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 追封之事(1 / 2)

永熙帝生父還活著的流言很快便傳進了朝中的不少大臣的耳中,不過介於這件事影響頗大,在永熙帝沒有表態之前,大多數大臣都選擇了沉默,當做什么也不知曉,然而大多數畢竟不是全部,朝中還是有人覺得應該將這件事給拿出來說說,譬如說御史台的御史。

御史台在大周的官員體系當中算得上重要的機構,有監察彈劾百官失當言行,規勸君主的過失之權。

在前朝之時,御史台是個極為重要的機構,因為其掌握監察大權,一般官員都對其十分畏懼,甚至有當丞相空缺時,經常由御史上丞接任,然而卻也因為御史台的權利過大,出現了不少亂子,以致到了最後,每當上朝,必不可少的便是御史的彈劾勸諫,以致朝堂更是不穩。

大周建朝後,太祖皇帝雖然留下御史台這一機構,但也是想多一個監察百官言行的渠道而已,至於上諫這一部分,也不過是做做擺設。

新朝建立需要的是立威和說一不二的強勢,否則許多有用的政策也實行不了。

之後的聖祖皇帝和太宗皇帝雖然開始重視御史的上諫,然而當帝皇的決策和御史的諫言出現了相悖的之時,多數情況下,皇帝都會忽視諫言,該做什么便做什么!

先帝當年執意要西南臨淮城修建防御工事一事便也遭到了御史的強烈反對,甚至有御史准備以死相諫,然而最後先帝還是執意下旨去做。

因而御史的權利看似很大,但卻也是好看而已,實際根本便沒有什么實權,這件事便是最好的例子。

雖然實權沒有多少,但是鑒於大周歷代皇帝對御史台的御史卻也還是比之一般官員更為的厚待,且御史監察彈劾一權利卻也是得到了很大限度的發揮,因而讓其成為了朝中有心拉幫結派之人必須拉攏的目標之一,先前寧王瑞王乃至蜀藍風水韻雲在朝中都有站在她們陣營的御史。

永熙帝登基之初,寧王也曾利用御史給她使過絆子,所幸如今大周的御史不如前朝那般權利聲望過大,永熙帝也不至於被幾個人動動嘴皮子便失去了皇位,但懲處御史始終是於帝皇的名聲有礙。

而御史台經過了先前那些波折,在朝中的影響卻也沒有先前三朝那般的有用。

至少不算是得永熙帝的看重。

在永熙帝看來,御史之所以比之尋常官員重要,那是因為她們擁有一顆剛正不阿不偏不倚的堅韌之心,可以公證客觀地看待百官和君王,可是若是這顆心失了中正,或者染上了那一派別的痕跡,那這些人便只能添堵不會有任何的建樹,甚至會成為有心之人手中對付自己的刀子!

因而先前不管是瑞王還是寧王或許蜀藍風水韻雲都曾經利用過了御史,這讓永熙帝對御史台的影響顯得極為的差!

若不是御史台的確還有存在的必要,她早便下旨撤了這個機構。

御史台設御史上丞一名,從一品官職,掌管御史台,其下設兩名左右御史中丞,二品官職,御史中丞之下便是御史,從二品。

而御史卻又分上諫與下察兩部分。

上諫便是向帝皇諫言,規勸君主過失望其改變不當的言行和決策,由左御史中丞負責掌管。

下察便是監察彈劾百官言行,由右御史中丞負責掌管。

經過了新帝登基之時的一連串風波,御史台如今可以說是人才凋零,原本有上百人的御史台由於各種原因如今便只剩下那般十來個,而御史上丞以及左右御史中丞的位子都空缺著,暫且由禮部監管著。

待水韻雲之事結束之後,也曾經有御史上奏永熙帝希望永熙帝補齊御史台的空缺,只是當時永熙帝正是需要獨立專行的時候,便將折子留中不發,只是讓禮部先行監管的,也正是因為永熙帝的這個舉動,讓御史台的一眾御史尤其是曾經投過寧王或瑞王甚是水韻雲陣營的御史便更是人心惶惶,擔心永熙帝秋後算賬,請辭的折子紛紛呈上了永熙帝的案桌之上。

永熙帝倒也是干脆,要走便放人,要出去御史台的不正之風,便只有徹底清洗一遍,然而她卻不想親手處理落得一個秋後算賬的名聲,便只好用這等方式,讓那些心中有鬼之人自個兒離開。

這便造成了如今御史台職位空缺許多的原因。

可以說,如今還能留在御史台的基本上還是剛正不阿的。

而今日早朝上第一個毫不避諱地提及關於永熙帝生父還活著之流言的御史卻是前任的御史上丞,此人命劉沁,已年過六旬,乃聖祖皇帝最後一屆春闈的榜眼,也算得上是三朝元老,而她之所以由從一品的御史上丞便降職成了從二品的御史卻也並非因為瑞王等人的事情,而是因為先帝廢太女一事。

當日廢太女謀害先帝不成反被擒下,先帝一怒之下下旨廢黜太女,當時朝中百官絕大多數選擇了明哲保身,唯有當時的帝師雪千醒和御史上丞劉沁開口為她說話。

而與雪千醒只是求情不同,劉沁極力反對廢黜太女,言行刺一事定有內情,懇求先帝再一次徹查,然而當時先帝並沒有接納劉沁之言,甚至斥責她與廢太女有私,方才會為廢太女辯駁,當場便將她由與御史上丞降為普通的御史。

劉沁與廢太女有沒有私交永熙帝不知道,不過她倒是挺欣賞她敢作敢為的性子,更重要的是,據她的暗查,她並沒有介入之前瑞王等人的派別之爭當中。

永熙帝想,或許這也是為了先帝只是降了她的職而沒有撤職的原因吧。

消息靈通耳聽八方是御史必備的能力之一,所以關於永熙帝生父的流言劉沁早在兩日之前便已經知曉了,不過她也並未立即上奏永熙帝,畢竟御史的指責雖監察和勸諫,而非聽風就是雨的,胡亂聽信流言,然而得知這個流言之後,她也暗中讓人打聽過了看看是否是哪個宵小的妄為,只是最後卻並沒有查處個所以然,而流言也越傳越厲害。

多年的御史生涯告訴她,這件事定然有內幕,因而她方才在早朝之上奏報這件事,也借著這件事勸諫永熙帝追封生父。

她是三朝元老,對於當年陛下生父一事也是親身經歷的,可以說,陛下生父之所以惹的朝野非議也是因為他過於獨寵之緣故,也並未犯下禍害大周的大罪,並非完全不可饒恕,再者大周不成文的規定,君侍誕下皇嗣可以彌補一切過錯,而當年的程君誕下的還是當今聖上,於大周更是大功一件,被追封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且這件事還關系到陛下的孝道一事,更是不容忽視。

身為也是,提醒陛下盡孝道也是指責之一。

劉沁當了多年的御史,早已經將勸諫監察當成了人生最重要的事情,雖然遭到了貶斥,但是卻已然未改初衷。

當初廢太女一事她的確是覺得另有內情,所以方才不惜惹怒先帝為之求情。

不過為官過年,後來她也是想明白了,或許先帝便是要借著那件事廢了太女,否則,若是先帝真的覺得她與廢太女有私交,便不只是將她降為御史這般簡單了!

「啟稟陛下,臣聽聞這兩日京城之內流傳著這般一個傳聞。」劉沁的面容一臉臣肅,如同她的行事作風一般,「傳聞陛下的生父程氏依然在世,臣斗膽請問陛下,此事可是當真?」

她這話一出,正宣殿內頓時一片沉寂。

眾人都想想盡了辦法忽視這件事,然而她卻居然在早朝當中提出來。

不得不說,此事不少朝臣的心中對於劉沁十分的不滿,尤其是順天府尹謝凈芸,她幾乎是不顧身處正宣殿內,狠狠地瞪了劉沁一眼。

劉沁眼觀鼻鼻觀心的根本不將此時眾人的反應放在心上,不是她高傲不講別人放在眼里而是她已經習慣了這些。

從成為御史的第一日起,她便知道,此生在朝堂之上,不會成為那等兩面逢源之人。

謝凈芸不著痕跡地打量著永熙帝的神態,卻見她並沒有動怒,也沒有什么過繼的反應,心中隨即蒙上了一層陰霾,此時真的沒有她所想的那般簡單嗎?

昨日謝凈芸出宮之後便召集了順天府的手下,四處撒網查這件事,然而最後卻還是一無所獲,能夠在京城之內散播這樣的流言但是卻沒有留下任何線索的必定不是尋常之人!

可是這人究竟會是誰?

謝凈芸原本是斷定朝中大臣不敢將這件事給拿出來公然說的,所以她還能有幾日的時間好好查查,可是如今劉沁居然將這件事搬到了朝堂之上,那便是將她逼到牆角,非得查出個所以然來,若是查不出,那她便不會只是瀆職無能這般的簡單了。

這件事不管如何都一定要有一個結論的,難保倒是真的查不出什么來,陛下會拿她開刀!

雖然她和先帝十一皇帝有婚約,但是謝家的人包括她之內都很清楚,這樁婚事不過是一場交易,如今謝家已經舉家遷往了京城,除了想盡辦法在這里站穩腳跟之外,便再也沒有其他的退路,雖然謝家在西南還有余威,但是西南並非謝家一個大族,謝家離開西南已然快一年了,這段時間足以讓其他大族趁虛而入,瓜分西南!

而不管是先帝還是如今的陛下,從心底都是不希望謝家能夠在京城站穩腳跟和壯大。

在帝皇的心中,她們這些世家大族越少便是越好!

她是謝家的嫡女,若是她出了事情,不僅是謝家,便是連身為西南大將軍的長姐都會受到牽連!

至於十一皇子,從先帝開始,便有傳聞朝廷想將一個皇子嫁去和親,若是十一皇子和她的婚事毀了,那陛下便多了一個皇子在手,從而換取更多的利益!

謝凈芸從來便不相信永熙帝對於這些異父的皇帝有多深的感情,站在帝皇的角度,為了達到目的,便是同胞親弟也一樣可以犧牲!

謝凈芸是越想便是越慌,甚至開始有些神經質地懷疑這件事是否便是永熙帝親自導演的一場戲,為的便是來她下水!

安王也是看著永熙帝,等待著永熙帝的答復。

而永熙帝的反應卻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劉愛卿都說是流言了,那便也知流言無稽,這等事情無需拿到朝堂之上,至於其他,朕已然讓順天府去查。」

謝凈芸此時還沉浸在了自己的胡思亂想當中,並沒有回過神來。

永熙帝看了看她,發現她居然走著神,眉頭微微蹙起,聲音微沉地道:「謝愛卿!?」

謝凈芸這方才回過神來,上前一步道:「臣在。」

「流言一事查的如何?」永熙帝正色道。

謝凈芸沒有抬頭看永熙帝的臉色,只是誠惶誠恐地道:「請陛下恕罪,臣暫且未曾查到什么消息。」

「那便再去查!」永熙帝沉聲道,「朕不希望在京中之內出現這等擅自議論皇家之人,更不想再聽見這等流言!」

「臣遵旨!」謝凈芸將所有的憂慮暫且壓下,「臣會竭盡全力將散播流言之人查出來懲以律法!」

永熙帝應了一聲,便沒有在就這件事發表意見。

劉沁卻再一次開口,「陛下,這流言雖是無稽,但事出便會又因,臣以為之所以有人會傳出這般流言,怕是因為陛下自登基以來未曾為陛下生父正名有關聯。」

眾臣聞言,眼觀鼻鼻觀心的,選擇了明哲保身。

安王卻蹙起了眉頭,劉沁的個性她也是有些知道的,只是這件事劉沁怕是又會如當初廢太女一事一般,做錯了。

陛下不追封生父怕是便是為了有朝一日將人接回來,那畢竟是她的生父!

若是追封了,將來再要為他正名怕又會平添一番風波了!

「陛下的生父程氏雖是先帝廢黜之君侍,然而他畢竟是陛下的生父,百善孝為先,陛下應該給他一個哀榮,再者,程氏誕下了陛下,於大周社稷有功,理當得到追封。」劉沁繼續道。

眾臣聽了劉沁這話,不禁在心中愕然。

陛下生父乃先帝廢黜之君侍這件事自陛下登基以來,除了之前寧王謀逆之時曾經拿出來說過,便無一人提及,如今劉沁居然將這件事拿到朝堂上公然論及?!

雖然她本意是讓陛下追封程氏,可是這程氏卻是陛下的一大污點!

哪一個君王會樂見別人那自己的污點出來說事?

劉沁是老糊塗了還是不要命了?!

永熙帝的臉卻也沉了下來,追封?!

她如今可以不承認流言一事,可是追封?

這豈不是告訴天下人,她的生父死了?

永熙帝對程氏的感情本就復雜,雖然無法接受認為這個生父,但是也無法便這般告訴天下人,她的生父死了!

這種事情她做不出來!

而且……

這般做了,他們父女之間的情分卻真的完全斷了!

永熙帝開始有些恨起了劉沁,為何要將這件事拿到朝堂上來說!

安王注意到了永熙帝神態的改變,擔心出事便立即出來說道:「啟稟陛下,劉大人之言確實有理,不過正如劉大人所言,陛下的生父乃是對大周社稷有功之人,他的追封定然要慎重其事,不能倉促進行,如今離先帝喪期結束還有兩個月,喪期結束之後,依照規矩,陛下是要對先帝去世之君侍一一追封或添加謚號的,因而臣以為不如先讓禮部准備著,屆時再一同追封,這般也是全了先帝之心。」

安王最後一句話說的格外的重。

這個流言傳出去之後,定然有許多人暗中去打聽陛下生父的事情,而當年先帝那般寵幸程氏,她們定然也會查到的。

安王這話,既是解了永熙帝的圍,也是給了永熙帝時間。

永熙帝若是還想認回生父便可以再這兩個月的時間內籌謀,而若是不想,她也可以這個借口解釋為何登基這般長的時間一直未曾追封生父,洗清了她不孝之名。

永熙帝何嘗聽不出安王的心意,她看了看她,隨後便一臉沉靜地道:「安王所言極是,那便依安王所言吧,追封朕生父一事待先帝喪期過後再行討論。」

劉沁沒有意見便退回了遠處。

只是今日的早朝卻因為這件事而如同蒙上了一層陰雲一般,沉郁無比。

好不容易早朝結束了,一眾大臣方才舒了口氣。

有幾個大臣忍不住向劉沁冷嘲熱諷,只是劉沁早已經見慣了這等場面之人,直接視若無睹,在她的心里,根本便不覺得自己這般做有錯。

安王見了這情形,也不禁無奈嘆息,劉大人的確是一個好御史,所以方才她才會出言斡旋,便是不想讓大周失去了一個剛直不阿的好御史,只是希望陛下也如同她所想的一般,不要將劉大人今日的行為放在心上。

謝凈芸真的是想狠揍劉沁這老婆子一頓,然而想歸想,理智還是制止了她,她在朝中的根基還不深,雖然朝中的大臣對她也是和顏悅色的,但是不過是看在了她是十一皇子的未來妻主防磁啊這般的客氣而已,若是真的鬧出了事情,這些人怕是會連為她求情都不會。

謝凈芸原本是想向安王試探一番,看看永熙帝心中究竟是如何想的,只是想起了安王之前的態度和方才的一番話,便打住了。

便是安王知道些什么,以她是陛下的心腹這一身份,是不會告知她的!

如今最要緊的便是查出散播流言之人!

……

觀星殿

雪暖汐這一覺睡得格外的好,一直睡到了永熙帝下了朝方才醒來,醒來之後,便從旁邊守著的宮侍稟報說司慕涵留下了話中午要與他一同用午膳,心情更是大好。

當他梳洗好之後,卻見聞宮侍稟報說,章善求見。

他愣了愣,一大早的章善怎么會來的?

因為章善是女子,所以除非必要,她是不會親自到後宮的。

如今她既然來了,那便定然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雪暖汐也不耽擱,連早膳都沒用便去大殿見了她。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章善來求見他並非因為宮中發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而是領著兩個新宮侍進來。

雪暖汐看著一個面生的宮侍,不解地問道:「章總管,這是怎么回事?本宮宮中並不缺宮侍。」

「回皇貴君,陛下今早吩咐臣皇貴君身邊的貼身宮侍只有綠兒一個人,而最近綠兒公子也要照顧絕塵大師,因而陛下讓臣從新進宮的宮侍當中選了一個機靈的來給皇貴君使喚。」章善恭敬回道。

雪暖汐點了點頭,「原來如此。」雖然涵涵給他選貼身宮侍挺奇怪的,不過若是因為程氏,那倒也是說得過去,「既然是陛下的賞賜,那本宮便留下了。」隨後看向了那垂著頭的男子,「抬起頭來。」

那男子緩緩抬起頭,容貌平凡,並沒有什么出彩之處,不過雪暖汐卻還是有些奇怪,因為這位宮侍的神色太過於平靜,便是在面對他的事情也是一樣。

雪暖汐在宮中呆了這般長得時間,不管是多么膽大的宮侍在見他的第一次都會有些惶恐的,但是此人卻是不一樣。

不過雖然心里覺得奇怪,但是也並沒有放在心上。

因為這宮侍是司慕涵讓章善挑的。

「你叫什么名字?」

「奴侍名喚冷霧。」那宮侍恭敬而平靜地道。

「冷霧?」雪暖汐愣了愣。

冷霧見狀道:「若是皇貴君不惜這個名字,可以另賜奴侍名字。」

雪暖汐笑了笑,「本宮不是這個意思,你的名字很好,那往後你便呆在本宮身邊做貼身宮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