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跟誰說親(1 / 2)

下午的時候,去鎮上趕集的人都陸陸續續的回來了,有甩開兩條腿走路的,也有趕著自家牛車的,更多的是搭了鄭豐收的驢車。

鄭豐收今兒來回趕了好幾趟車,每一回車上都是挨挨蹭蹭的擠滿了人,人與人之間的縫隙中還堆疊著雜七雜八的許多東西,皆都是今日趕集的收獲。

臨近傍晚,雲蘿家的鋪子又開了門,在靠近大門口的地方一溜的擺放了兩個爐子,爐火緩緩的燉著,爐上的鍋里有醬色的鹵味在隨著沸水輕輕翻騰,濃郁的香味飄散得隔壁村子都能聞見。

村里又來了一輛馬車,緩緩的在鋪子門口停下。車簾掀開,一個青衫少年首先從里面跳了出來,毫不停留的直沖進鋪子里頭,著急的嚷嚷著:「好香好香!趕了一路正飢腸轆轆,偏還老遠的就聞見這個味兒,口水都快要關不住了!」

鋪子里的文彬驚喜的喊了來人一聲:「承表哥!」

袁承十分敷衍的沖他招呼了一下,也不用人幫忙,他自個兒抓起長長的筷子就伸進了鹵鍋里頭,毫不見外的一筷子戳出一塊黑紅油亮的鹵豆干,拿個碗來,又撈出一截肘子,雞蛋腐皮豬頭肉,很快把那大碗堆得滿滿的,他這才換了雙筷子,一邊吹著氣一邊大快朵頤了起來。

他吃了滿嘴的油香,還不忘沖扶了他祖父母下馬車進鋪子里來的鄭豐谷豎起拇指拍馬屁,「表叔家的鹵味最香,我在府城都找不到這樣好吃的。」

鄭豐谷咧著嘴笑,「喜歡你就多吃些,今日還特特多鹵了兩只雞,晚上送去你大舅公家里給你添個菜。」

鄭七巧瞪了他一眼,笑罵道:「一來這兒就沒了規矩,你表叔表嬸辛苦做出來,那都是要掙錢做生意的,倒是全進了你的肚子。」

袁承一口咬進大半個雞蛋,不服氣的說道:「我這是不跟表叔見外,不然送給我吃,我還得猶豫挑揀一下呢。」

鄭七巧伸手在他頭上拍一巴掌,「越說越沒正行了。」

低頭看到腳邊兩個胖乎乎的小娃娃正仰著腦袋好奇的看他們,頓時心里更添了歡喜,彎腰摸摸兩顆只在頭頂有一撮毛的腦袋,用最溫柔慈祥的聲音問道:「這是咱嘟嘟和小虎吧?眨眼就長高了好多,還記得姑婆不?」

兩個娃兒都懵懵的看著她,距離上次正月里的見面已經有大半年時間,他們還真不記得這個姑婆了。

所以他們好奇的看了看姑婆之後,又轉頭看向了袁承。

袁秀才低頭俯視著他們,嘴上「嘖嘖嘖」的,「他們這分明是聞香而來呀,看上我這碗里的鹵味了!」

說著就從肘子上夾了兩塊肉皮下來,分別喂進兩小娃的嘴里。

鄭嘟嘟和鄭小虎嘗到了濃郁的香味,大眼睛鋥亮,頓時兩只胖胳膊一張,一左一右的抱住了袁家表哥的大腿。

袁承一瞬間有些傻眼,倒是逗得鄭七巧「噗」一聲笑了出來,也不再管他們,而是轉頭環視起了鋪子,溫和的詢問劉氏:「生意可還好?」

劉氏稍微有些拘束,聞言忙回答道:「好,一早一晚,村里人和作坊的伙計們總會過來買些吃食,人多的時候都有些忙不過來。」

「忙就好,生意好了日子也能寬裕些,不過家里的田地也不可荒廢了,文彬往後科考也能是正經的耕讀子弟。」

劉氏連連點頭。

鄭七巧轉頭又看到雲萱和雲蘿在灶前灶後的煮起了點心,忙走過去,「可別忙活了,我們也就路過停下來說幾句話,過會兒就要去你爺爺和二爺爺家里。」

雲萱靦腆一笑,說:「不過是一碗點心,湯湯水水的也沒多少分量,姑婆你們趕了一天的路,若是等晚飯,還有得好等呢。」

說著就往翻滾著沸水的鍋里放入了干米面。

鄭七巧無奈的笑道:「你當是你爺爺和二爺爺家不會准備點心嗎?得是多大的肚子才能一口氣吃下三碗點心?」

雲萱笑著不說話,倒是坐在灶膛前頭燒火的雲蘿說道:「二爺爺他們去鎮上還沒回來呢,連鄭小虎都在我家,他家里就太婆和虎頭兩個人,姑婆還是先在我家墊墊肚子吧。」

太婆年紀大了,近來身體不大利索,虎頭可不是會給客人煮點心的細心人,至於她爺爺家……想讓孫氏給姑婆他們煮一碗好的點心吃,還是暫且歇一歇這個心思吧。

另一邊,鄭豐谷和劉氏也招呼著姑丈和鄭文傑、栓子進鋪子里坐下,前兩人進來了,栓子卻朝鄭豐谷拱手說道:「家里人應該都在等候,我就不進去了。」

鄭豐谷頓了下,道:「也好,今兒得了喜信之後,你家人就一直在盼著你回來,我就不耽擱你回家去了。」

劉氏飛快的挑了一碗鹵味送過去,「不是啥好東西,給你家桌上添個小菜。」

栓子連忙推辭,最終卻也沒有推辭過去,只能捧了那碗冒尖的鹵味朝鄭豐谷和劉氏道謝,又轉頭與捎了他一路的袁姑丈和姑婆道謝,然後轉身快步回家去了。

坐在灶膛前燒火的雲蘿清楚的看見他在轉身前,飛快的瞄了這邊一眼。

姑婆目送著栓子離開,不由感嘆了一句:「懂事知禮還踏實,中了秀才也沒見他得意浮躁,倒是個好兒郎。」

劉氏走了進來,聞言也笑著說道:「可不,小小年紀的卻格外懂事,這么些年來每日都起早貪黑的去上學,常為了省下兩文錢的車資從鎮上走路回家。休沐日也沒個歇息,割草打柴,空閑下來了還在家里教他的兩個弟妹識字,聽說前些年還跟先生學了那啥制筆,現在鎮上的書鋪子里都有他做的筆賣呢。」

姑婆越發感嘆,「如此還能這般年紀就考了那么個好成績,更加難得,少年英才,也不曉得定親了沒有。」

劉氏搖頭,「這個倒是不曾聽說過。」

鄭七巧撫掌而笑,「不知將來會便宜了誰家的閨女呢!」

雲萱站在鍋前將煮軟的米面撈了起來,低著頭默默的連耳根子都通紅了。

姑婆卻轉頭說起了別的事情,「說來文傑的年紀也不小了,你爹娘咋還不忙著給你相親說個媳婦?」

鄭文傑把目光從栓子離開的方向收了回來,被長輩問起自己的親事,也不由得紅了臉,有些吶吶的說道:「這個不……不急,我娘的意思是,等我此次中了秀才之後再……再說親事,會更好些。」

此時點心出了鍋,清湯的米面,配上濃香撲鼻的鹵味,吃得從府城趕了一路的幾人甚是滿足。

陸陸續續的,有村里人過來稱鹵味,看到剛從府城回來的鄭七巧他們,還有鄭文傑這個新鮮出爐的秀才相公,自是免不了閑話幾句,一時,這村口又熱鬧了起來。

但鄭七巧他們並沒有多停留,在門口與村民招呼了幾聲之後就匆匆告辭進村去了鄭大福家。

太陽終於整個的落了下去,食肆里的鹵味也賣得差不多了,一家人把東西都收拾了收拾,然後關門歇業,又拎上特意留下的兩只鹵雞,也進了村子里面。

月餅等中秋節禮已經提前幾天送過去了,這兩只雞是專門給今晚的飯桌添一道菜的。

他們雖已經分家三年多,但今天是中秋團圓節,與親長兄弟聚一起吃一頓晚飯自是免不了的,況且姑婆姑丈今兒也來了,怕是連太婆和二爺爺他們也都會過來團聚一起。

到老房子的時候,那里頭正熱鬧著,不僅有自家人,還有村里人來串門道賀的。鄭大福坐在堂屋正位上,滿面紅光的應對著一屋子恭賀,鄭豐年的臉上也掛著矜持的笑容,與鄉親們客套寒暄,一掃這三年來的郁郁失落。倒是鄭文傑,靜靜的陪坐在側,看似客氣有禮,仔細看卻能看到他眼中的不耐和煩悶。

寒窗苦讀十多年,他終於考上了秀才,但在最初的得意之後,他卻再次陷入到了一種無言的難堪之中。

三年前,袁承得案首,李繼祖也踩著最後的名額考上了秀才,村里一塊兒去的就只有他落榜,哪怕從沒人當著他的面說過難聽的話,但他知道,村里有許多人都在說他的閑話,看他的笑話。

這三年苦讀,又經歷了去年的再次落榜,今年他終於榜上有名,即便名次在倒數的第三位,可終究是考中了秀才,至此才終於算是踏上了功名的第一階梯。

卻偏偏為何還有一個李杜蘅?

家境不如他,用功不如他,年紀也比他小了三歲,卻是同科院試第六名。

十六歲的秀才,廩生,每月都能從官府領取錢糧,而他排名末尾,差點又落榜,憑什么?!

他恍惚有一種又被人狠扇了巴掌的錯覺,連眼前親戚鄉親的道賀贊頌聲都似隔了好幾層,有些聽不真切。

從外面又進來幾個人,屋里的人轉頭看去,紛紛招呼了起來,「老二來了?」

「人還沒見著呢,老遠的就先聞到了鹵香味,哎呦,這是拎了兩只雞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