,但是卻很踏實,能夠做好自己的本分,這點很重要,至少說明他是一個務實,以及品格高尚的人。

在方志文的記憶里,這個王修似乎是個不到五階內政將,中規中矩吧。

「叔治請坐吧,文舉兄如此推崇,想必叔治定有過人之處。」

方志文這話到不是瞎說,孔融這人除了學問之外,最能讓人記住的,就是他的識人之明。

「方大人謬贊,修慚愧。」

「呵呵,叔治德行高潔,忠誠職守,有什么好慚愧的,叔治當得起!」

孔融笑著插了一句。隨後將話題轉入正題:「志文,城外十數萬災民,打算如何安置?」

「這個我已經有了想法,說出來兩位參詳一下。我已命水軍船只在都縣沿岸尋找臨時港口,現在想必已經有了地點,前日我已命子龍肅清平壽致都縣海岸三百里路面的安全,並沿途隔二十里設立補給站。等天氣好轉,就可以讓災民分批出發。」

孔融想了想問道:「沿途護送兵力似有不足啊?」

「並不需要沿途護送。子龍只是清理沿途,來往巡視,如果有小股的山賊土匪,需要災民自行抵御,然後沿途補給站會提供支援。」

「這.....」

「大人,方大人此策可行,災民也並非三歲孩童。自當有所擔當,而且現在於受災民眾中建立的自治保安隊還是能盡責的,看來方大人早有計較,所以事先花費一些時間來讓災民習慣自治互助,這么一來,在路上的秩序和速度都會得到改善。」

孔融恍然:「原來如此,志文好心思啊!」

「文舉兄,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軍伍中最重訓練,不准備好。怎么能行事呢?」

「受教了!」

孔融笑呵呵的拱手應道,看來方志文輕輕松松的解決了城外十數萬災民的去處,讓孔融大大的松了口氣,加上剛才方志文解除了孔融對於自己表文的擔憂,孔融積攢在心里的壓力,已經是悄然的去除了一大半,整個人都顯得輕松了許多。

王修有些驚訝的看向方志文,心里也不由得有些感慨。這個方志文果然厲害,不愧是白手起家的梟雄,只看他環環相扣的行事手法。還有孔融在他到來之後的思想變化,就足以證明這個方志文的能耐了。

「既然城外災民之困已解。志文,北海、青州之災民又當如何?」

孔融問出了自己心里最後的擔憂,實際上,這個才是最大的擔憂,雖然城外十數萬災民的擔子確實讓人壓力很大,但是想想整個青州數百萬災民,以及這些災民一旦生亂所引發的嚴峻後果,那個壓力才叫山大。

「呵呵,文舉兄,青州之事暫且放放,那是青州刺史該擔心的事情,而不是文舉兄該關心的,我們先說說北海的事情。」

孔融略微尷尬的笑了笑,王修也是莞爾一笑。

「志文請說!」

「北海的災民據我估算,大概有四十到五十萬的樣子,其實如果當地的大族能就地解決,這些人基本上不算是什么負擔,問題是,這些當地大族,似乎有意逼迫這些災民離開自己的土地,從而實施土地兼並之事,所以才有災民越演越烈的情況出現。」

「確實如此,不說別的地方,僅僅是平壽城里,高漲的糧價、布價就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大族、奸商是在趁火打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