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有計才(1 / 2)

寒門貴子 地黃丸 1371 字 2020-08-29

聽完了何濡的話,徐佑陷入了沉思當中。孫冠將天師道的未來壓在太子身上,這是很有可能的事。若真是如此,他突然傳諭天下,加征租米錢稅,並且是這么大的數額,想來金陵城中,一定發生了什么重大的變故。

不過徐佑坐困錢塘,耳目伸不出十里之外。就算金陵有了變故,等傳到自己耳中,也已經是昨日黃花,於事無補了。

「明日我去會一會顧飛卿,他是顧氏的人,又任錢塘令,不管是官方還是私人的消息來源都比較靈通,應該會知道點內幕。」

何濡搖頭道:「那也未必,朝中若有大事,需等皇帝下詔、台府附議之後,才能通過驛馬傳達各州,再從州郡下發到各縣,所費時日比民間的謠言流傳還要多。至於顧氏,向來不以這方面見長,可能會比官方得到的消息早一點,但也早的有限。」

魏晉南北朝時還沒有邸報制度,消息傳播的途徑十分匱乏,官方的也就是布告、露布、檄文和榜單,再就是用郵驛制度傳送官文和詔令。而民間的消息傳播還保留著濃郁的兩漢色彩,多是通過童謠傳唱和謠言流傳這兩種辦法,既簡單,又缺乏技術含量。

一直到了唐朝建立了進奏院,信息流通才有了極大的改觀,不過進奏院相當於後世的駐京辦,多是地方督府派到京城的眼線,受眾狹窄且有較高的門檻要求。真正屬於官報性質,面對整個士族階級的傳播媒介,要再往後推延數百年,到了宋朝時發行的邸報,才真正成熟起來。

「再者,你跟顧允的交情剛剛建立起來,猶如沙中城壘,弱不禁風,要是被他察覺你的用意,心中有了隔閡,對以後咱們的謀劃不利!」

何濡跟鮑熙的那次談話,鮑熙發出明確警告,只要不牽扯到顧允,他會對何佑在錢塘的活動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何佑雖然不怕他,但也知道這位老朋友不是好對付的人,除非萬不得已,或者別無他法,亦或利大於弊,才會考慮對將顧允拉到自己的戰車上來。

目前來看,還不到時候!

徐佑當然不知道這一點,但何濡的話也有道理,皺眉道:「那,該當如何?」

何濡眼瞼低垂,道:「若論消息靈通,誰人比得上商賈呢?更何況是背後靠著江夏王的大賈?」

「嗯?」

徐佑訝道:「你是說詹文君?」

「正是!」

徐佑猶豫道:「要是郭勉尚在,找他打探倒也未嘗不可。可現在這種情況,郭氏能夠勉強維持不倒,已是萬幸,怕是沒法子關心別的事了……」

「七郎難道沒有想過,為什么詹文君姿色一般,才學也一般,郭勉卻要寧可得罪杜靜之,也要同詹氏結親呢?」

「你是說?」

「郭勉的兒子郭禮敦厚老實,是個好人,卻不是個好兒子。讓他繼承家業,或者說以郭勉的野心和暗中所做的謀劃,一旦出了事,僅靠郭禮的智計,只能束手待斃。所以郭勉必然要為兒子挑選一個可以支撐起整個郭氏的兒媳。不管他因為什么發覺詹文君正是他想要的不二人選,但我想,以郭勉的眼光,定不會看錯人!」

「不錯!」

徐佑撫掌道:「記得咱們初次登門,遇到假冒詹文君的宋神妃,剛通報姓名,千琴就說了我在晉陵假死之事。當時我還起疑,詹文君一個寡居新婦,怎么對天下大勢了解的這般明白。現在想來,詹文君應該在郭勉的點撥和支持下,已經成為郭氏或明或暗的勢力中的一名極其重要的人物,所以才能在郭勉被捕之後,還保持著整個家族正常的運轉不受大的影響。」

「據傳詹氏這些年之所以興盛,詹珽不過是推出來的棋子,掩人耳目罷了,真正在幕後操控的是詹文君。以我觀察,此言應該不虛,而郭勉看重詹文君的,也該是她頗有計才!」

自漢至唐,度支鹽鐵漕運的主官常被稱為計相,所以善理財者也被譽為有計才。

古代懂經濟的人不是沒有,但大多是通過無數次失敗的經驗里總結出來的小竅門,並沒有受過系統的理論知識學習。最主要的是,就經濟學而言,此時的中國,還處在朦朧時期,偶爾出現一兩個驚才絕艷的人物,比如春秋之管仲,漢之桑弘羊,唐之劉宴,宋之王安石,明之張居正,但這樣的人都是不世出的奇葩,不能以他們的學識來評價當下的平均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