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籌建新城(1 / 2)

國淵從樂浪出發,跟隨他一起南下的還有太史慈的兩萬騎兵,以及五萬首批進入帶方建城的居民,或者叫做民工也行,不過這些民工可是專業的建城民工,都是工匠!以及他們的家人。

樂浪到帶方不是很遠,大概兩百五六十里的樣子,騎兵們也就一天多點的時間就能到達,但是還有五萬百姓呢,行動自然不可能快得起來,而且樂浪城到帶方的道路也不是很好,這個將來也是需要國淵投資興建的項目之一。

按照計劃,他們將會在五天內到達帶方,如期完成建城的話,時間上還來得及種植一季作物。

扎營的時候,國淵總喜歡站在高一點的地方,默默的看著軍隊和居民們非常有序的進行扎營和防御,整個的過程體現出一種紀律性和組織性的美感,國淵是一個井井有條的人,也是一個奉行秩序的人,所以他喜歡看這些有秩序的事情,特別是將這些秩序做得如同藝術一樣的太史慈,更是讓國淵高看一眼。

國淵本人並沒有對平民或者軍人有什么偏見,國淵自己也不是什么貴族出身,鄭玄這個老師也不是那種看重身份的人,否則他的門下也不會有那么多的寒門子弟了,在鄭玄看來,只要是肯學習、肯上進的,都是可以施教的對象,這跟身份無關。

國淵也繼承了這種有教無類的觀點,認為人的才能與身份無關,只跟自己的求知**和努力有關系。所以,對於太史慈這個出身貧寒的大將,國淵非常的欣賞。

太史慈安排好了一切,一扭頭,果然在營地內的高地上看了國淵的身影,太史慈無聲的笑了笑,驅馬朝著國淵奔去。將來的一段時間里,太史慈都將會駐扎在帶方,為帶方的發展保駕護航。雖然太史慈是領了樂浪都尉的職位。負責整個樂浪郡的陸軍事務,但是現在在樂浪城有周醒,樂南城有周泰。這兩個人都是方志文手下的大將,資格甚至比太史慈還老的多,太史慈倒是能夠安心的呆在帶方,將帶方的防務整頓好再說其他。

作為很長一段時間內自己的搭檔,太史慈自然願意與國淵打好交道,而且國淵這個人知識淵博,又沒有什么架子,說話和氣待人誠懇,對自己也是很看重,所以太史慈與國淵這一文一武倒是相處的相當愉快。

「國大人。又在這里看扎營呢?」

太史慈遠遠的在坡下就跳下來,步行走上小山坡,一邊笑著與國淵打招呼。

「子義稱呼我表字即可,何必那么見外。觀子義扎營,猶如看著一副迤儷的畫卷。一切自然而流暢,那是人道也是天道,暗含著很多的東西,看著總是讓人賞心悅目。」

「子尼過獎了,我這些本事都是跟著折羅還有李射虎將軍學來的,甚至有不少都是在下的部將們教給我的。子尼你這么誇我,我可是覺得慚愧不已啊!」

「呵呵,子義倒是老實,聽你之意,這行軍之法是有定例的?」

國淵是個聰明人,從太史慈的只言片語中,聽出了一點不同尋常的東西,立刻追問了一句。

太史慈向著西落的夕陽看著,眯著眼睛有些感慨的說道:「可不是么,在軍中是有這一套十分完善的教典的,大到戰場上的指揮傳訊手法,小到扎營時候垃圾的處置方法,都有著明確的規定,正是因為有著這些教典,整個的軍隊才顯得如此有序,我那大哥,哦,就是主公真是個天才!」

「這種事情我似乎在什么地方聽說過,應該不是主公首創吧?」

「呵呵,自然不是,我說的天才不是指這些,這些是異人們帶來的手法,我說主公天才,乃是主公敢於用,並且能將這些東西用好。我也曾與異人的部隊深入接觸過,在戰陣和軍隊約束方面,主公這個學生,已經明顯的超過了異人老師。主公能大膽的學習新的方法,並且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才是我感慨的地方。」

太史慈這話不是說謊,而是他真的觀察過許多的異人部隊,發現在行軍、扎營、布陣等等方面,密雲的軍事教典的完善性和適用性絕對比異人的要強,這也是因為方志文將自己和屬將們的戰爭經驗匯總,並且還在不斷的總結融合之後的結果,從這方面來說,方志文確實比那些自認為自己高人一等的異人部隊要做得好得多。

國淵目光閃了閃,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或許,他是在期待著與方志文的會面吧。

國淵與不少見過方志文的人接觸過,包括崔琰、陳氏兄弟、孫乾等等,每一個人都對方志文有著不同的說法,但是大體上來看,大家都認為方志文是一個很強的主上,這個強不但是武力的強大,更是他敢為天下先的膽略,以及大膽細致的施政方法,公開公正的用人手法,以及超卓的眼光。

這樣的一個人,確實有吸引國淵的本錢!

國淵笑了笑,將話題轉了個方向:「子義,明天我們就能到了吧,這一路上有些荒涼啊,除了郵驛的馬車,就連異人的冒險團隊都很少,倒是野怪頻繁出沒。」

「呵呵,我聽周醒介紹過,當年子龍將軍奉了主公之命,將樂浪周圍的居民盡數遷往樂浪城,集中建設樂浪城,這周圍就漸漸的荒廢了,而且主公為了阻止大批的異人前來樂浪,從而給樂浪帶來不穩定因素,更是大大的提高了樂浪的武器裝備和葯材的價格,因此,樂浪對異人的吸引力不是很大,異人多數都會前往樂南發展,子尼在樂南呆了一段時間,應該知道那邊的情況吧?」

「嗯,樂南是復希的驕傲!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有活力的城市。樂南是一個充滿了干勁的地方,老師甚至一度懷疑,在樂南開學院是不是選錯地方了。」

「呵呵,康成公真有意思,難道一定要窮鄉僻壤的地方才適合做學問?西林學宮所在的密雲,太學院所在的京城,潁川書院所在的潁川。都是熱鬧的大城市啊!」

「子義也談做學問,有班門弄斧的嫌疑啊!哈哈....」

「哈哈.....」太史慈也笑了起來,國淵這么一說。倒是真有點班門弄斧的感覺,自己也覺得有些好笑,一個武將。還是不要說這些了。

「不過,子義說得確是事實,在窮鄉僻壤或者能潛心向學,但是難免會有閉門造車之嫌,所以,在大城市沒有什么不能做學問的,心靜則身處鬧市也是深山!」

「善!說到大城市,將來帶方也會是大城市的,到時候,我希望向別人介紹的時候。能說帶方是子尼的驕傲!」

「呵呵,淵當仁不讓!」

「不過子尼,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這政務方面你就一個人肯定是忙不過來的吧,為何不多找幾個同門呢?」

「我也想啊!但是正鋒和復希手腳快啊!子聲被復希抓走了。做了樂南的學政,鴻豫被爭鋒拉走,去了樂浪做郡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