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二章 激戰長春(三)(1 / 2)

隨著河邊正三的一聲命令,加油、補充彈葯結束的日軍戰車集團,在戰車第二師團師團長岡田資中將指揮下,在東西寬大三、四公里的正面,向三縱陣地發起突擊了!霎時間,大地都為之震動,一隊隊日軍戰車、裝甲車轟鳴著,大開著車燈,卷起一陣陣塵土,朝著三縱陣地駛去。

長春激戰從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

手表上的指針清清楚楚地指著4點31分,三縱七旅19團團長牛亮子看著手表,抬頭看了一眼黎明前黑夜中鬼火一樣閃閃爍爍的日軍車燈,張嘴就是一句:「小鬼子真乖,真的是用裝甲集群突擊了!」

劉一民檢查三縱陣地的時候,三縱的旅、團干部都跟著。牛亮子是三縱最精銳的19團團長,自然是跟在身邊了,對劉一民的指示聽的很清楚,並且按照縱隊、旅部的命令重新調整了部署。

這個牛亮子,就是劉一民湘江之戰後西延整軍時帶頭訴苦的那個紅軍戰士,在茅台鎮拒絕用茅台酒洗傷口的就是他。長期的征戰生涯,牛亮子早已成為我軍的特等英雄。山東主力擴軍整編時,戰功突出的牛亮子由教三旅教七團一營長升任擴編後的三縱七旅19團團長。

按照劉一民的指示,三縱司令員李清把全縱最精銳的七旅放在正面阻擊防線上,八旅、九旅和縱隊直屬部隊在城內隱蔽,准備打巷戰。七旅旅長楊炎、政委丁傑生把最精銳的19團擺在第二道防線上。第一道防線上集中部署了全縱隊的高平兩用炮、高射炮、九二步兵炮和火箭筒,統一歸第二道防線上的19團團長牛亮子指揮。

此刻,牛亮子就在第二道防線上倉促搭起來的團指揮所里,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夜色中鬼火漂移一樣的日軍裝甲集團,手里的信號槍槍口已經指向了天空,靜等著日軍裝甲集群的坦克、裝甲車進入射程。

大地在日軍裝甲集團馬達轟鳴中震顫,牛亮子饒是身經百戰也不由一陣心驚。他想不到小鬼子竟然下了如此大的本錢,看那架勢。小鬼子的坦克怕的有好幾百輛。僅憑第一線的反坦克火力怕是扛不住的。阻擊一陣就得撤,到第二道防線上借助反坦克雷和電起爆炸葯繼續阻擊消耗敵人。無論如何不能把反坦克火力消耗在第一道防線上,那樣的話,這仗就沒法打了!

鬼子坦克集群上來了,第一道防線前的曠野被車燈照的亮如明晝。這個時候,牛亮子手里的信號槍打響了。三發紅色信號彈升上了天空。

陳漁是山東廣饒花官鎮人,由於有小學文化程度,參軍後進了編練司令部的炮兵新兵訓練隊。三個月訓練下來,成了一名觀測手,分到了教三旅炮兵團。幾次戰斗下來。陳拴住就成了觀測手、彈葯手、炮手等全能炮兵戰士,被提拔為班長。他的炮兵班,是專門對空射擊和打坦克的高射炮班,編入了三縱七旅,作為專門打坦克的平置高射炮使用。

這個時候。陳漁已經指揮戰士們上了炮位,高射炮口指向了距離陣地尚有1000米左右的一輛日軍坦克,靜等開炮命令。

陳漁炮班的高射炮是從防空旅淘汰下來的。這是一門大正11年式75mm高射炮,用於野戰防空、要地防空,口徑75mm,炮管長度2562mm,俯仰角度0度+85度,方位射界360度,炮彈重量6.5公斤,炮彈初速每秒525米,全炮重量2061公斤,對地射程10900米,對空射程7900米,對空射高6650米。這是日本陸軍第一種高射炮,研制出來的時候十分先進,但這個時候早已落後,用來對付速度越來越快的飛機已經不適應了,只能當作壓制火炮使用,用來炮擊地面目標。

炮彈初速慢,打飛機不行了,用來打坦克卻是綽綽有余。

高射炮平置打坦克,是劉一民傳授給部隊的。這是一個技術活,並不是說繳獲日軍高射炮後就可以馬上用來平置打裝甲目標,那是不行的,必須得進行技術改進。這個技術改進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必須生產出高射炮使用的穿甲彈或半穿甲彈,因為日軍的高射炮使用的炮彈都是防空用的定時引信爆破彈,打汽車和火車車廂還可以,打有防護裝甲的坦克就不行了,侵透力不足;另一個是必須在高射炮上加裝專門打坦克用的瞄准鏡,原因是日軍高射炮上的瞄准鏡是專門防空用瞄准鏡,刻度與打坦克用的瞄准鏡刻度不同。這一點,小鬼子就不如德國鬼子,德國鬼子的88mm高射炮本身就有打坦克功能,瞄准鏡是雙目瞄准鏡,既有防空炮擊刻度,又有打坦克的刻度。小日本鬼兒干什么事情都喜歡節省材料,加上中**隊很少有坦克,小鬼子的高射炮就只能防空了。

劉一民有思路,曾照、比爾?克萊門他們有技術,高射炮平置打坦克的難關早就解決了,而且在戰場上已經大放異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