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青雲為履難知足(五)(1 / 2)

宰執天下 cuslaa 1665 字 2020-08-30

邕州城西,就在江水之濱。是一片片阡陌縱橫的稻田。田中水稻已經長得老高,一片片濃濃的綠色,猶如一幅幅綠色的地毯。

韓岡帶著人、騎著馬,自田邊巡視而過。夏日炎炎,正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候,但滿目的蒼翠讓他掩不住嘴角的笑意:「長勢不錯啊……」

跟在韓岡身後,是新近從桂州調來的通判,已經有五十歲,在兩廣諸州來回做了二十年官,卻一次都沒離開過五嶺以南的這一片地去他處任職過。在只有自己一半年紀的韓岡面前,他保持著足夠的恭敬:「下個月就能收獲了,當又是一個豐收。」

韓岡點著頭,心情如他胯下坐騎的腳步一般輕快:「如果能與上一季同樣的畝產,那差不多能收到十五萬石了。」

就在一個月前,邕州城外,在大戰結束後匆匆忙忙下種的占城稻,已經經過了收割、晾曬,最後入庫了。

今年第一季的收獲,總共有六萬石之多,平均畝產一石六七。在生長的過程中沒有多少照料,連肥料都沒有施過幾次,只是望天收獲的情況下,能有接近兩石的畝產。邕州土地之肥沃,實在讓生長在關西的韓岡嫉妒不已。要是關西有邕州的水土陽光,再養活兩三倍的人都沒問題。

只是最終回到邕州的百姓,新近的計點,總共有三萬八千之多。而第一季收獲的六萬石糧食,在碾磨去殼過之後,也僅是三個月食用的份量。

幸好正在城西的這一片地,開墾時由於城中廢墟已經收拾完畢,騰出了大量人力,面積擴大了許多。另外,韓岡讓隨軍的鐵匠指點邕州鐵匠們打造耕犁也起了大用——嶺南的耕犁形制與北方差別很大,甚至許多都不用耕犁。耕田下種時,都是將土刨開就行了,從來不深翻。其農作技術遠遠比不上中原——靠著先進的耕犁,加上廣西數目多得驚人的水牛,開墾田地的效率高了許多。

如果真能按照韓岡的預計,收獲在十五萬石上下的話,那就足以支撐全城百姓七八個月。加上接下來的第三季可以耕種得更多。種得還是占城稻,不過是晚占城——占城稻分為早占城和晚占城,早稻、晚稻分得很清楚,不過生長快、收獲早卻是統一的,播種下去,最多兩個月就能收獲——而且就算是晚稻,收獲也不絕不會少。

這樣一算,支撐全城百姓到明年早稻收獲沒有問題,而且還能多余一些糧食出來,供給一兩萬人的大軍幾個月的食用。

不過韓岡這么做,還是得罪了不少人。在田邊走了一陣,韓岡再次開口問道:「這些天,還有沒有人再來鬧著要將田還給他們?」

通判笑道:「之前龍圖已經敲打過他們了,又給了那么多的好處,早就不鬧了。」

韓岡為了讓邕州百姓熬過這一年的災荒,將人力集中起來,對邕州附近的田地進行統種統收,而不管田主究竟是何人。前期從賓州運來的賑濟,加上新近收獲下來的糧食,則是分配僅夠果腹的一部分,剩下的則作為工錢,用來招募人工來開辟水渠、修築道路、整修城牆。除此之外,也有給老弱婦孺的活計,比如洗衣、除草之類的,保證願意干活的都能填飽肚子。

另外還有兩千交趾俘虜,都被砍了腳趾,根本都逃不了,也被使喚來料理田地作為贖罪。十人一隊,一人犯錯,全隊株連,互相監督下,都是老老實實的在田間地頭被監督著做事。不過韓岡行事一向講究著有賞有罰,只要做得好的小隊,則有從江里面撈上的魚來做獎勵。

韓岡這樣的賑濟制度,邕州城中的貧民當然願意,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能吃飽。但逃脫大劫的豪門富戶不干了,靠城的好田都是他們的,種出來的糧食理所當然也該歸自己。

就在第一季收獲的那幾天,三五百人串聯起來鬧到了韓岡面前。不過韓岡可不管那么多,想說田是你的,得拿憑證出來,而且還要跟官府里的存簿對照,這樣才能確認

所有的籍簿都給燒了,要想要找回舊檔,得去廣西轉運司的架閣庫里找——新近編制的田籍離完工還早著呢——除此之外,就算京城的三司衙門里,都只有稅籍略本,哪還可能找得出田籍地契來?

可韓岡是什么身份?新晉的廣西轉運使!就算掏出地契來,他只要推說一下等從桂州拿了存簿來對照,拖個一年半載都沒問題。