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九章 魯中戰役(1 / 2)

沮任攻擊灘縣的是趙山、趙捷率領的教八旅()。這支部弛瓦孤寸師在向太原進軍途中收容太原會戰潰散的**士兵組成的。部隊組建後,拉上了娘子關戰場,但以後很少再遇大的戰事。在劉一民的心中,教導師八個主力旅中,前七個都已經是百戰精銳,只有教八旅最需要戰火淬煉。因此。他特意把教八旅從膠東調回來,擔當維縣攻擊重任。

下達攻擊維縣的命令後,劉一民策馬趕到了教八旅。

這趙山是老五營營長出身,是在湘江邊加入紅十八團的。趙捷是老一營教導員出身,是在通道由中央派到紅十八團的。這兩個人在長征路上那是無役不與,是劉一民麾下最骨干的將領之一。王老虎更不用說了,那是劉一民一心培育出來的開路先鋒。

自收復翼中後,劉一民和趙山、趙捷、王老虎又是將近三個月沒有見面了。一聽說師長親自來看望部隊,趙山、趙捷和王老虎就迎了上來。

劉一民跳下馬,和趙山、趙捷、王老虎握了下手,直接就去了旅指揮部()。

這誰縣就是後世的風箏之都維坊,由於地處魯中與膠東半島的中間,南依沂山,北臨渤海,東接膠萊,西連齊都,素有東萊邑、北海名城之稱。

有清一代,維縣科舉文化疊綻奇葩,什么山左二巨儒,什么一條胡同倆狀元,什么一門四進士、一門三翰林等,聲震天下。有如此的文化氛圍,加上膠濟路通車後帶來的拉動經濟效應,古老的維縣就成了齊魯大地上的一顆明珠。城內連宅甲第,店鋪雲集,文物茶萃,古跡眾多。

不過,這維縣城跟別的縣城不一樣,白浪河自南向北穿城而過,將誰城一分為二,成為雙城。

白浪河西的維城叫西城,也叫城里。漢代創建北海郡時。築的是土城,崇禎口年改建為石城。地勢中高周低,呈龜甲狀。城垣周長九里,城牆平均高刃丈,厚始丈,上有二十八處炮台,一千六百處垛口。城內街道以大十字口為中間,有大小街巷四十八條。全城建有四座城門。即北門望海門,南門穩固門,東門朝陽門,西門迎恩門,城門上均建有旗樓,用以望遠。城四角均建有角樓和瓮城,城外還建有與城牆等高的孤立炮台。有地道與城內相通。這個時候,東門城樓已被拆除,上面立有四面哥特式標准鍾,報時時聲震數里。

白浪河西的維城叫東關塢,清咸干干一年動工,同治五年竣工,用三合土夯造,類似蛇皮,導西城的龜背狀,巧妙地形成了「龜蛇相依」城市布局。東關城內街巷繁多,有九街十八巷之說,是雅縣的商業貿易中心。

雅縣城不但城牆高而寬厚,還修有寬兩丈、深五尺的護城河。是一座典型的易守難攻的堡壘。明崇禎占年,清軍萬余步兵、三千騎兵。動用紅衣大炮輪番轟炸,架起幾百架雲梯攻城,結果被縣令周亮工率領闔城軍民拼死擊退。此後如捻軍起義、清末民初軍閥混戰等,攻城者屢次兵臨城下,皆因維城易守難攻 堅不可摧而無一次破城而入。於是有了「雅縣石城可抵十萬雄兵」的美譽。

歷史上 媽年許世友、譚震林率領山東兵團動維縣戰役時,動用了弘個團和勸多門火炮,利用雅縣城西城高、東城低的特點,用強大炮火和爆破突破西城城防工事,攻占西城,進而依據西城,居高臨下攻擊東城()。創造了我軍攻堅戰的范例。當然,這個時候和維縣戰役時候情況不同,許世友打維縣戰役時候面對的是4萬多國民黨軍隊,而此時日軍在城里兵力不多,滿打滿算也就刃刀人左右。何況當年山東兵團沒有特戰隊這樣的殺手銅,只能強攻。再說,劉一民要的是圍點打援,這維縣的鬼子還不能馬上消滅完,必須用它來釣魚,釣大魚。

教八旅早就知道了攻維城的任務落在自己肩上,偵察連早就把維城的情況摸的一清二楚,作戰計劃也早已確定。就等攻擊命令了。

按照教八旅原先的計戎攻打灘城分兩步走。第一步特戰大隊一中隊混入西城隱蔽,以新八團率先在坊子打響,吸引維城鬼子出援,主力埋伏於維城與坊子之間,引蛇出洞後將維城鬼子主力消滅在維城與坊子之間。第二步由特戰一中隊打開西門,接應部隊入城。與殘存的敵人進行巷戰,待攻擊到一定時候。圍而不打,迫敵求援。教八旅留部分不得圍困敵人,主力出城,配合大部隊消滅鬼子援軍。

這個作戰計劃 被劉一民否決,原因是坊子距離維城太近,鬼子守軍又少,白天部隊無法隱蔽,夜晚鬼子很可能不增援,因為駐守坊子的不過一個小隊的鬼子,獨立混成第三旅團旅團長佐佐木到一又是一個標准的中國通,有滿淵國防軍之父的稱譽,他的腦子里思考的都是中日之間戰略層面的問題,想用小小的坊子來誘惑他,那是不可能的。這樣一來,想在維城與坊子之間消滅鬼子主力的想法就顯得太過一廂情願。加上兩個多月來教三旅、教七旅在膠濟線北側活動,雖然是隱蔽展,以鬼子的情報能力不可能不了解一點內情,他們的警惕性必然極高。只要坊子一打響小鬼子必然據城死守,我軍不動用大炮、不使用炸葯包就不可能破城。

但誰城人文薈萃,來自後世的劉一民自然知道那一磚一木將來都是旅游資源,他絕對不願意把那些古建築毀在自己的炮火下。因此,否定教八旅最初的作戰計刮就是必然的。

根據維城日軍只有一個步兵大隊和獨立混成第三旅團配屬的騎兵隊、炮兵隊、工兵隊、插重隊和少量漢奸偽軍的實際,劉一民對趙山提出的要求是,利用特戰一中隊作尖刀,直接破城,控制城防後,將鬼子、偽軍分割包圍消滅,只留鬼子獨立混成第三旅團司令部和一部分偽軍圍而不打,迫敵求援,先制燦屍各縣城的日偽軍調回,聚殲干維城戶下()。然後再配合憾口淵尺增援的鬼子主力。

至於坊子的鬼子小隊,我軍攻城的同時。可以派一個營捎帶著把他們給滅了。

這樣打日軍主力還會不會增援維縣,劉一民有絕對信心。因為他知道這膠濟路的重要性,掐斷膠濟路,日軍必然會東西對進增援,恢復膠濟路的正常運行。

到了教八旅的臨時指揮部後,劉一民一看牆上的作戰兵力部署示意圖。就知道教八旅已經按照自己的命令修改了作戰計刮,而且維城里的情況摸的很准很清很透。根據教八旅示意圖上的標志,守城日軍主力集中在西城,東城只有一個中隊,鬼子獨立混成第三旅團司令部設在小黃樓。

這樣子就可能出現一種情況,那就是鬼子一旦頂不住,就可能退守東城,等天明後,鬼子飛機就可能對西城進行狂轟濫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