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1 / 2)

嫡皇孫到底怎么算,這倒有人有爭議。韓王是庶皇子,那他的嫡子算不算是嫡皇孫?不過皇帝如今還年富力壯,說句不中聽的,十年內沒大可能有意外,故而皇孫們的嫡庶便不算重要。水花霖打小生得粉雕玉琢,又聰明伶俐,即使太上皇並不喜愛水浮這么個孫子,對這位重孫卻是疼到心尖上的,還把曾孫帶到宮里自己教他寫字。水花霖年紀雖小,卻能仿得一手太上皇的好字,模樣又好,不怪上皇偏疼。

太祖皇帝粗人出身,太宗皇帝、上皇、皇帝,包括幾位皇子的模樣都只能算的上中上之姿,全靠著一身氣度壓人,像水汲那樣的,雖然俊秀,然而氣質偏柔,叫人覺得他過偽,又過弱,即使上皇年紀大了,想起嫡長子的好了,把他給招進京里來,偏偏這個孫子又和林沫生得一模一樣,讓他不得不多想,就是後來回過神來,看看水汲那模樣,再不喜歡林沫也得承認,縱然生得一模一樣,論起精氣神來,林沫卻是要壓他不知多少的。

水花霖遺傳了呂王妃的漂亮五官,但眉『毛』、鼻梁卻同水浮一個模子里翻出來的一樣——他也會長,全遺傳了父母的優點,只是水浮的眉眼、整張臉的輪廓太過普通,沒多少人注意到他的這些閃光,是以當崇安王牽著林沫的衣角跟著他走動時,還有人心里暗暗嘆一聲,秦王的嫡長子,竟神似林沫!

林沫也覺得頭疼。

崇安王早過了啟蒙的年齡,這位小皇孫的早慧他也是有所耳聞的,已經可以教授四房的那些學生時能惹的?大家眼里的好差事在他看來,只不過是個燙手山芋。

第一個反應過來的就是齊王,他倒是和氣,甚至有意讓林沫也收下他庶子的束脩,卻不動聲『色』地撇開了和林沫的干系——雖說水浮和林沫去年不知因何故生了間隙,但這兩人的氣場卻十分地吻合,難得有合作,也是默契十足,甚至政事之上,簡直到了同氣連枝的地步。這沒辦法,當年水浮去山西時就說了此子必成大器的話,林沫還在守孝呢,他救巴巴地結識去了,還趕在韓王前頭,這二人又是一般的不懼權貴,縱然私下有隙,朝堂之上卻沒發生過任何口角。

而這次方平蘊一案,簡直讓以為越走越遠的靖遠侯和秦王,又走到了一起。

當日林沫沖關一怒,聲勢浩大地去方家找說法的時候,不是沒差人來找過他。但是水瀛到底是多慮了,沒敢太明著得罪姑姑同太傅。於是大出風頭的只剩一個水浮。其他人想分一杯羹,才發現,局勢只掌握在水浮一個人手上罷了。

三哥從來是這樣的人。[]紅樓之林氏長兄211

不怕得罪人,認定了什么事,絕不會輕易就說怕字。

更可怕的是父皇的動作。

皇孫封王,是什么意思?

水瀛咬著牙,他永遠都是晚了三哥一步,從一開始就是。

和水瀛一樣咬牙切齒的還有水汲。他從一出生起,就遠離了京城的權勢場,這注定了沒辦法同那些那些已經積累了自己的勢力的皇子多親近。就是韓王,也不過是對他客氣有余,從未起過將他收為麾下的念頭。幸好有一個水淯。水淯的母族十分強盛,而他這個人的『性』格有相當地軟弱,耳根子極軟,非常好拿捏。若是將來他能榮登大寶,水汲毫無疑問是能沾上大光的。

眼看著方儉不中用,王子騰就要接過內閣的大權——這位到底是他愛妾的親舅舅,峰回路轉,內閣位置沒有絲毫調整,反而水花霖封王,幾乎是要昭告天下儲位所在。

更讓人意外的還是皇孫師傅的選擇。

誰都知道一干年輕大臣里頭,皇帝寵信林沫。但究竟寵愛到了什么地步?大家伙兒可算是知道了。得多想重用他,才會放著翰林院那些大儒不用,任命林沫這個嘴上無『毛』、辦事沖動的小鬼?

「王爺怎么看?」呂王妃又有了身孕,自然不能多『操』勞,不過事關兒子前程,她也不得不問一聲。饒是水浮這樣矜持冷靜的,自打花霖封了王之後也沒能放下唇角,未成年而封王,花霖獨此一家,不過倒也對王妃道:「尚不知父皇心思,不過,咱們不要妄自揣度才好。」

呂王妃自然是省的:「陛下的心思那是我們小輩能猜的?我不過是問問,花霖跟著靖遠侯讀書,可是有什么深意?」畢竟現在受寵也沒什么大用,將來兒子的前程,還是得看他的本事和學問。小孩兒如今瞧著聰慧,日後的造化卻是要看師傅的。水浮安慰她道:「本朝史上最年輕的狀元郎,多少人求還求不得呢。他的文章你沒讀過,也該聽人議論過。」

何況,他其實是心里有數,父皇把林沫推到了這么一個風口浪尖上來,其實是為了叫他暫避此次糧稅改革的風頭,也是給他點事情做,別再一個勁地盯著賬本子找他親近臣子的茬了。

呂王妃仍是憂心忡忡:「他的『性』子呢?」

水浮笑道:「唯有這個,不必擔心。」

林沫在朝廷上的態度那的確是堅硬如鐵的,縱然人人都說過剛易折,他卻沒有任何改變,時時刻刻地挺著腰,昂著頭。只是這之後呢?下了朝以後,卻沒人會否認林沫是個溫和有禮又知情知趣的年輕人。他甚至不必多說,憑借那張叫人如沐春風的臉,就叫花霖乖巧地聽話。

何況,作為先生,他也沒什么可挑剔的,溫柔又細致,並不欺花霖是小孩兒,去上書房上課時極有耐心,又教著花霖舉一反三,引古說今,本就是他的強項,至於刨解時政——這個學生才多大,遠不必擔心這個。[]紅樓之林氏長兄211

反正水浮自己考校著,是覺得長子進步極大的。

只是這並不意味著在上書房里看到兒子牽著林沫的衣裳,一步一步緊緊黏著的時候能夠心無芥蒂。

養了這小崽子這么些年,誰才是他爹呢?

偏偏水花霖一門心思地黏著林沫,做先生的待他卻與其他學生沒什么不同。韓王有一子,名叫瑞文,乃是當年承乾殿大宴喝醉了酒,誤把宮里當自己府上,看著一個宮人挺像自己侍妾給用了方得的。皇後倒也仁厚,沒因此責備韓王,反倒把小宮女拾掇拾掇,親自去勸說了,一頂軟嬌給抬進了韓王府,只是當年就趁著選秀,又給韓王指了兩個側妃。那小宮女到了韓王府,誰能給她好臉『色』看?戰戰兢兢地生下兒子就去了。韓王本就不喜歡這個差點給他帶來大災難的孩子,不過給口飯吃,樣的話就行。事關皇家聲譽,做爺爺『奶』『奶』的也不大理這孫子,大家都有的賞自然短不了他的,額外賞給小孫子東西的時候,就往往忘了這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