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一章 文化精英(續)(1 / 2)

劉一民的話,放到後世那個思想大解放的年代再普通不過,都是些常識性的東西,但是在這個時代來說,都是發人深省的妙論、高論,饒是面前的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學富五車的大學者、大文豪,聽後也不由得不張口結舌、頓生豁然開朗之感!特別是劉一民說山東八路軍從紅十八團建軍時起,就把文化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戰士們現在都有小學、初中文化程度,個別戰士甚至精通英語、日語,把這些文化名人徹底給震暈了!

就聽茅盾慢悠悠地說:「劉將軍,你是說山東八路軍主力部隊的干部戰士都有小學以上文化程度么?」

劉一民肯定地點點頭。

茅盾摘下眼鏡,擦拭掉鏡片上熱氣哈成的水霧,半天才激動的說:「想不到啊,真的是想不到!誰能想到上陣端著槍沖鋒的勇士原來都是讀書人?了不起,真的了不起!」

劉一民哈哈一笑:「茅盾先生,說我們的戰士都是讀書人不一定准確,但我們的目標是把戰士們都培養成用知識武裝起來的戰士,也就是我說的學習型戰士。我們的戰士。特別老戰士,都有戰場經驗。這一經過學習,大家就明白原來子彈射出後不是直線運動,而是弧線運動,明白子彈的初速度是怎么計算的,風速怎么測算以及風速對子彈飛行的影響,射擊精度自然大大提高。我再舉個例子,比如打飛機。如果戰士們沒有文化,不懂得飛機得飛機的飛行速度和計算提前量,只是舉槍瞄准打,那永遠都打不中。因為等他扣動扳機射出子彈的時候,瞄的准准的飛機已經飛過去了。相反,如果有數學知識。能夠准確計算飛機速度和提前量。那就是在飛機前方開炮,等著日軍的飛機撞上彈片,一打就中。你們想想,我們的戰士本來有戰場經驗,經過學習後恍然大悟,用學來的知識去指導自己的作戰,效果必然好。如果戰士們再把經過戰場檢驗的知識予以穩固並找出不足。重新學習,然後再去指導作戰實踐,那效果就更好了。」

這是全新的學習性理論,這些文化名人們自然是不清楚的,但是他們的文化修養在那里放著,原理方面的東西一點即透。

就聽歐陽予倩說道:「說起這個道理,放到各個方面的工作上都能行得通。就像戲劇表演,不也是這個道理么?劉將軍。歐陽予倩今日受教了!」說完,歐陽予倩站起來。鄭重其事的向劉一民鞠躬,慌得劉一民忙不迭地說使不得、使不得!

柳亞子這年50多歲了。他是個標准的詩人。豪放不羈,因為在皖南事變後寫文章怒斥蔣介石破壞團結抗戰,被國民黨開除了黨籍。現在聽了劉一民說的話,眼前一亮,頓時就要筆墨紙張,他要吟詩。

劉一民笑著說:「柳老,吟詩的事先不忙。回頭我讓人給你送幾刀好宣紙、好墨。這次我軍攻占上海,繳獲很大,紙張也很多,足夠你吟詩用的。」

柳亞子一聽,吟詩的情思沒有了,反問到:「劉將軍,八路軍攻占上海後,是不是把上海的日本人都殺了?」

劉一民說沒有,八路軍是紀律嚴明的抗日武裝,除了戰斗中擊斃負隅頑抗的日軍外,對放下武器的日軍要執行俘虜政策。特別是對於那些正當經營的日本僑民更不能殺。

柳亞子默然不語,弄得劉一民搞不清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這次見面,雖然劉一民是端著飯碗見各位文化名人的,看上去似乎有點狼狽,但他的話是那么吸引人,沒有人在意他是否失禮。

這些文化名人畢竟都是文化人,真正論起政治軍事,嚴格說他們都是門外漢,只能聽劉一民唱獨角戲。因此,劉一民就開始詢問茅盾先生最近有無大作,並說他看過《子夜》,對《子夜》里描寫的人物還有印象。

這一說,算是把話題引到文化上來了,茅盾就介紹了左聯的情況,介紹了抗戰文藝發展情況。

蔡中喊來了唐星櫻和趙小曼,要唐星櫻向何香凝先生介紹山東根據地的婦女工作,要趙小曼向各位先生介紹山東根據地的文學藝術發展情況。

唐星櫻主要介紹組織發動婦女參加抗戰、支前的情況,把山東根據地各專區、縣組建婦委會和農村選舉產生女民兵隊長、婦女委員的情況詳細介紹了一遍,聽得何香凝連聲說山東才是真正開展了婦女解放運動,八路軍不但宣傳主張婚姻自由、婦女解放,還能夠阻止婦女參加抗戰,說明保護婦女權益是實打實的。

何香凝和宋慶齡關系極好,自然是知道眼前的唐星櫻與劉一民和倪華之間的感情糾葛。因此,她說話很謹慎,絕不說容易引起唐星櫻或者是劉一民不快的話。

蝴蝶就不同了,人長的絕頂漂亮,又是一派明星范兒,自從見到劉一民後發現劉一民一直沒有和她說話,一味和何香凝、梁漱溟、歐陽予倩、柳亞子、茅盾等人說話,還說的有滋有味,突然就產生了一種被冷落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