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九章 松遼戰役(四)(1 / 2)

洮兒河兩岸土地肥沃,是洮南的糧倉。

這個時候,雖然洮兒河還結著厚厚的冰,但是如果細心傾聽的話,已經能夠聽到冰層下面有輕微的流水聲了。看來,春風就要給美麗的洮兒河破冰了!

東巴喜套堡位於洮兒河北岸的洮昂鐵路旁。

自從我軍占領四平後,四洮鐵路的運營就已停止了。與四洮鐵路連接的洮昂鐵路的客運、貨運也不得不停止,這個時候在鐵路上跑的那都是軍列。

松遼戰役第二階段消滅日軍第五軍的惡戰就在東巴喜套堡打響了!

日軍第五軍南下大軍最早趕到東巴喜套堡的部隊是騎兵第三旅團和偽蒙軍的兩個騎兵師的先頭部隊。

日蘇遠東戰爭中,喬巴山指揮蒙古人民軍與蘇聯紅軍配合作戰。遠東紅軍失利退往外興安嶺以西地區後,日軍進占蒙古地區。蘇聯人民軍殘部隨蘇軍撤退,日軍隨即在蒙古組建蒙奸武裝。小鬼子依照組建偽滿國防軍的辦法,動員日本退役軍官並調派大批現役軍官充任偽蒙軍各級軍官,竟然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拉起了偽蒙軍隊伍,並迅速在蒙古各地組建偽維持會等基層政權。

隨第五軍主力返回東北的兩個偽蒙軍騎兵師,總兵力也就8000人左右。從蒙古草原突然來到科爾沁草原,對這些蒙古人來說,是一種極大的享受。因為歷史上北方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皇朝的幾個民族,都是東北亞少數民族。他們往往在蒙古高原、內加爾湖、西伯利亞一帶度過弱小的童年,翻越大興安嶺進入松遼平原後發展壯大,然後經過一、二百年的發展,再翻越燕山山脈。俯視華北、中原大好河山。對於這些游牧民族來說,呼倫貝爾草原就是他們的演出後台,他們在那里化好妝、准備好台詞,這才來到水草豐美、第十平坦的大科爾沁草原進行演出。把劇情一步步向關內推演,展開一幕幕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美麗的科爾沁草原,對於蒙古人來說,那就是一個美麗的夢想!

沿著鐵路、公路兩側向東巴喜套堡馳來的兩個偽蒙古騎兵師的先頭部隊的士兵們,穿著和偽滿國防軍一樣的服裝,排成長長的行軍隊列,把戰馬打的飛快。有的士兵還在馬上高興的嗷嗷亂叫。可惜他們不是蒙古英雄,是蒙奸!

日本人在東北干了很多壞事,但是他們隱蔽的深,許多東北人對日本人的凶殘性認識不足。這主要是因為日本人修鐵路、公路、軍事要塞,都抓的是華北東北的勞工,這些勞工絕大部分都是一去不復返,埋骨於深山老林里的萬人坑中,一般的東北老百姓很難察覺。相反。日本人在東北天天宣傳偽滿洲國經濟建設取得的成績,宣傳日軍取得的戰績,進行奴化教育。關東軍在東北的軍紀也算比較好,主要力量放在打擊反滿抗日分子上,加上關東軍在日蘇戰爭中大勝,日蘇兩國簽訂日蘇中立友好條約,偽滿洲國名義上收回了蒙古和遠東領土,關東軍的欺騙性就更強了。這不,我軍都秘密攻占洮南城了,關東軍第三騎兵旅團和偽蒙軍兩個騎兵師這一路行來,途中短暫歇腳的時候,還能得到偽地方政權那些哈巴狗們提供的熱湯熱茶供應。行軍還算順暢。

日偽軍騎兵愉快的旅行在東巴喜套堡戛然而止!

此時,劉、羅率領的東北人民抗日民主聯軍主力已經全部在洮兒河一線完成隱蔽集結,在洮兒河北岸圍繞洮昂鐵路和公路,形成了一個長達20里的三面設伏、向北張開巨口的大型喇叭狀伏擊陣地,就等著第五軍南下主力來上菜呢!

日軍第三騎兵旅團和偽蒙軍的兩個騎兵師從昨天晚上開始南下,到白城子短暫休整後。沒有多停,繼續南下。飯村襄中將是把騎兵部隊作為側翼掩護部隊來使用的,實際上就是搜索和警戒,保證主力行軍安全。

騎兵的後面,是戰車第二旅團和第五軍主力長長的汽車組成的行軍隊伍以及在鐵路上奔馳的一列列軍列。

扼守洮兒河正面陣地的,是陳大勇率領的七縱主力。

日偽騎兵先頭部隊快馬加鞭趕到東巴喜套堡的時候,帶隊的鬼子騎兵中隊長村樹大尉心生警兆,揮手止住了正奔馳的隊伍,滾下馬鞍,讓戰馬伏下身子,自己躲在戰馬背後,舉著望遠鏡觀察開了。

這一帶村樹大尉路過過幾次,地形都很熟悉。讓村樹大尉心生警兆的是,東巴喜套堡周圍洮兒河邊的農田上怎么有那么多的秸稈垛子。村樹大尉知道,這洮兒河兩岸地肥水美,是有名的糧倉,盛產玉米、高粱、大豆、小麥,地主多,大牲口多,象玉米秸稈、麥秸都是牛、騾子、馬的越冬飼料,用鍘刀鍘碎,拌上精料,戰馬都可以吃。他的騎兵部隊在這一帶行軍宿營的時候,就是用這種飼料喂養戰馬的。因為是寶貴的越冬飼料,而且也可以當引火用的易燃柴火,本地老百姓一般都會將秸稈垛子垛在場院里,這個時候洮兒河邊的天地里竟然出現這么多的秸稈垛子,實在是太蹊蹺了。

村樹大尉的懷疑是正確的,那根本就不是什么秸稈垛子,而是偽裝過的八路軍的炮兵陣地,隨時可以卸下偽裝、投入戰斗。

第三騎兵旅團主力曾經在山東被我殲滅過,屬於關東軍重建部隊。重建的騎兵第三旅團參加了日蘇戰爭,經受了大戰鍛煉,戰斗力非同一般,偽蒙軍兩個騎兵師就是他們一手訓練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