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順江而下拜見方遠(1 / 2)

ps:感謝『xiaoshi』大大投出寶貴的月票!謝謝!

張昭和周瑜在秣陵與魯肅基本上就所有的細節都談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孫策最後的確認了,孫策思前想後,還是覺得自己應該親自去一趟秣陵,至於為什么,孫策對自己的臣屬的理由是,既然是雙方的協定,自然應該由雙方的首領來盟誓了。

當然,孫策自己心里怎么想的只有他自己才清楚,孫權私底下告訴不久之後就將會去密雲讀書的妹妹,大哥去秣陵是因為大哥要告訴天下人,自己根本就不害怕方志文。

吳夫人抹著淚將孫策送上了東去的大船,送行的將領們臉色沉重,孫策甚至也有點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感覺。

大船順江而下,第二天早上就到了秣陵,碼頭上沒有什么大張旗鼓的場面,魯肅和朱治代表方志文前來迎接,還有就是周瑜和張昭。

張昭見到孫策是相對無語,百般滋味在心頭啊!孫策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好,兩人相對長嘆一聲之後,孫策倒是展顏笑了,拱手一揖:

「蒙先生不棄,還望以後能盡心輔佐!」

「為主公效力,屬下分所當為!」

朱治看著一副君臣想得的樣子,嘴角翹了翹,與魯肅上前見禮,孫策和黃蓋對朱治怒目相視,朱治則是一臉的坦然,甚至對孫策的胸懷略有不屑。

「在下魯肅,代表我家主公迎接大人。孫大人一路辛苦了,請先回驛館歇息吧,會面安排在明日。」

「驛館就算了。某就暫且居於子布先生家里吧。」

「那就主隨客便了。」

黃蓋冷哼一聲,聲音頗大的嘟囔著:「方志文好大的架子。」

朱治撇了撇嘴當作聽不見,魯肅笑眯眯的繼續在前引路,根本就不搭茬。

張昭搖了搖頭,不管是從官職還是從輩分上來說,方志文都沒有到場的可能,如果從名望上看。方志文就更不用到場了,黃蓋這么說有點自討沒趣了,幸好人家也不屑與黃蓋計較。

孫策拉住黃蓋的手腕。搖了搖頭示意他不要惹事,黃蓋悶哼了一聲

當天,孫策到達秣陵的消息就傳開了,孫策達到秣陵。等於是給秣陵事變畫上了一個階段性的句號。代表著孫策與方志文達成了妥協,只要與到底達成了什么樣的妥協,玩家們有各種猜測。

消息傳到曹操的耳朵里,曹操知道自己的什么想法現在都遲了,自己派去九江的使者估計也只能無功而返了,曹操現在必須開始面對這個現實,南邊的商路也將要徹底的斷絕了,自己面臨著一個空前危險的局面。

第二天。孫策仔細的收拾了一番後,在周瑜和張昭、黃蓋的陪同下前往揚州刺史府邸拜會方志文。

方志文站在階梯的一半位置上。身邊只有太史昭蓉,魯肅和朱治則站在階下,算是給足了孫策面子,這點表面功夫,方志文是不會吝嗇的。

「侄兒孫策見過方伯父、伯母,兩位大人可安好!」

「好,好著呢,賢侄免禮,令母和家人可好!」

「多謝方伯父記掛,家母和弟妹都很好。」

「賢侄英姿勃發,尤勝乃父當年,若是文台在世,定會無比欣慰。」

「方伯父謬贊了,小侄無能,將父親的家業都丟光了,想到當年的胡言亂語就慚愧至極。」

「呵呵,賢侄年方弱冠,不過才剛剛開始,沒必要妄自菲薄,更不能就此定論,所謂事在人為,路在腳下,將來如何,誰又能肯定呢!請入內再敘吧。」

「方伯父教訓的是,方伯父、伯母先請。」

眾人入內分主賓坐了,朱治赫然坐在方志文的下手位置,其後才是魯肅,孫策看得不由得有些不是滋味。

「賢侄,我們還是閑談正事,私誼過後再敘吧。」

「方伯父說得極是,先公而後私,理該如此。」

「呵呵,子敬,你開始吧!」

魯肅恭聲應是,取出一份卷軸,遞給對面的張昭。

「孫大人,這是經過雙方協商之後定下的最後的協議草案,我會逐條解讀,若是有意見請隨時提出。」

「我明白了,請吧」

魯肅花費了半個時辰,將文本一條條的解讀清楚,這些協議相當細致,畢竟是幾個聰明人折騰了好長時間的東西,想要再摳出點什么漏洞也不容易了。

「方伯父,小侄沒有什么意見了,方伯父還有什么意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