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幼虎服輸准備東渡(1 / 2)

跟孫策一起返回九江的還有方志文的幾名軍中將領,他們的目的是為孫策提供盡量詳細的倭人戰斗的手法和特點,還有就是做為聯絡官和監查官,為將來的後勤補給做必要的評估,這些東西顯然不可能是由著孫策來說。

孫策返回九江,立刻開始了針對性的訓練,准備東渡的作戰。

孫策心里怎么想沒人知道,不過他怎么做大家都看在著,特別是那些心里懷著別樣心思的人,事情發展得很快,現在孫策已經做了選擇了,那么剩下的人也該選擇了,至於當初的表態,肯定不代表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

孫策玩的手法是大勢所趨,想要營造一個從上到下眾志成城准備跨海的氣氛,然後用這個大勢將盡量多的人綁上自己的戰船。

這一招對沒啥根基的臣屬,或者是底層的將士還是很有效果的,特別是底層的將士,他們比較感性,而且比較容易受到周圍的戰友情緒的影響,但是對於一向將家族利益放在自己利益之上的人,孫策啥招也沒有用。

二月初的傍晚還是很冷的,周瑜從外面進來,深深帶著一股子冷氣,倒也給有些悶熱的室內帶來一些清新的味道。

「主公。」

「公瑾,快來坐下吧,子布先生剛離開。」

「還是為那些人的事情。」

孫策捏了捏眉頭,苦笑道:「是啊!」

周瑜在侍女的幫助下,解下甲胄的絆帶。將甲胄收了起來,換上一身常服,才走進內室坐在孫策的對面。

「主公無需為此擔憂。子布先生早有想法,對付這些世族勢力也沒有什么舍不得的,如今時移勢易,世族的作用也遠沒有當初那么大。」

孫策精神一振:「公瑾也覺得子布先生的看法是對的?」

周瑜點了點頭:「屬下認為子布先生的看法是正確的,先主在時,有不少政策原本屬下也有些不解,現在看來。先主對待世族是既要利用,也要限制,並且限制的力度也越來越大。而先主恰恰在這個時候就出事了,這里面弄不好還有些什么更深的秘密呢!」

孫策臉色猛地一沉:「會有此事?」

「不好說,我們可以這么揣測但是肯定找不到任何證據,此事主公就放在心里好了。」

孫策沉吟了一下。點頭不語。

「屬下想說的是。先主其實已經發現了世族勢力做大的危害,如今子布先生要做的其實是一樣的,不過與先主的做法相比,主公現在的機會更好,而且要好得多。」

「此話怎講,如今這樣的情景還叫好機會?」

周瑜正色道:「主公,所謂禍兮福所倚,任何事情都是有得有失的。有所得必有所失,反過來也一樣。有所失必有所得。我軍被迫東渡表面上看是很糟糕,但是仔細分析一下就能得到一個截然相反的結論,這絕對不是屬下的安慰之詞,而是卻是如此。」

「截然相反到也未必吧,某也承認,東渡自有東渡的好處,並不完全是壞事而已,談不上比留在江東更好吧!」

「不,東渡的好處絕對比留在江東大,不說別的,只說兩個好處就已經值得遠赴他鄉了,第一個就是主公一族的延續,留在江東的最好結果是臣服於曹操或者劉備,壞的就不必說了,而東渡最好的結果是成為一個外番,逍遙於東海之外,將來能否重返中原雖然尚未可知,不過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主公以為然否?」

周瑜認真的看著孫策,孫策皺眉想了一會,點頭道:「公瑾所言有理。」

「主公,這個是生死存亡的問題,豈能僅僅用有理兩個字就涵蓋了?」

「某明白了,公瑾且說下去。」

「第二個好處就是徹底擺脫世族對主公的掣肘,一旦完成了東渡行動,世族失去了權力的基礎,主公的聲望將會達到一個,這個時候正好開始重新制定新的政治結構,一勞永逸的解決反反復復的世族問題。」

「新的政治結構,這個公瑾有想法么?」

「屬下也沒有全盤的考慮,但是現在應該是開始考慮的時候了,不管怎么樣,加大學館學宮的投入,從普通的學子士子中拔擢人才,從而阻止世族包攬官吏應該是個可行的方法,當然,這僅僅是以一個方面,能做的、需要做的、需要考慮的還很多,屬下以為,主公更應該將心思放到這里來。」

孫策的眉頭漸漸的舒展開來,周瑜的一番話,讓孫策完全走出了失去江東,有負先父所托的沮喪和不自信的情緒,人只有在看到未來的時候,在充滿了希望的時候,才會有力量,才會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