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二章 狗皮膏葯(1 / 2)

劉一民是在抵達扶余車站的時候,得知山田乙三下令日偽重要機關撤離長春的。

電報是趙勇剛和魏拯民從長春城里發出來的。

長春城里日軍的特種情報機構的無線電偵測車活動頻繁,趙勇剛他們一般情況下都是隔一段時間才給總部聯系一次,以免被日軍發現。現在是特殊情況,趙勇剛他們才不顧一切的緊急發報,報告長春城里的重大變故。

殘月彎彎,寒星點點。

羅榮桓望著滾滾車流,沉聲說到:「一定是日軍發現了我們的行動,以第五軍名義迷惑日軍的辦法不靈了。不過不要緊,我們已經到了這里,就算小鬼子發覺,從四平前線撤回長春也已經晚了。長春將會成為我大軍層層圍困中的孤城,解放長春只是時間早晚問題,沒有什么大不了的!決心不能變!」

羅榮桓這是在鼓勵劉一民!

其實哪里用得著他鼓勵,劉一民的決心是不會變的。大兵團作戰,主帥的決心豈是能隨便改變的?再說了,這么大規模的部隊運動,再好的隱蔽偽裝也只能騙得了一時。日軍又不是傻子,不可能長期蒙在鼓里的,他們有的是手段來識破我軍的計謀。就這,劉一民心里就已經謝天謝地了。因為我軍先頭早已越過扶余,正在向農安前進,主力部隊抵達順利扶余,距離長春就很近了,不要說用火車、汽車運兵了,就是步兵強行軍,一天一夜也可以趕到長春。長春啊。那可是日偽在東北的統治中心,奪取長春意味著什么?嘿嘿,小鬼子在東北的統治怕是快到頭了!

劉一民眯著眼看了一眼天邊的殘月,笑吟吟地說到:「松花江就要解凍了,東北的春天就要到了。我看啊,該著手春耕備播了。今年東北的春天,相比比往年要來的更早一點呢!」

說話,劉一民臉色一端。對跟隨在身邊的**風吼道:「記錄命令:一、敵情通報:我東北人民抗日民主聯軍主力繼消滅日軍第五軍主力後星夜東進,現已抵達扶余地區,距離長春不足120公里。與四平日軍主力距離長春距離基本等同。長春關東軍司令部已得悉我軍主力東進,現正緊急撤離長春各日偽重要機關。據此敵情判斷,日軍對錦州、四平、撫順、安東方向之攻擊行將結束,東北戰局將迎來新局面。二、劉、羅、葉首長率主力東進之作戰目標為在長春城外與四平、公主嶺之間迎戰日軍中路主力,徹底殲滅之。為實現這一扭轉東北戰局的宏大目標,茲命令趙山率第八縱隊、第十一縱隊全力向日軍朝鮮軍發起積極攻擊,拖住日軍,使其不能迅速後退,在安東地區建立鞏固陣地;王南湖指揮第十二縱隊積極攻擊日軍南下之西路主力,使其不能向西增援日軍中路主力;四平方向之王建安第九縱隊。要發現不怕犧牲精神,拖住攻城日軍,使其不能迅速集結、撤退,盡量遲滯其返回長春時間。哪怕是能拖住半個小時就是勝利;劉建立、張洪濤率領二縱、六縱抵達四平後,必須立即投入戰斗,向日軍發起全面進攻。拖延其返回長春速度,消耗日軍;陳士渠指揮之第十縱隊和符竹庭之錦州警備區部隊,應以最大決心堅守錦州,一旦我主力圍住日軍中路主力,應防止進攻錦州日軍狗急跳牆、拼命進攻。必要時,准許陳士渠、符竹庭、王丙三指揮部隊放棄錦州突圍。待我軍圍殲日軍中路主力得手,攻擊錦州日軍必然撤退,屆時十縱應尾擊其後衛部隊,迫使日軍快撤,但應注意不要被日軍殺回馬槍。三、率領我主力先頭部隊之李凌風,應嚴防日軍破壞鐵路、公路橋梁,以最快速度向長春方向疾進,並與隱蔽在長春的趙勇剛、魏拯民聯系,打開進入長春通道。四、我主力進攻長春之第一梯隊一縱、三縱應以最快速度挺進長春,在特戰司令部配合下,殺進長春城,迅速清剿長春殘敵,並以長春為依托,迎戰日軍中路主力。我主力第二梯隊之四縱、五縱、七縱、騎縱、炮縱務必加快行軍速度,加入會戰!五、決定東北命運的大戰開始了,為了實現我軍總體戰略目標,已經付出了巨大犧牲的王建安九縱、王南湖十二縱要發揚不怕犧牲、戰斗到底精神,象狗皮膏葯一樣,死死地粘住當面日軍,讓其不能迅速脫離戰場,全力後撤,為我主力拿下長春、迎戰日軍主力爭取時間!」

劉一民下達完命令,讓**風復述一遍,然後在記錄本上簽上字,遞給了羅榮桓。

羅榮桓飛快地簽上自己的名字,命令**風立即拍發。

劉一民的命令下達到死守四平的王建安手里的時候,正是日軍最後瘋狂進攻的時候。

劉一民率軍西進雙遼的時候,留下輜重旅和工兵旅一團駐守四平,王建安率領九縱退回四平時,多虧有輜重旅、工兵一團接應和提前構築工事。不然的話,日軍主力銜尾急追,九縱很可能在四平城里立足不住。

激戰到這個時候,九縱、輜重旅、工兵一團都是傷亡慘重。被辦法,打仗就有犧牲,日軍兵力那么龐大,又有關內戰場上極少見到的龐大的裝甲集群,以九縱的兵力能從公主嶺支持到四平都已經很不簡單了。那都是烈士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

一天一夜之間,王建安的鬢角長出了幾根銀絲,在電燈照耀下顯得分外刺目。

九縱從公主嶺一線撤到四平後,在四平外圍依托工兵一團構築的工事頑強阻擊。但是。戰壕也好,土木結構的掩蔽部也罷,在日軍高強度的空中轟炸和那么多的大炮的猛烈轟擊下都顯得異常脆弱,小鬼子還不停地投擲白磷燃燒彈,把陣地變成一片火海,為了減少損失、保存有生力量,王建安果斷命令主力撤進城里堅守。這里面有個原因。日軍一直保存有重新奪回遼寧的幻想,在前一階段對沈陽、大連等地的轟炸中,並沒有對工廠等重要目標實施空襲,也沒有在城市投擲白磷燃燒彈。王建安就是要利用日軍的這種幻想,在城里與日軍巷戰,反復爭奪,消耗日軍,拖住日軍。等待主力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