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六)(2 / 2)

宰執天下 cuslaa 1624 字 2020-08-30

聽了韓岡的話,智緣欲言又止,因為韓岡回答的並不是他的問題。韓岡會意笑道,「納芝臨占雖然名義上是蕃部,但都是當年的陷蕃漢人的後裔,族酋皆為張姓。素來親附朝廷,在這里,要比青唐部這等真蕃親近得多。可以當漢人看待的。」

「原來如此。貧僧受教了。」智緣豎掌行禮,「若今次能徹底擊敗別羌,日後當可趁勢奪下狄道,平定武勝軍。」

韓岡現在所處古渭,與木征的河州之間,隔著一片方圓兩百里的土地。原本是董裕的領地,今名武勝軍,屬於後日的臨洮縣,是黃河支流的洮水【今洮河】流經的地方。在唐時此地屬於蘭州,而在五代,則是被命名為武勝軍。

如果說收服如今的吐蕃贊普董氈,是王韶拓邊河湟的最終標志,那么擊敗木征,攻克河州便是實現目標的必要條件。而擋在河州之前的武勝軍,就是要最先占領的地盤。

韓岡指著西面的山巒,「真要計較起來,渭源也算是武勝軍地界了。翻過渭水源頭的鳥鼠山,對面就是洮水。武勝軍的中心狄道就在洮水邊,渭源離僅僅隔了一百多里。」

「若貧僧記得沒錯的話,狄道就是臨洮。『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如今臨洮淪於胡虜數百年,不知何時能重現舊日大唐的盛況。當年玄奘大師取經而回,其經文經過多年,已經零落不堪。若是能交通西域,從天竺重新把經書迎取,可是能流傳千古的大功德。」

「大唐之威,的確是讓人追慕。」韓岡悠然長嘆,「今日辛苦爭奪的河湟,只是當年的數州之地。而統歸大唐的安東、安北、單於、安西、北庭、安南六大都護府,其地域之廣,任何一個都能比得上今朝的半壁江山。」

在安史之亂前,雖然唐朝對吐蕃有著幾次大敗,但其國勢還是逐漸延伸到西域蔥嶺。而當時的河湟之地,也是大唐所領。安西、北庭兩大都護府,在西域為漢家拓張了萬里江山。這一番輝煌,至今猶在西北百姓口中傳唱。連當今天子趙頊,也是對唐太宗的功績深為敬服,進而追慕不已。

當然,河湟之地淪於吐蕃人之手,同樣是被唐朝丟掉的——是安史之亂後中原勢力大衰的緣故。自吐蕃開始,沙陀、黨項、契丹紛紛侵入中原,所造成的後果,說句難聽點,就是如今宋室始終難以振奮的主因。而偃武修文的國策也是因為晚唐五代子弒父、臣弒君的武人之亂,給宋初君臣們留下了太過深刻的恐懼,才順理成章地形成。

但這些,韓岡就無意再提,要比就往好處比,比爛則是毫無必要——畢竟,總是有更爛的。老是想著後面還有更差的,反而就沒有上進的動力了。

智緣也不會說出這些煞風景的話來,他更是為韓岡的話勾起了心思,隱藏在他眼神中的,全然沒有半點屬於出家人的平靜:「當年李衛公等諸多名將,敗突厥,破回鶻,讓胡人不敢東顧。如今,漢家天子欲重定西土,不世功名,也正在今日!」

……………………

「觀察,東朝的王韶自領有緣邊安撫司之後,越發的咄咄逼人。今次他能在渭源築堡,明日就能穿過大來谷到狄道築城。等到他控制了的武勝軍,不知觀察到河州還能保得住?」

木征半閉著眼睛,靠在一堆氈毯中。他在宋為河州刺史,在夏則是河州觀察使。宋人稱呼他一聲刺史他應下,眼前的這位禹臧家的使者稱呼他觀察,他也照樣應下。

「這不還沒打到狄道嘛,我只要保住河州就夠了。」木征懶洋洋的說道。

木征並不是很有野心的人。他對用兵擴張沒興趣,也無意跟他的叔叔去爭吐蕃贊普的位子。只要不打到他家門口,他最多也只是派點兵湊個熱鬧,絕不會跟人硬拼。

當年其父瞎氈早亡,他被逼得放棄河州,躲到西北的安江城。後來他聚集部眾,也只是打回河州就停手了。武勝軍原本是他二弟董裕的地盤。董裕死後,木征順理成章的接收了這片土地,但他沒有留給自己,而是交給了他的另一個弟弟瞎吳叱。比起他的那個心比天高的二弟來,木征的性子可算得上是小富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