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人口暴增南望中原(1 / 2)

&k』大大投出寶貴的月票!謝謝!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十之**,究其原因,在於每一天你都會遇到新的問題,或許有人會覺得很不爽,或者抱怨命途多桀,從而怨天尤人,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這個世界上是倒過來的,每天順心的事是十之**,估計你又會指天罵地的大喊著無聊了。

這就是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方志文的煩惱每天也不會少,最近則集中在人口暴增帶來的壓力上。

幽州地廣人稀,按說人口再多問題也不大,就算是農耕時代,以幽州如此廣闊的土地,養活一兩億人應該也不是問題,更何況,這里是有游戲世界,資源能再生,土地能承載的人口應該會更多才是。

但是,這也不是沒有限制的,首先水源是個問題,或許一條小河能夠養活一個三級鎮,但是這個鎮會被歸類在水資源短缺的行列,如果這是個以采礦加工業為主的城池,那么問題不大,但是如果是農牧為主的,那就有問題了。

水資源短缺帶來的後果是糧食產量低下,土地肥力消耗過快,輪耕周期延長等等問題,而這些問題是相當基本的吃飯問題。

從整個大局來看,如果糧食調動方便,總體糧食產量平衡,這也沒啥大問題,可以慢慢的開發這些城市,創造和發現新的經濟支柱。可是。如果整體的糧食本來就緊缺呢?這種城市就不能建立了,於是,城市選址的范圍就相對縮小了。

當然。還有個解決的辦法,那就是縮小城市的規模,建立二級鎮為主的城市群來緩解這種矛盾。可這種做法明顯的與幽州的大城市、重節點的策略是違背的,這在周邊環境還不是完全安寧的情況下,改變戰略布局,那是風險非常大的事情。

不過這個意見在幽州的高層也是有一定市場的,不少人認為幽州現在似危實安。周邊並無能夠直接威脅幽州的勢力,因此,過於謹慎的維持舊有的戰略布局是一種保守。不符合幽州與時俱進的政治主張。

這種爭論近來經常出現在政務會議上,兩邊的代表分別是荀彧和田疇,荀彧主張繼續延續大城市戰略,而田疇則主張在中心州郡率先打破大城市戰略。利用大小城市結合來解決土地容納的瓶頸問題。

「...諸位。文若剛才也說了,在玄菟、高麗、長白和樂浪,因為氣候的問題,對水源豐水期的穩定性要求更高,特別是長白和高麗、樂浪,山多地少,如今的大城市布局已經基本上飽和了。遼東和遼西、昌黎、右北平、漁陽、薊縣相對比較平坦,土地資源也多。但是這個地區發展的最早,城市布局也已經基本定型了。增量空間不大。至於雁北五郡,那里的水資源就更有限了,現在所有的城市幾乎都是在黃河沿線,其他非農牧業城市總體數量已經接近危險線。總體來看,目前還有些空間的只剩下涿郡和上谷南部,如果這里也布局完成,我們只能被迫向不大合適的地方投入了,這樣做不但投入大,風險也大,一旦糧食供應失衡,那就是塌天的大禍。」

田疇在地圖前面,指著一個個的圈圈點點說著,從地圖上看,幽州的城市形成了三個城市圈,一個是圍繞密雲,在薊縣、漁陽、右北平和豐寧形成的一個巨大城市圈,這個圈子有二十多個大城市組成。

另一個是在遼東、玄菟、高麗、樂浪形成的城市圈,這里也有二十多個的大城市,還有一個就是雁北城市圈,有二十多個大城市組成。

這三個城市圈的人口占據了幽州總人口的七成,將近四千萬人,平均城市人口高達六十萬,這還不算異人的人口數,這個數據是相當嚇人的,如果曹操看到這個數據,估計心氣一定驟降。

田疇的話不少人早就知道,也有人第一次這么全局性的看到這個情況,想不到偌大的幽州,竟然也有土地不夠用的時候。

「各位,不是我們的土地不夠用,這點不用擔心,從這幅圖上大家一眼就能看到,土地大部分都是閑置的,雖然養出了大量的野怪,形成了規模龐大的野怪產業鏈,但是這個效率明顯的沒有開發後的效率高。」

「呵呵...」

「這是自然,野怪又不種田!」

田疇也笑了笑,看了一眼明顯在走神的主公,搖了搖頭繼續道:「但是,這些土地由於水資源缺乏,也沒有太豐富的別的資源,因此很難支撐起超過五十萬人口的大城市,而且,我們還必須考慮隨之而來的異人人口,一個規劃為五十萬的人口,應該按照百萬的標准來衡量當地的資源水平。」

眾人都點頭,荀彧也點頭不語。

「但是,這種符合我們要求的地方現在剩下不多了,勉勉強強的,還能有十個候選地方,若是再算上兩個鐵礦和木材產業區,一個漁業和養殖業選址,一個特殊資源選址,我們還有十四個候選城市,按照我們的人口增速,明年,我們將會面臨無處建城的窘境!」

這個話題不是第一次說了,大家都將目光轉向了荀彧,等待著他的看法,因為他一直在堅持繼續走這個大城市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