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行政與司法(1 / 2)

資本大唐 北冥老魚 1572 字 2020-08-27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資本大唐最新章節!

國號之爭持續了近一個月,兩派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後李愔實在受不了了,在他看來,定什么國號無所謂,關鍵是能否建立一個為百姓謀取福利的政體,讓所有人都真心的擁護自己的統治,所以最後他也懶得再動腦子,直接將國號定為「齊」。(百度搜索:看小說//.suimeng.

定下國號後,接下來也就是舉行建國大典了,不過李貞和李惲卻沒有和李愔同時建國,而是將建國的曰期排在了後面,這主要是因為他們要親自來參加李愔的建國大典。

貞觀二十三年二月十四號,李愔在台灣登基稱帝,國號大齊,立蕭文心為皇後,嫡長子李冕為太子,其余武媚娘、王惜君、崔夢雪和金勝曼四人,則為貴妃。

除了後宮之外,李愔對文武百官也是大加封賞,不過對於齊國的行政與軍事結構等方面的問題,卻又引發了新一輪的爭論。

比如在行政方面,不少人都建議照搬大唐的三省六部,認為大唐之所以強盛,主要就是因為這一套比較成熟的行政結構,甚至官員也很少發生貪污受賄的情況。

但是這個提議卻遭到王安的激烈反對,並且還一針見血的指出,大唐的三省六部制雖然不錯,但是這種制度只適合農業國家,現在隨著大唐工商業的發展,使得大唐的行政制度已經成為阻礙經濟發展的源頭,這也是為什么大唐擁有更多的人口和土地,但是在工商業方面卻還不如台灣等地的原因。

對於王安的意見,李愔聽後也十分的支持,中原王朝向來以農立國,行政機構自然也是為農業服務,比如六部分別是吏、戶、禮、兵、刑、工,但卻唯獨少了一個農部,這其實是因為這六部的存在,主要就是為農業所服務。

不過李愔從一開始,就不是走的以農立國,而是更接近後世的以工商立國,農業雖然重要,但是對經濟的發展卻遠不及工商業的貢獻大。也正是因為如此,大唐的三省六部制的確不適合搬到自己的齊國,最多在某些方面做一下參考罷了。

想明白了這些,李愔終於決定支持王安,同時也有一批有遠見的官員被王安說服,這使得反對照搬一派的勢力大漲,最後齊國的文武官員終於達成一致,暫時保持原來的行政方式不變,不過官員的稱謂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首先,王安以前是齊王府的王傅,但其實干的是宰相的活,所以齊國成立後,李愔第一個封王安為齊國首相,統領百官,陸洪為副相,做為王安的助手。不過為了防止首相專權,李愔參考後世的制度,限定了首相的擔任年限,每屆首相的年限為四年,而且最多連任兩屆。至於首相的任免權,暫時由大齊的皇帝陛下,也就是李愔提名,然後再由百官表決,超過半數以上才算有效。

確定了首相後,剩下的也就簡單多了,緊隨其後的是各個行政機構的升級,比如工商部、外交部、教育部、國防部等等,這些名稱雖然是李愔從後世照搬過來的,但其實卻都是結合齊國的實際情況而設立的,各個部門負責的情況也與後世有著相當大的區別。

其中工商部的部長由王子豪擔任,而外交部的部長很重要,李愔將澳洲的唐義識調回來擔任,教育部的部長由李淳風的弟子謝純擔任,國防部和軍事有關,雖然只負責軍隊的行政和後勤,對軍隊並沒有指揮權,但卻也需要懂得軍事,因此李愔任命劉仁軌擔任,另外還有其它各個部門的部長,也都分別由心腹大臣擔任,而各部的部長與首相組成了大齊的內閣系統。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官員的任免雖然是李愔和王安事先商量好的,但是之後卻是由王安以首相的名義,將官員的名單呈給李愔,而且名單上還故意有幾個人的職位與原來商定的不同,然後再由李愔改過來,並在朝會上公布。

這種做法雖然看似好像很虛偽,但卻在實際上尊重了大齊的法律,同時也給後來的首相和君王做出一個表率,規定了雙方在組建內閣時所欣賞的角力。甚至李愔也正在准備讓人編寫一部真正的憲法,將自己和首相的權力都做出明確的規定,以此來達到限制君權與相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