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佛教密宗(2 / 2)

看到滿朝大臣的神色,赤德松贊顯然也知曉這點。便適可而止,沒有繼續論說。

神色轉而一變,渾身氣勢暴漲,儒雅的氣質瞬間變得精悍之極。顯露出一身強悍的武道修為。對著太宗躬身行大禮。

「陛下,我吐蕃盛行的佛學非時大唐中的天台宗等只以禪言理念之說的宗派,乃是密宗,其密宗修行乃是以手印真言配合身體修煉,可助人突破武學之道!成就無生武道。

在下知道中土武學盛行,但是如今天下武學之道以武聖為尊,不可突破。但修我密宗卻可以突破武聖之道,成就地變境界,直追無上武道。」

赤德松贊的話一說完,滿朝文武頓時神色一凝,武將眼中更是精光暴漲。

如今武學之道衰落,便是因為無法突破武聖,成就地變的境界,如果這密宗真有此等方法,無疑為武學之道開辟了新的道路。早就武學盛世。

看到滿殿的文武神色,李沖不禁暗贊這佛教果真厲害,學術信仰難以真論,便另辟蹊徑,以武學誘導,要知道大唐雖然以文取士,文治天下,但守土擴疆確屬武備兵事。

即使大儒也注重武道修煉,儒家六藝就要是有提倡武道修煉的。

如今在這巨大的誘惑之下,保不准會有一些大臣同意密宗傳播,一旦修煉密宗武道之法,必然會受到密宗佛學影響,潛移默化之下,佛學之道也就能在中土傳播了。

如果此法真實可行,一些為了突破武道瓶頸之人,甚至不得不去修煉佛學。如此佛學便徹底在中土扎根,即使想滅佛也無法滅殺了。

這一點不禁李沖想到,太宗和一些大臣也想到了這點,眉頭微微一簇,顯然都在思考這件事。

看到滿朝大臣的神色,赤德松贊不禁心中微微一喜。繼續說道。

「在下資質魯鈍,修煉不足十幾年,但是在密宗真言咒語的配合下,已然有所成就。也聽聞大唐皇子武道高深,今日向大唐證明此法可行,也正好借此機會向大唐皇子們切磋,求教中土武學之道,所以在下就在此斗膽向大唐各位皇子求教一二。」

說完這些,赤德松贊往前一踏,一股巨大的信心沖天而起,全身氣勢暴漲,頭頂中一股精氣沖天直上,猶如狼煙一般。

「精氣狼煙,武聖!」

看到赤德松贊的氣勢,精氣猶如狼煙直沖九霄,殿中大臣神色俱震,竟然是武聖中期。竟然會有如此年輕的武聖,一時之間,眾人心中莫不驚駭擔憂。

同時也對佛教密宗的的武學之法信了幾分。

看到巨大的狼煙,太宗神情也是微微一凝,好年輕的武聖,好強大的氣勢。不禁將眼光望向堂下眾位皇子。

這時候滿殿的大臣也將目光轉向了殿中的皇子。蠻夷小國挑戰諸位皇子,如果不應戰則弱了我大唐威嚴,損了大唐的聲威。

只是諸位皇子年紀甚輕,如何能在弱冠之年成就武聖境界。一時間,心中莫不擔憂。

這時候滿殿皇子也是心中忐忑不已,瞬時間有些惶恐不安。

當看到滿朝大臣的眼光,更是變得局促不安。

眾皇子中都年紀輕輕如何能成就武聖,更何況是精氣狼煙的武聖中期。

戰敗,那么丟的就是大唐皇室的威嚴,在這天下群儒面前一旦丟了顏面,更意味著失去了皇位的爭奪資格,一時間眾皇子怎能不驚懼擔憂。

李沖望向赤德松贊則是微微一笑,赤德松贊能有如此武道成就即使應該得益於佛教的一些大能,即使密宗真言咒語如何厲害,也不可能這么快成就一個武聖。

自己成就武聖,也是因為一連番的奇遇,甚至在生死之中得來的,這么多的奇遇機緣如今也不過才武聖中期而已,只不過自己的武道戰力強悍之極點。

所以對赤德松贊到沒有那么敬佩和恐懼。

對於朝著眾皇子的神情,李沖也盡收眼底,武道最重精神意志,未戰而先怯,已然是敗了。看來為了大唐的威嚴也為了能更快獲得滿朝大臣的認可,只有自己迎戰了。

決定大戰的李沖這時候眼睛猛然瞥見太子的神色,不禁神情一震,這位太子李承乾雖然神色不動,但是全身氣勢竟然在慢慢上升,一股滔天威勢直沖天際,頭頂中一股驚天精氣如狼煙般轟然而上。威力甚至不下赤德松贊,隱隱與之有分庭抗衡之態。

望向赤德松贊的眼神更是戰意盎然。猛地一步踏前。冷然喝道。

「那就由本王就來領教下吐蕃王子的高深武道!」

(感謝冰零春秋的打賞,蘭蠟的支持。請大家繼續支持,點擊收藏,推薦支持。你們的支持就是我不盡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