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五五章 詭異(1 / 2)

第八五五章詭異

軍情緊急,於學忠在離開大店時就用隨身攜帶的電台,通知長官部秘書長兼政分會主任周從政通知51軍、57軍團長以上軍官和新四師師長吳化文、第三區專員兼保安司令張里元到總部開會()。等於學忠趕回駐地,就迅速召開蘇魯戰區作戰會議,講了八路軍決心發動魯南大戰、收復魯南失地的作戰部署。

蘇魯戰區參謀長王敬軒是河南西峽人,黃埔四期步科和中央訓練團軍官研究班畢業。

聽了於學忠說的劉一民魯南大戰的部署後,王敬軒考慮了一會兒,說道:「按照八路軍的部署,魯南大戰定然能取得戰果。最起碼,也可以消滅幾千鬼子,把第十師團趕回鐵路線上去。只是我軍配合八路軍打這一仗,損失恐怕不小。這不利於我們在魯南持久抗戰吧!」

王敬軒歷史上到解放戰爭的時候被我軍爭取,在策反工作時被土匪殺害。但是,那是因為大勢已去,他才覺悟的。現在,正是抗戰早起,他還沒有那覺悟。

王敬軒這一說,57軍111師師長常恩多不願意了,馬上站起來說道:「報告總司令:卑職認為王參謀長說的不對。要是沒有八路軍配合作戰,我們現在可能已經被小鬼子趕出魯南了。現在八路軍發動魯南大戰,正是我軍向鬼子報仇的良機。一戰成功後,我軍名揚天下,徹底洗雪東北軍不抵抗丟掉東三省的罵名。我認為不但要配合八路軍作戰,還要全力以赴、不怕犧牲,在反擊戰中打出我們的軍威,不至於讓八路軍小看()。」

這個時候,常恩多已經秘密加入了,和山東局保持著聯系。

常恩多的話音剛一落地,57軍軍長繆征流就站了起來,指著常恩多就吼開了:「常師長,參謀長是你可以指責的么?這里哪有你說話的份。給我坐下!」

常恩多絲毫不懼,頂撞到:「物不平則鳴!這是作戰會議,關系到大戰勝敗,總司令也是想聽大家的意見。參謀長說的不對,我為什么不能說?」

蘇魯戰區政治部中將主任兼及特別黨部執行委員會長、干部訓練團教育委員、軍委會戰地黨政委員周復,是黃埔三期畢業的,參與組建復興社,是核心領導成員之一,也是蔣介石派到蘇魯戰區司令部的真正「監軍」。蔣介石派周復到蘇魯戰區來,用意不說自明。據說,周復經常偷聽於學忠與部屬談話,惹得於學忠向一干親信訴說周復太欺負人。當然,周復這是在履行他的職責。除了監視於學忠外,周復還致力於部隊的愛國教育,鼓勵官兵抗日殺敵,對ji勵官兵士氣起了一定作用。

歷史上,周復在1943年日偽大掃dang中犧牲於魯中安丘的城頂山,是著名的抗日烈士。

眼見常恩多和繆征流吵開了,在主位上端坐的於學忠面seyin沉,周復就開口了:「繆軍長、常師長,稍安勿躁么!王參謀長說的有道理,八路軍教導師是精銳,這一仗打下來,日軍第十師團必受重創。但是,我軍新敗,傷兵滿營,是得好好商量商量。再說,與八路軍配合作戰,恐怕得報請軍委會批准。沒有蔣委員長的命令,我們就和八路軍配合作戰,恐怕不妥吧?」

周復這一開口,會議室里馬上就安靜了。

五十一軍軍長牟中珩沉吟了半天,說道:「劉一民是下決心打這一仗了,恐怕此時八路軍的作戰命令已經下達了。實際上,單單是對付第十師團,八路軍不用我們配合就能打。於司令長官剛才講了,八路軍要出動四個步兵旅、一個騎兵旅參戰,還要動用兩個炮團支援我軍作戰()。我估計,這是劉一民部的全部主力了。魯南是山區,八路軍擅長山地作戰,如果我軍在炮火掩護下從正面發起反擊,吸引鬼子注意力,八路軍從鬼子背後突襲,小鬼子等於是陷入了包圍圈。這仗要是再不打,我怕大家都會後悔終生的。」

於學忠介紹作戰部署時,沒有詳細介紹魯西、魯中、魯南八路軍各集團的兵力。原因是劉一民給他說的時候也沒有說具體的部隊番號和兵力,只是給他說在其它方向的牽制作戰構想。就那,於學忠已經把八路軍教導師的兵力規模判斷了個七七八八,心驚不已。

牟中珩說完,57軍112師334旅667團上校團長萬毅站了起來:「報告於總司令、王參謀長、周主任:我牟軍長、常師長說的有理,此時不打更待何時?如果我軍不與八路軍配合作戰,費縣、蒼山縣何時能夠收復?一旦八路軍主力轉向其它方向,日軍集中力量攻擊我軍,到時,我軍就會孤軍作戰,傷亡恐怕更大!我667團願意擔任此次魯南大戰反擊作戰的先頭部隊,率先發起攻擊。請於總司令長官、繆軍長批准!」

地下黨員萬毅直接請戰了!

繆征流冷冷地說:「越來越沒有規矩了。剛剛是一個師長指責王參謀長,現在又冒出個團長請戰。我看,57軍首要任務不是打反擊戰,而是應該整肅軍紀!」

於學忠開口了:「主動請戰有什么不好?軍人么,就應該有殺敵報國之心。」

於學忠的意思從這句話里已經表達的很明白了,但是,部隊復雜,蘇魯戰區尤其復雜,蔣介石沒少下功夫。不然的話,蔣介石也不會放心地讓於學忠率領兩個軍到山東來了,萬一投敵怎么辦?萬一被八路軍拉跑怎么辦?

果然,一會兒功夫,會議室里就吵成了一團,大部分人要求立即對日寇發起反擊,小部分人主張先報告軍委會,等待軍委會的命令。

第三區專員兼保安司令張里元是地方實力派,原來是服從沈鴻烈指揮的()。沈鴻烈這一辭職,張里元覺得於學忠也靠不住,還不如自己單獨干好。因此,他別出心裁,提出應該給八路軍講條件,此戰過後,讓八路軍讓出臨沂,蘇魯戰區司令長官部和省政府、第三區行政公署移駐臨沂,這樣才能更好地指揮魯南抗戰。

這個張里元在臨沂保衛戰的時候,曾經與日寇血拼,立下了戰功,寫下了他一生中最光輝的一頁。前一段八路軍橫掃魯南時,張里元和八路軍合作良好。也正因為如此,八路軍非但沒有整編他的殘部,還給他派了幾個干部,幫他整訓部隊。張里元也了得,硬是憑著他的第三區專員和保安司令的牌子,整合了魯南一些地方武裝,實力膨脹起來。特別是沈鴻烈和他會合後,秦啟榮給他傳達五屆五中全會精神,灌輸了一腦袋的「剿共第一、抗日第二」的思想,讓張里元的思想發生了很大變化。所以,他才會提出向八路軍要臨沂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