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夜顧茅廬訪遺賢(下)(2 / 2)

宰執天下 cuslaa 1707 字 2020-08-30

王厚坐下了,韓岡也跟著坐下,心中得意而笑。根據他過去的經驗,把人騙來是最難的,而把人留下卻很簡單。

韓岡是故意慢待王厚,與其畢恭畢敬,還不如簡傲一點,至少讓王厚不敢輕慢,也多一點敬畏。依照世間的認識,越是有才之輩,越是盛氣凌人,王厚他應該能習慣。反正看王官人見到自己後的神色,對自家的評價應是落到了谷底,已經低得不能再低,只要表現得出色點,升上去一點便是凈賺。

也不問王厚來此的目的,韓岡直接找過一只干凈的酒碗,為王厚滿上,又說道:「廬山險秀,又近著江州,王兄德安人氏,真是好福氣。『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李青蓮妙筆生花,每次一讀此詩,便讓人對廬山神往不已。」

韓岡頓了一頓,王厚正想要開口插話。不成想韓岡又搶先一步,繼續道:「德安與廬山近在咫尺,又與千里彭蠡【今鄱陽湖】比鄰而居,萬里長江也在附近奔流不息。湖映山色,江水滔滔,如此勝地,世所罕有。若有機緣,還真是想去上一次。」

「江南是比關西要富庶。」王舜臣隨口帶了一句,他酒意上涌,也不顧王厚的身份了,「江州水土養人,據說那里的小娘子也比關西的水靈。」

「江南水鄉出美女嘛!」韓岡隨著身邊醉漢的口氣笑說了一句,話鋒又是一變,「不過……江州是人間勝地,卻不是建功立業的地方!」

被韓岡帶起了心思,王厚重重的點了點頭,又想說話,不想王舜臣已被韓岡的最後一句說得豪氣頓起:「秀才說得正是!要想立功,還要看我關西!」

韓岡卻搖頭,「治軍必先足食,足食必先養民。關西水土已遠不如漢唐時的富庶,一場大戰便能讓各路的糧儲耗光。沒糧沒餉,光靠關外輸送,空耗民力,朝中也難支持。」

「秀才說得是。」王舜臣立馬接口道,「俺還在延州的時候,吃過關東運來的麥子,也吃過蜀中的稻米,不過還是關中的谷子【注1】好吃。」

一番對話幾乎變成了韓岡和王舜臣的一搭一唱,王厚幾次要開口,都沒找到機會。

韓岡又道:「所以只有一個辦法能解決這個問題!」

「什么?」王、趙二人問道。

「屯……田……!」

「還有市易!」王厚終於能插上話了,他急急地說著話,仿佛要從嘴里迸出來,「在渭源開辦榷場【注2】,不但能抽取稅入,還能順便收些租佃,不用勞煩國中轉運。更能讓青唐諸多蕃部親附大宋,實是一舉多得。」

聽到這話,韓岡心中一喜:『終於套出底了。』

一直故意不讓人開口說話的機會,讓他壓著悶著,等到瞅准時機再稍稍放松,便會如王厚這般不由自主的將心底所想都暴露出來。韓岡他化用了一些自己所知的常識,又融入了一點不算出奇的見解,只通過話語的組織,把准了王厚的脈,就輕而易舉地套出了王韶的計劃。

渭源就是渭水的源頭,猶在伏羌城上游近三百里,已經深入被青唐吐蕃竊據的土地。看起來,在渭源開辦供蕃漢交易的榷場,便是王韶收服青唐、開拓河湟的第一步計劃。

既然已經了解了一點對方的底細,再因勢利導,或反駁,或贊同,把對話的主導權掌握在手中,騙過眼前的毛頭小子,太容易不過!

「沒錯!王兄說得正是!有錢有糧,方可出兵打仗。」韓岡先附和了王厚一句,卻又言辭懇切的說道:「不過兩件事都是要大費周折。須得緩緩而行,不可希圖一蹴而就。」

「是啊!」趙隆忙點著頭,「來往邊境有多少家回易商隊,還有他們身後的官人們,都是不想開榷場,會妨礙到他們賺錢。」

注1:南方的谷子是稻,而北方的谷子通常指的是小米,也就是粟。

注2:榷場,就是市場、集市。通常特指邊境地帶,與外人交易的場所。

ps:今天第一更。求紅票,收藏。

推薦一下三水的九霄天帝,書號69321:

這是一個吞雲吐霧、煉氣修行者為尊的世界

這是一個強者如林的世界,其中強者肆意妄為,弱者逆來順受。

少年方興,與煉氣修行無緣,郁郁不得志。

一具水中女屍,讓他的穿越者靈魂在沉睡百年之後終於覺醒,從此他踏上了成為至高者的永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